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爽被曝“性冷淡”:這100張照片,揭發了一場危及70億人的罪行



這幾天,鄭爽在一個綜藝裡,也談起不愛花裡胡哨的衣服,偏愛白色。


之前有人嘲諷她“性冷淡”,可我聯想到之前她的臥室佈置,早已身體力行把環保做到了實處。

上次鄭爽參加聯合國氣候大會時,更是直接說環保是她一生的信仰。


但是三個月前,南極因為“紅雪”上了熱搜。


原本白茫茫的雪地,出現片片血紅。

任何人看到“血雪”的人,都會認為這片土地在流血。


未曾想到,三個月後,南極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一片綠雪席捲南極,範圍之廣,在太空都能看得見。



遍地的綠色,讓聖潔的南極,看起來像是路邊的臭水溝,毫無生機。

曾經,我們渴望的綠色,如今正日益吞噬著南極,走向荒蕪。


未曾想到,我們渴望的彩色,有一天會變成生命難以承受的災難。

本以為五彩斑斕的顏色,可以繪出這世間所有的美好,卻從沒想過有一天會代表著罪惡。

大規模“血雪”、“綠雪”席捲南極,並不是大自然一次嘲弄的惡作劇。

極地雪藻的藻類大量繁殖,也不是偶然。

氣候變暖的推手,早已刻不容緩。

而我們,是時候放下手裡“那把槍”了!


01


你們相信嗎?

曾經的“極寒之地”,也開始“發熱”了。

由於氣候變暖,在過去的20年裡,南極冰川正在以3倍於原來的速度融化。

冰川的融化速度究竟有多快?

四川青年王相軍,花費十年

的時間,用他手中的相機,告訴了世人答案。

這個90後小夥,過去10年,扛著沉重的攝像機,記錄下300多座冰川的變遷。


十年間,他見過壯美的日照金山,見過可怖的山巔閃電,見過許多不為人知的美景。

但他見過最多的,是冰川的消融。

王相軍第一次去藏東時,那裡的香格拉冰川還是完整一片。

一年後,冰川底部卻融化出一個巨大冰洞,水流聲如同瀑布般震耳欲聾。


而這樣的融化速度,卻是每座冰川的常態。

金嶺冰川,最新的衛星地圖上,它還是一條異常美麗的冰川。

而當王相軍慕名前往後,冰川早已融化,只留下了一汪平靜的冰川湖。


可沒人知道,形成一座這樣的冰川,至少需要上百萬年。

但它的徹底消失,也許只需匆匆幾十年。

在他的視頻中,有這麼一段,讓山叔印象很深刻。

他和嚮導揹著沉重的行李,在峭壁上艱難攀爬的波密。

在三年前,還是一片冰原。


而這一幕,和電影《愚昧時代》裡的場景,驚人的相似。

電影中,美麗的阿爾卑斯山,在冰川融化後,也是留下這樣一段“懸崖”。


本該在科幻片中才會出現的場景,如今已經變成現實。

讓山叔不由得擔心,電影的結局——

人類被氣候問題徹底毀滅,是否也不太遙遠?

正如影片中主人公所說,冰川融化,也許並不是重點。

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已經慢慢變得不可控了!


02


一次災難的背後,有一百次預警。

而首當其衝受害的,是動物。

1971年,南極有12萬多對企鵝, 2020年,這個數字已經下降到5萬

多。

也就是說,50年間,有60%的企鵝隨著冰川一起消失。

頰帶企鵝的減少數量,更是高達77%

就在2012年,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物種名錄上,它被標記為“低危物種”


在南極,你可能會看到這樣撕心裂肺的一幕。

一位企鵝媽媽,試圖從賊鷗口中奪回幼崽,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孩子成為腹中食。


它不能像人類一樣做出傷心的表情,無聲的嗚咽,更讓人看著心疼。


在南極,企鵝想要存活下來,實在太難了。

從一顆企鵝蛋開始,它們就要經歷無數磨難。

離開媽媽的育兒袋短短几秒,企鵝蛋就有被凍裂的風險。


好不容易順利孵化的小企鵝,也極有可能逃不過嚴寒。

年輕的父母們,無法承受喪子之痛,它們久久地守著自己的孩子,不願離開。

企鵝爸爸試圖喚醒已經被凍死的幼崽

另一隻企鵝過來安慰

能活到成年的企鵝,都是上天的幸運兒。

但如今,歷經千辛萬苦長大的企鵝,卻難逃餓死的命運。

近年來,隨著南極氣溫升高,過度捕撈,磷蝦數量銳減。

以磷蝦為食的企鵝們,輕則食不果腹,重則活活餓死。

巴西曾發現500多隻企鵝屍體,經過解剖發現,大多數企鵝胃裡沒有殘留食物。



企鵝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遊禽,比其他許多動物都更有資歷。

它們看起來有些小聰明,但是它們永遠不會知道。


有一天,一個叫做“氣候變暖”的惡魔,悄無聲息地葬送了自己。


03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這一點,人類明白,但依然深受其害。

2020年,庚子大災,近乎半數都與氣候變暖有關。

澳洲大火持續6個月。

1170萬公頃土地被燒燬,成千上萬人被迫背井離鄉,12億動物在大火中孤立無援地死去。


人們悲嘆大火的無情,譴責失責的政客。

但根本原因,不過是澳洲日益溫暖、乾燥的氣候。


在非洲,蝗蟲橫掃整個非洲大陸,波及印度和巴基斯坦。

人們冒著被病毒感染的風險出門,依然無力對抗鋪天蓋地的蝗蟲。


而蝗蟲的大量繁殖,也是因氣候變暖。

雨果說,“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

如果說,自然已經對人類伸出惡魔之手,那氣候變暖無疑是自然手中那把最鋒利的刀。


氣候變暖的可怕之處,不僅僅在於山火、蝗災、旱澇災害……

更應該引起所有人警惕的是,全球變暖可能會導致更多的傳染病大流行。

英國氣象學家休頓更是直言:

“我可以毫不猶豫地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來比喻全球變暖的危害。”

一方面,動物們適應高溫天氣,攜帶的病毒也會在更熱的環境下存活,甚至變得更加強壯。

另一方面,冰川融化,也將會釋放出被凍結的許多病毒。

2016年8月,氣候變暖導致西伯利亞凍土融化,深埋地下75年的炭疽桿菌重見天日。

2020年1月,俄亥俄州科學家又在青藏高原冰核樣本中,發現33種古老病毒,其中有28種,人類從未見過。


我們至今仍籠罩在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陰影之中,全球經濟萎縮,無數人失去生命……

倘若冰川融化釋放出的病毒,像新冠一樣致病且有極強的傳染性。

那下一次,我們又要如何逃生?

04


我們曾自詡為地球上最智慧的生物。


但有時我們脆弱到連最微小的病毒都打敗不了。


然而,正如紀錄片《家園》中所說,“要悲觀已經太晚”。


我們失去了很多,我們為曾經的袖手旁觀出了沉重的代價。


現在,是時候迷途知返。


而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可以改變世界的力量。


只要我們同心協力,從現在起愛護環境。


做好垃圾分類;

夏天把空調調高一度;

使用節能燈;

少用一次性餐具;

選擇綠色出行方式;


地球母親生病了,我們絕不能再裝睡。


希望大家點亮“在看”,轉發到朋友圈。


我們要做的,並不是只在保衛地球,保護動物,而是在拯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