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多變”的省,總計搬遷了9次,河北省會為什麼遷來遷去?


推薦語:我們不斷的努力,不斷的奮鬥為的就是擁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在華夏這片大地上,揮灑了多少人的汗水,有多少人不辭辛勞的在奮鬥著,就是他們的辛勤付出才有了我們如今的美好生活。省會城市對於一個省份的發展而言是很重要的,要想知道一個省份的經濟狀況,文化底蘊,去這個省份的省會城市走一走就知道了,就像浙江的杭州,江蘇的南京,都是集經濟高速發展和優美景點於一體的一線城市,看到這兩個城市的發展,大家對於浙江和江蘇的經濟狀況肯定也是一目瞭然了。今天主要想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河北省的省會城市,隨著河北省經濟的不斷髮展,河北省的省會城市也一直在變化,據悉河北省的省會總共搬遷了9次,這其中到底有哪些故事呢,為什麼河北省的省會城市要如此頻繁的變化呢?我們一起去好好的瞭解一下。


河北省在中國的地位

眾所周知,河北省是中國華北地區的省份,

作為中國糧食大省的河北省同時也是中國的人口大省,相信大家都知道河北省的省會城市是石家莊,但是其實在之前河北省的省會城市經歷過一系列的變遷,石家莊成為河北省的省會城市只有五十多年的時間而已,在確定石家莊這個省會城市以前,河北省曾經經歷9次變遷,作為一個省的省會城市,是不能輕易被改變的,一個省會城市的改變,對於整個省份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那麼明知道會造成多麼重大的影響,為什麼河北省的省會城市還要頻繁的進行變化呢?這其中的原由和中國的近代歷史有很大的關係。


這一切都要從中國的行省制度開始聊起,中國古代王朝不斷更迭,在各個朝代大家對於王朝的管理手段,措施都是不一樣的,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所實行的郡縣制度,後來漢朝登上歷史舞臺,因為郡縣的數量實在是太大了,朝廷根本就沒辦法完全掌握各個地區的情況,當時為了能夠鞏固自己的統治,漢朝專門建立起來十三州,漢朝的統治者把全國劃分為了十三個監察區,後期隨著不同朝代統治者的上臺,為了持續思想上的專政,各個朝代的領導者對行政區劃進行了進一步的區劃,為了可以加強各地區之間的管理,元朝當時把全國劃分成了10個行中書省,也就是所謂的行省。不得不說元朝的疆域版圖實在是太遼闊了,以至於各個行省的面積都非常的大,在那個時期的河北地區,屬於中書省管轄。


元朝的統治並未一直持續下去,統治不到100年的時間,明朝就已經取代了元朝的統治,明朝上臺之後,在前朝的制度基礎上進行了完善,那個時期明朝總共有兩個都城,所以衍生出來南直隸區和北直隸區,需要注意的是在那個時期北直隸區並不是完整的省份,有很多地區是直接受明朝六部管理的。明朝的統治毀在了崇禎的手上,清朝不斷積蓄力量,在大明朝岌岌可危之時大舉入關。在17世紀中期,清朝從東北地區不斷進發,逐步確立了自己的統治。


清朝時期以及民國年代河北省的變遷

在清朝入主中原之後,對首都進行了重新的確立,在那個時期,清朝把北京確立為自己的首都,南京的地位隨之下降。在當時南直隸地區也被撤銷,改為了江南省,北直隸變成了直隸省。這一系列的操作可以看出,當時清朝的執政者更注重直隸省,但是江南地區也是不可忽視的,

畢竟江南地區一直以來都是賦稅重區,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大部分都是握在江南地區手裡面的。在清朝統治初期之時,直隸省的省會城市在最南部的大名府,大名府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因為大名府剛好位於直隸省,河南省以及山東省的交界處,所以直隸省總督需要同時去管理這三個省,在後期大清朝的統治逐漸穩固,直隸省的省會城市也發生了改變,遷移到了保定府。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保定府距離京城很近,把省會設立在這裡就可以方便直隸總督和朝廷之間進行聯絡,清朝執政者因地制宜,在清朝統治的200多年時間裡面,直隸省的省會城市一直都被設立在保定府

在後面的發展當中,天津市的戰略地位逐漸凸顯,保定府的省會地位開始不斷的下滑,在19世紀中期的時候,清朝遭遇了一系列的內憂外患,西方對我國虎視眈眈,西方列強用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清朝被迫開放了一系列的通商口岸,天津因為是港口又隸屬於直隸省,難逃被髮放的命運。天津是北方的大型港口城市,這個城市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好,而且後期在外來資本的不斷注入之下,天津這個城市發展非常迅猛。

當時因為通商口岸的關係,直隸省的總督要一直和外國人打交道,但是省會又在保定府,這樣就非常的不方便,所以後來才有了直隸總督半年在保定,半年在天津這樣的安排。

在這個時期天津的城市地位逐漸凸顯,雖然並不是省會城市,但是已經成為了直隸省潛在的省會了。後期發生了辛亥革命,清政府退出了歷史舞臺,直隸省的省會城市也從之前的保定變成了天津,這一切的安排都是在全國形式之下做出的調整。之後中國開始軍閥混戰,直到1928年北伐戰爭結束了以後,直隸省被撤銷了,與之代替的是河北省

河北省省會城市的不斷變遷

後來隨著歷史不斷的變遷,北伐政權垮臺,河北省的省會確定在了北平,北平在之前是清朝的都城。但是後來北平由於時局的發展,被提升為了特別市,那個時期的特別市就等同於我們現如今的直轄市。在這時候河北省的省會第二次確定在了天津市,在進入了30年代之後,中國的局勢非常的緊張。

那個時期天津位於沿海地區,雖然現在沿海城市的發展都非常的不錯,但是在當時沒有制海權的情況下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河北省的省會城市之後又被轉移到了保定,在抗戰爆發的時候,河北省很多地區被日本軍給佔領了,後來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日本人被趕出了中國。我們國家也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局勢慢慢穩定,在50年代的時候,因為天津直轄市的地位被撤銷,河北省的省會城市第三次變遷,遷移到了天津市。

然而僅僅九年的時間,因為沿海防禦的需要河北省的省會城市又變成了保定,那是天津市再一次被提升為直轄市。省會城市僅僅只在保定停留幾個月的時間,後來又被遷移到了石家莊,至此河北省的省會經歷了9次的變遷最後確定了石家莊的省會城市地位


總結:因為石家莊的發展起步比較晚,所以同周邊兄弟省份的省會城市相比存在明顯的差距。對於省會城市而言經濟的發展對於整個省份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所以你有什麼好的辦法發展石家莊的經濟嗎?歡迎在留言區分享討論,時代的進步和歷史的變革,我將與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