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植物在農村遍地都是,小時候經常見到,不知道你還記得嗎?

這是農村常見植物圖鑑的又一篇介紹,其實是在電腦裡一個月前的存貨。

苣蕒菜

小時候會拿這種草來喂兔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兔子草”,不知道記憶有沒有偏差。這種草也很像香麥葉,我們也會叫它“野麥菜”。

光莢含羞草

這種植物相信很多小夥伴都不會陌生,在華南地區很常見。樹枝帶尖刺,常被作為綠色籬笆植物栽種於菜園、花園、果園周圍。還會開花,開了花就像蒲公英一樣漂亮。

桃金娘

這種植物我們叫它“棯子樹”,大概到國慶或者是秋天的時候,滿樹都是果子,也就是“棯子”。小時候常常會爬到山上去摘“棯子”吃,深紫色的果子,紫到發黑的就是成熟的,吃起來很甜,就是吃多了會消化不良。還可以拿來泡酒,並且這種果實鳥也很喜歡吃。

火炭母

這種草叫火炭母,是一種常用中草藥,全株均可入藥。筆者只記得小時候經常摘這種草直接生吃,味道酸酸的,尤其是莖的部分。還會結出白色和黑的像煤炭的果實,小時候過家家經常拿來玩的。

魚眼草

這種草帶有點臭味,摘完花之後會沾在手上,生於山坡或山谷草地、溪邊、路旁或田邊荒地。

毛冬青

這種植物還挺好看的,又叫茶葉冬青、密毛假黃楊、密毛冬青,生長於海拔100-1000米的山坡常綠闊葉林中或林緣、灌木叢中及溪旁、路邊。

梓在適地生長頗速,春日滿樹白花,秋冬英垂如豆;木材白色稍軟,可做傢俱。原來這種植物叫做梓,“梓”這個字好像很多人喜歡用來取名字。我一直叫這類植物“芙蓉花”,不知道這種植物是不是和芙蓉花長得很像,還是其實它就是芙蓉花,我不得而知。

菝葜

菝葜(bá qiā),生長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林下、灌叢中、路旁、河谷或山坡上。根狀莖可以提取澱粉和栲膠,或用來釀酒。有些地區作土茯苓或萆薢混用,也有祛風活血作用。 多做地栽,可在棚架、山石旁進行種植,亦可作為綠籬使用。

千里光

這種植物搜圖告訴我它叫“千里光”,但是你去搜索“千里光”出來的是好看的黃色的明豔的小太陽花,而不是圖中表綠裡紫的幾片葉子,我懷疑是不是還沒開花的原因,那就暫且認為它叫千里光吧。

小蠟

這種植物叫小蠟,花開了一大片,花苞是淡綠色的。開的花還有很濃的香味,隔很遠都能聞到花的香味。

鑽葉紫菀

這種植物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鑽葉紫菀,生長在海拔1100-1900米的山坡灌叢中、草坡、溝邊、路旁或荒地。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

龍葵

原來這種植物叫做龍葵,它的果實很好看,一串一串的,先是綠色,成熟後為黑紫色。喜生於田邊,荒地及村莊附近。


以上就是電腦存貨了,好多植物是常見但是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這下知道了吧,不過筆者使用的是“百度搜圖”來進行查找的,因此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錯誤,以上結果僅供參考。

圖源:筆者供圖

搜圖:百度識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