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優品退市!當年一起上求職綜藝的企業,如今都不太好了

2020年4月15日,聚美優品發佈公告宣佈完成私有化,正式從美國紐交所退市。


2016年到2020年,聚美優品經歷了“收到私有化要約”、“撤回要約”、“再收到要約”、“最終完成”的曲折過程。如今,那隻靴子終於落地。


“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陳歐體讓聚美優品廣為人知。但是打假風波、售假信息,讓聚美優品不斷透支消費者的信任,最後走向平庸。


在聚美優品風風光光的那幾年,一種求職類綜藝開始在各大衛視火了起來,《職來職往》《天生我才》《就等你來》……讓各大企業的BOSS著實刷了一番存在感。


十年歲月匆匆而過,那些和聚美優品一起出現在求職綜藝中的企業,他們還好嗎?


凡客誠品

2009年,凡客誠品用29元短袖打響了品牌。凡客在那一年,賣出了3000萬件衣服,銷售額突破了20億。


那時,凡客誠品如日中天。招聘總監樸蕊登上《職來職往》,以女性經理人身份大獲讚揚。


但是凡客此後陷入了瘋狂擴張的“路子”。質量無法跟進,造成大批量退貨,風評變差。


2019年底,凡客的公司人數僅剩44人。


噹噹網


以圖書網購發家的當當,但是在淘寶和京東逐漸成長起來之後,陷入了在發展上的停滯。


2010年,在圖書上和京東大打出手的當當,遭到了業績上的壓力。同年2月,噹噹正式登陸紐交所上市。


一直固守著圖書品牌的當當,錯過了電商爆發的前夜。


哪怕是李國慶在《職來職往》上衝擊力十足,李國慶也看到了噹噹的黯淡。


上市後,多家資本公司陸續撤資噹噹。和騰訊的投資談判陷入僵局後,噹噹痛失騰訊的最後一把助力。


在李國慶上電視的兩年間,噹噹虧損8億。2016年,噹噹在紐交所退市。2019年,李國慶爆出和老婆俞渝的分家鬧劇。


唯品會


在廣東衛視的《天生我才》中,出現了唯品會的身影。


如今,起家於品牌特賣的唯品會,在轉型綜合電商受挫後又迴歸到特賣業務。


唯品會2008年成立。2012年3月,唯品會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唯品會曾試圖成為一家綜合電商。早在2014年,唯品會出資1.125億美元收購樂蜂網75%的股份。通過收購樂蜂網股份,唯品會嘗試拓展美妝品類。不過,在2019年8月,樂蜂網在微信公眾號發佈“停更通知”。


此外,唯品會還發展了金融產品。但在2019年“雙11”前夕,不少用戶曾反映唯品花已經被停用。2019年以來,唯品會被曝出金融部門裁員減人,相關金融產品也陷入“停用風波”。


唯品會,現在只剩特賣。


迅雷


2011年,迅雷前人力資源副總裁魏永剛來到了廣東衛視的求職節目《天生我才》。當時迅雷還沒有流血上市,還沒有頻繁內訌,魏永剛也沒有離開迅雷,仍是意氣風發。


2017年到2020年,三年不到,迅雷公司兩次人事地震。


4月2日迅雷公告稱,董事會一口氣認命了四名新董事,包括李金波、段暉、石鵬(音,Peng Shi)和羅為民,與此同時,王川、洪峰、鄒濤和劉勤等人辭任董事,即日生效。


三年前,新老迅雷亦曾完成一次權利交替,勝出者為陳磊代表的“新迅雷人”。


2017年12月,迅雷集團曾與迅雷大數據公司發生內訌,幾天內不斷升級,爆發了五輪公告戰以公開喊話的方式互相指摘。陳磊與迅雷高級副總裁、法務部負責人、及政府關係負責人於菲均被實名指向。


迅雷內部的爭議從未停止,這也影響了其業績。


2020年3月,迅雷公佈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全年營收為1.813億美元,較2018年下降21.9%,其中雲計算和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為8410萬美元,下降31.3%,訂閱收入下降0.4%,在線廣告收入下降43.7%。持續經營業務虧損為5340萬美元,而2018年為4080萬美元,虧損進一步擴大。


2018年,迅雷股價達到24.91美元的高位後,股價一直持續走低。年初至今,該公司股價已下滑34.29%。


帥康電器


2011年,帥康電器時任副總劉春華參加了《非你莫屬》,他當時表示,自從上節目以來,公司人力資源部門至少收到了四五十封來自《非你莫屬》觀眾的簡歷,其中有些甚至是從節目和招聘網站上都很難找到的工業設計師和專業研發人員。


十年過去了,劉春華早已離職,帥康也已賣給了日出東方。


帥康創始人鄒國營當年已經64歲高齡,但他卻依然做著捲土重來的美夢。在同年6月份的帥康品牌盛典上,鄒國營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做出這樣的承諾:“用三年時間,重回第一陣營”。如今三年已過,帥康仍未能回到從前。


易到用車


2012年,風頭正勁的易到用車參與了北京衛視的《就等你來》。


易到用車作為最早的網約車平臺之一,如今已幾乎不見了。


網上關於易到用車的消息,幾乎全是投訴:叫車慢、叫車難、客服電話打不通、申請退款無門。


易到用車出現類似問題已經並不奇怪,2017年就已經出現提現難再到從2018年8月份起司機們的佣金無法正常提取。


2016年底,樂視危機爆發,彼時還被樂視控股的易到也被曝出拖欠供應商費用、司機無法提現等問題。不到一年,2017年4月份,周航發出一封名叫《樂視挪用易到13億資金》的公開信,徹底宣告與樂視的蜜月期結束。而後被韜蘊資本接盤,但如今的韜蘊資本日子也不好過,易到幾乎停擺。


現在,當年充100送100的易到已經幾乎淡出人們的視野。雖然易到用車的新浪微博仍在運營,但最近的幾條動態幾乎無人互動。


新金融記者 王雅菡

關注新金融傳媒微信公眾號(xjrcm1),獲取更多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