李蘭娟院士婚姻真相曝光:如果你有女兒,一定告訴她這樣選擇愛情

李蘭娟,1947年9月13日出生於

浙江紹興

感染病(傳染病)學家

中國人工肝開拓者

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

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浙江大學附屬醫院第一醫院主任醫師

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人員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科第一批人員


李蘭娟院士,主要從事傳染病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擅長各類肝炎、感染性疾病、新發突發傳染病診治,尤其是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病微生態研究。





我國科學界少有的院士夫妻

一位是傳染病學領域的領軍人物

一位是多器官聯合移植事業的開拓者

他們夫妻相伴45年

幾乎不吵架,雙方誌同道合

互相理解,彼此支持

這才是愛情最好的模樣


祖國有你們這樣模範式夫妻

是國人的驕傲

你們是青年人學習的榜樣

事業相扶持,共勉勵

生活互敬互愛,相濡以沫

一對院士國士夫妻

把畢生精力奉獻祖國

堪稱一對中國模範好夫妻


今年是特別的一年

大年夜

我們的民族英雄

國士無雙的李蘭娟院士

在奔赴武漢前夕


罕見地發朋友圈

秀了一次恩愛

她拍下丈夫做飯的背影

幽默地說


“今天我輕鬆了

可以不燒年夜飯了

由鄭院士替代

手術刀改廚刀”


鄭樹森

1950年1月出生於

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

肝膽外科

肝移植專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


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

外籍院士


浙江大學外科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膽肝胰外科主任

主任醫師


衛生部多器官聯合移植

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


鄭樹森是中國著名的

肝膽胰外科學家和

醫學教學家


中國多器官移植和

聯合器官移植開拓者

學術帶頭人


而這是鄭樹森院士

已經第三次送她

上抗疫一線


李蘭娟院士和丈夫

都是著名的

“醫學狂人”

常常一個人在做手術


一個人在實驗室

討論問題

忙到凌晨一兩點

然後攜手回家


她與丈夫鄭樹森院士

相伴45年

幾乎從不吵架


秘訣就是她所說的

“志同道合,互相關心

彼此支持,相互理解”


鄭樹森院士從來沒要求妻子

成為傳統的賢妻良母

還曾說了一段話對妻子表白

調侃之中帶著濃濃的

欣賞與愛意:


“雖然稱不上賢妻良母

一年只在大年三十做一頓飯

家裡什麼家務也不做

整天把心思撲在工作上

自己卻很喜歡”


鄭樹森院士在香港讀博的時候

他的父親重病

李蘭娟院士擔心丈夫因此分心

自己默默地親自照顧公公

直到完全康復才告訴丈夫


從他們相互理解中

可以看出夫妻間的

相濡以沫

有句話說

人與人之最大的差距

不是地位、貧富

學歷或者美醜

而是價值觀


一個和你價值觀

不一樣的人

很難理解你的好


你的優點,在他眼裡

會是缺點

你的愛好,在他眼裡

會是虛偽


你的堅持,在他眼裡

會是愚昧


如果鄭樹森院士

用傳統的婚戀觀念

去要求李蘭娟院士


李蘭娟院士很難

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


而如果李蘭娟院士

不願意在關鍵時刻

為了愛人

獨自承擔生活重任


鄭樹森院士可能也

很難順利地

在專業上不斷前進


愛情,也許會始於激情

但婚姻一定是終於

三觀相和


這個三觀

並不是要求兩個人

興趣愛好,思維方式

要完全一樣


一段愛情如果帶著

權衡與計較

就會變得面目模糊


最終走向分崩瓦解


假如一個人在親密關係中

只知索取,沒有給予


就會成為需求永遠

無法被填滿的黑洞


我們見過太多

以愛之名的要求來束縛


也聽過太多大難

來臨時的

勢利與猙獰


因此能給予我們

無條件愛的伴侶

顯得彌足珍貴


如果我們想擁有

這樣的伴侶

就要先讓自己

成為這樣的人


如果你有女兒

請一定要告訴她


女人的底氣

來源於不斷地努力

更來源於

從不放棄的成長腳步


獨立的女人

不管是結伴同行

還是孤身一人

都具備穿山越嶺的勇氣


無所畏懼的果敢

不卑不亢的淡然和

一往無前的歲月期待


愛情

可以只有一腔孤勇的衝動

而婚姻

卻應該有同甘共苦的擔當


願你愛一個對的人

和用對的方法愛人

然後白首不分離



讓我們一起祝福倆位院士夫妻

幸福安康!一生平安!

模範夫妻恩愛到白頭

志同道合共相伴


夫妻恩愛雙院士

獻身科學作貢獻

志同道合一生伴

抗疫戰場衝在前


工程院士醫學界

夫妻倆人同貢獻

同心同德搞科研

互敬互愛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