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時代

今晚一同事過來收拾了自己的東西走了,問她,說是不做了。其實和她並沒有多大交集,她上班都還不到一個月。因為自己上班時間和別的同事也不一樣,總共和她說過的話也不超過五句。只是自己突然間就起了莫大的感觸,我們現在到底是什麼了?我們變得很浮躁,似乎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夠持久?是我們自己的問題?還是社會的問題?

想起昨天下午看到一朋友在她的空間裡說想去支教,剛看到的時候,我很愕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該給她留言些什麼?昨晚聊天,聊起了她的想法。我問她,是否考慮清楚了自己將來想要的是什麼了?想清楚了自己將來要走怎樣的路了?她說沒考慮,她不知道,僅僅只是那天下午去接她姐姐的孩子放學時突然萌發的想法。我笑了,不知道怎樣形容那個笑,那個笑裡面包含著什麼?是什麼味道?再問她,有沒有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她說她不敢。我勸她考慮清楚,她說都還不知道哪裡要她去,但卻很固執地想為自己突然萌發的想法付出行動。

去邊沿山區支教,這是個富有意義、崇高的、神聖的行為。如果是個二十來歲的青年迸發出這樣的想法,併為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我會為他們喝彩!因為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熱血、看到了善良、看到了人性光輝的一面;如果是個三十歲來歲,在考慮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將來的路要怎樣走,之後有去支教的想法和行動。我會對他們肅然起敬,甚至會將其視若神明般膜拜,因為他們值得我們那樣尊敬。他們必定是經過了深思熟慮,考慮到了方方面面後才做出的決定。他們會有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去實現他們的理想。哪怕將來的路佈滿了荊棘,他們也不會退縮。可如果一個三十多歲的人,在沒有考慮任何方面、顧慮任何情況下,卻固執地想為自己不經意間突然萌發的想法做出行動的話,那我就真不知道要對他的想法抱以怎樣的態度,如何看待這種想一出是一出的行為?

也許歷史上很多具有重大意義的事,其來源都是人們不經意間突發的一個念想。但我只是個平凡的普通人,我想這世上大多數的人應該都和我一樣,是個普普通通的凡人。凡人無法理解非凡人的想法。

朋友和我是同年,很不幸地同我一樣,在感情的路上也遭受挫折。

俗話說:三十而立。我們爬過了無知的童年,漫步了懵懂的少年,飛揚過急躁的青年,步入了人生中黃金時段的而立之年。三十多歲,是人生中無論社會閱歷還是人生經驗都趨已成熟的開端。如果身在古時候,三十多歲正是壯年時,應該是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家族的頂樑柱。應該為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愛的人撐出一片天空。可如今處於而立之年的我們在幹嘛?我們依然懵懂、依舊迷茫,我們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麼?不知道未來的方向在哪裡?不知道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不清楚我們究竟該揹負著怎樣的責任?是平均壽命的延長讓我們的成長也延遲了?是教育讓我們迷惘了?還是社會讓我們迷失了?

我不清楚別人什麼想?如何看待這樣的問題?我只是以一個自己是凡人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我想父母賦予我們生命,辛苦把我們拉扯大,盡心盡力培養我們,絕不想看我們走上一條佈滿荊棘的道路,哪怕那條道理充滿神聖的光輝。也許也有思想覺悟高尚的、道德修養光輝的父母,但應該也是少數。可哪怕是思想覺悟再高,道德修養再好,自己的子女在定下走一條佈滿荊棘道路的重大決定時,作為父母卻毫不知情,他們也會難過吧。

以前追看非誠勿擾時,有一期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一位漂亮、高挑、高學歷的姑娘,和一位矮矬窮的男人牽手成功。不,矮矬窮不足以形容那男人給我留下的印象。他黃而稀疏的牙齒、滄桑的臉、微禿的發,和為貧困山區努力的光輝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們牽手成功後,樂嘉給他們的點評更是讓我記憶猶新。樂嘉試圖讓那位姑娘清楚地知道自己做出了怎樣的選擇。他說,姑娘在你為某件事感動,併為之付諸於行動的時候,最終你會發現,很多感動最終能夠感動的僅僅只有自己而已。當我聽完樂嘉說的話時,我很激動、很亢奮和很憤慨。這句話我早就領悟到了,並還寫在我空間裡,樂嘉這是抄襲我的感悟?我是去告他侵犯版權呢?還是告他侵犯版權?冷靜過後,最終還是沒有付諸行動。我只是個普通的平凡人而已,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糾結那些基本上沒有結果的事。但是那姑娘與那男人牽手的事,確實讓我感慨良多。不知道那姑娘的父母親友看到那一幕有什麼感想?不是說那姑娘選擇的有錯,也不是說那有光輝形象的男人就如何不好,只是我們以凡人的眼光與價值觀真就無法接受。

從那期後,我就再沒有追看非誠勿擾了。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嫉妒的成分?還是不清楚是不是感覺非誠勿擾有點感覺很假的成分?或者是害怕再追看下去,看到那姑娘最後後悔了的消息?也許是害怕知道那姑娘後悔的消息成分多一些吧!因為不想讓自己知道現實有多殘酷,一種逃避的心理在作祟。想讓自己心裡還留點這世界美好的一面,雖然也感覺那姑娘挺衝動挺傻的。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大耳朵這句千古名言告訴我們,我們是受文明薰陶出來的人類,要懂得剋制自己,以區分於動物。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實深刻地告訴我們,作為一個凡人,你只要能做到前半句,便已足夠。扶摔倒的老奶奶,有可能你要為她的摔倒負起責任。在路上看到錢包,我們要做到清心寡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否則你撿起錢包等失主來時,有可能得到的不是感激,還會連自己的錢包搭上。

這世上有很多好事、很多感人的事、很多光輝的事,並不是每件我們碰到或者沒碰見,我們都要去做。很多事,不論好壞,我們應該視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當下的社會風氣去做。作為一名平凡的凡人,我們能做的不過是儘量對自己身邊的人、對那些愛我們的人、我們愛的人,和我們在乎的事負責。如果人人能夠把這些凡人基本的事做好,整個社會的風氣自然也就會好,社會風氣好了,那些有意義的事,自然也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