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這些文明閱讀習慣應牢記!

中國文明網 今天

書是人類文明的果實

讀書是人類社會進步與開放的標尺

從1995年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年的4月23日定為

“世界讀書日”

希望藉此召喚人類“走向閱讀社會”

那麼你真的瞭解怎麼讀書嗎?

先別急著回答

讀書可不是翻開書本就算“讀”了

關於怎麼讀書

不同的時代

可是有不同的標準

朱熹:“三到”

古時候

南宋理學家朱熹

在《訓學齋規》裡提出他的讀書經驗: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講究

讀書要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用口多讀

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胡適:“四到”

而到了近代

胡適先生認為只有“三到”是不夠的

還須再加“一到”——“手到”

“手到才有所得”

即讀書記錄下重點並做筆記

才能不斷積累並消化知識,學以致用

什麼是“五到”

現如今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

關於讀書

還應賦予它順應時代的“一到”

“文明到”

這是因為

大家現在閱讀紙質書籍的環境

更多的是在書店或是圖書館

所以

除了看重讀書方法外

讀書時的文明禮儀也很重要

如何才能做到“文明讀書”呢

這份倡議書

快跟我一起記下來

遵守制度

保持安靜

文明借閱

愛惜圖書

舉止文明

排隊有禮

開卷有益

閱讀,永遠是文明之聲讓我們一起爭做文明讀者共建書香社會

文章來源|中國文明網

編輯|王夢瑤

審核|樊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