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我的智慧供應鏈藍圖 (一)(原創)

有同學挑戰我:“招生宣講會上你和我們講,有闖勁的都快來我們這兒吧,一起建設智慧供應鏈,這裡有最廣闊的舞臺!說說看,我們的智慧供應鏈到底會和其它人家的有什麼不一樣呢?”合作伙伴也跑來聊,“您看啊,我們解決方案庫裡什麼兵器都有。貴公司到底想要什麼呀,我們協力幫著攢出來。”

趁個週末,我就用樸素的語言白描下心中的智慧供應鏈,算是個自我梳理的過程。放在頭條供大家拍磚,也是踐行智慧供應鏈所應該具備的開放、協同、共享的特質。考慮到信息安全,僅做普適性的討論,不進入業務細節。是為序。

我以為,智慧供應鏈的智慧首先應體現在營造協同的環境。這裡面要考慮四種最重要的協同:用戶協同,產品協同,營銷協同,網絡協同。

用戶協同

供應鏈的終極價值和企業的核心價值一樣,都來源於服務客戶,給最終用戶創造價值。用戶需求是智慧供應鏈設計的起點和服務的焦點。供應鏈的智慧要幫助我們更好地感知用戶需求,必要時有方法高效引導用戶需求,最好能支持挖掘出用戶核心痛點,通過創新供應鏈解決方案去創造新的客戶需求,給客戶以驚喜。

我們的用戶又是多元化的,各自的需求也因時而變。供應鏈要有理解多元化用戶的智慧,對用戶進行合理區分,結合資源約束和業務目標設定合適的多通路供應鏈運營模式。

我們需要與各類業務夥伴緊密協同,以之為內部客戶,最終服務好外部用戶。設計院、金融機構、直銷代理、合作電商、傳統分銷、企業大客戶、垂直行業客戶、服務商都是我們的內部用戶。供應鏈的智慧要體現出和大傢伙的密切協同,採用差異化的協同方式。

產品協同

就剛剛,小米負責紅米產品的副總盧偉冰發頭條:“剛回,準備去擰螺絲”。這說明啥,產品協同做不好,產品線的和供應鏈的都很受傷。

整個去年18年我也很受傷。全年市場交付需求增長50%,產品複雜度增加100%,部件版本變更800+次,導致團隊大半年都散落在各關鍵供應商處督戰,好在咬牙把友商PK掉了。痛定思痛啊,供應鏈的智慧要體現在ISC和IPD流程的全程拉通。智慧供應鏈和智慧產品開發應該成為哥倆好。

智慧供應鏈要有能力支持用戶參與的產品設計;支持供應商乃至眾創資源前期參與產品開發和供應能力打造;支持產品模塊化設計、BOM優化和可交付性打造;推動產品開發-供應鏈開發協同設計;靈活供應鏈規劃支持從大規模生產到高效大規模定製、到高端定製、專業化定製。

(困了,改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