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各縣的特色節日及習俗——武鳴、賓陽、橫縣、馬山、隆安

武鳴縣——“三月三”歌節

武鳴區是壯族的發源地之一,壯語以武鳴方言為標準音,被譽為“中國壯鄉”, 每年在武鳴城區舉辦的中國壯鄉·武鳴“三月三”歌圩活動已成為中外民族文化交流的平臺。

2008年,武鳴“三月三”歌圩入選了第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1年,武鳴區將“三月三“歌圩活動的主題擴展為中國壯鄉·武鳴“三月三”歌圩暨駱越文化旅遊節。 2014年1月14日壯族文明重要發祥地、壯族人口占86%的“中國壯鄉”廣西武鳴區獲得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頒發的“中國歌圩文化之鄉”稱號。

賓陽縣——炮龍節

賓陽炮龍節每年農曆正月十一舉行。是廣西賓陽縣獨有的一種傳統節日,是漢族、壯族文化融合共生的綜合性民間節慶,具有鮮明、濃郁的民族色彩。

2008年6月7日,賓陽炮龍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橫縣——茉莉花節

橫縣素有“中國茉莉之鄉”的美譽,是國內最大的茉莉花種植和茉莉花茶加工基地。

為了發揮橫縣茉莉花更大影響力和社會效益,每年八九月份,橫縣都會舉辦中國國際茉莉花文化節。節日秉承國際化、標準化的理念,致力打造中國最大的茉莉花盛會。

上林縣——三月三龍母節、“燈酒節”

珠江和西江流域的重要人文始祖之一一龍母,是壯族乃至珠江流域民族至高無上的女神。上林縣塘紅鄉石門龍母文化歷史悠久,是珠江流域龍母文化和“三月三”傳統節日的發祥地之一,每年農曆“三月三”,塘紅鄉通過舉辦龍母文化節來弘揚母慈子孝,不斷拓展龍母文化內涵,推動社會和諧發展。“九龍祭母”儀式是龍母文化節的核心環節,在鑼鼓聲的伴奏下,九條舞龍同時起舞,追著繡球,做著騰躍、翻滾、盤起、穿插等龍姿,既保有傳統的象徵意義,又極具觀賞性,深受各族群眾的喜愛。


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一,是上林縣特有的壯族傳統節日——“燈酒節”,這一天鑼鼓喧天,彩獅起舞,鞭炮齊鳴,好不熱鬧。2010年5月,上林壯族燈酒節被列入廣西第三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隆安縣——芒那節

隆安縣六月初六有一個獨具文化特色的民間節慶叫壯族“芒那節”(稻神節)。“芒那節”在壯語中,“芒”、“那”分別是“神”和“水田、水稻”之意,“芒那節”即“稻神節”。

稻神節是一個獨具文化特色的民間節慶,這一天,隆安縣喬建鎮儒浩等村各家各戶都趕來參加活動。整個活動分為求雨、祭農具、招稻魂、驅田鬼、請稻神、稻神巡遊六個內容。稻神祭祀活動由師公班的師公們在婭王廟演示傳統的求雨、祭農具、招稻魂、驅田鬼、請稻神儀式,整個過程莊嚴而隆重,神秘而熱鬧。

在2010年5月,隆安縣壯族芒那節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

馬山縣——達努節

6月19日是瑤族傳統民族節日——達努節”,達努節又稱“祝著節”,是瑤族人民一年一度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達努,在瑤語意為“老慈母”。傳說農曆五月二十九日是瑤族始母密洛陀的生日,後人出於崇拜,定該日為祝壽日。瑤族後人每年這一天都要舉行原生態的祭祀儀式,同時殺豬宰羊,宴請賓客,並進行銅鼓舞、鬥畫眉、賽弓箭、賽馬、對歌等文娛活動,十分熱鬧。



注:內容圖片均來自網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