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晃:有知識、有理智的女人不應該去整容

從古至今,大部分女性對於"美"這個字都過分的執著,然而這份執著卻使多數女性生活在痛苦之中。有些女性為了追求苗條的身材長期不吃晚飯,還有些女性為了美麗過分的自我打扮,更有甚者拿父母賺來的辛苦錢去整容。

洪晃與大多數女性不一樣,她認為自然美才是一個人最佳的狀態,有知識、有理智的女人都不會去選擇整容。

出生名門卻被稱為"垮掉的一代"

一談起洪晃,人們首先想到的不是洪晃的事業如何的成功,而是她身後的家族勢力。若是洪晃出生在古代,那她便是妥妥的大家閨秀、名門望族的後代。那麼洪晃的身世又有什麼地方讓人震驚的?

洪晃是一個地道的北京人,家在史家衚衕51號院。這個衚衕又有什麼玄妙之處呢?原來從很早開始,這條衚衕裡住著的人非富即貴,不是權傾朝野的宦官就是富可敵國的商賈。洪晃的家在這裡足以見得她的身世不一般。

洪晃的母親是號稱"中國最後一位名媛"的章含之,章含之不僅是我國傑出的外交官還曾經是偉人的英語老師。而父親洪君彥則是我國著名的經濟學者。外祖父是我國著名的政治活動家章士釗。

毫無疑問洪晃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公主,但是為什麼出生名門的洪晃卻被別人認為是"垮掉的一代"呢?

這與洪晃的性格息息相關。

從小洪晃便喜歡一些比較新奇的東西,她不願意從眾,她更喜歡自我探索這個世界。

大學畢業後,洪晃並未走上家裡人期待的道路——外交官。不是洪晃學歷不夠(洪晃12歲被選為留學生前往美國深造,之後更是考入亞瑟學院,成為羅斯福夫人的校友)而是她對外交工作沒有興趣。

洪晃喜歡"隨性而活"

,她曾經一時興起放棄了18萬美金年薪的工作卻跑回中國走上了艱難創業的道路。在創業過程中,洪晃還專門挑"難啃的骨頭"——出品雜誌下手,要知道當時出品雜誌的人很多最後都血本無歸。

然而洪晃對於此完全不以為意,她認為人活著最重要的是開心,工作永遠是做不完的,既然如此為何不選擇自己樂意做的事呢?洪晃的率性而為使得人們認為她失去了名媛的氣質,這才給她打上了"垮掉一代"的標籤。

獨具個性的"名媛"

不得不說洪晃是一個十分有商業頭腦的女人,她能很準確的抓住商機,也正是因為洪晃在商業領域敏銳的嗅覺,她才能在收益慘淡的雜誌領域中闖出一片天來。如今洪晃的雜誌涵蓋多個領域,娛樂圈、文化圈、商業圈等等都是洪晃旗下雜誌的服務對象。

洪晃在雜誌領域取得巨大的成就後,人們這才打破對洪晃"名門痞女"的印象。人們這才意識到原來洪晃依舊是"名媛",只不過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別的方面。

畢竟像洪晃這樣聰明的人要是真從事外交工作的話也不見得她不能做好。

洪晃對於人生的態度一直很佛系,認為人活著舒服就好。而且她對於容貌並沒有過多的保養,也從未刻意的控制過自己的體重。洪晃如此說道:"人生短短數十載為什麼要委屈自己呢?"

有些好事者常常拿洪晃的外貌做文章,他們質疑道:"你和你母親的長相差這麼多,你真的是章含之的親生女嗎?"本以為洪晃會生氣可是她卻笑著說道:"我母親是我母親,我是我,我又怎麼會和她長的一模一樣呢?"洪晃幽默風趣的回答使得她圈了一波粉,同時也使得人們更加了解了這個不看重外表的女孩。

自然美才是最美的狀態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越來越不滿足父母基因帶來的容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臉上或者身體部位動刀子,這一現象在當代女性的身上尤其明顯。面對整容和醫美行業的不斷崛起,洪晃如此說道:

"有知識有理智的女人不應該整容。"

洪晃認為女性並不是取悅男性的工具,完全沒有必要為了男性的審美去改變自己的外貌。更何況當今社會的女性完全有自力更生的能力,沒必要為了別人的審美標準去"挨刀"。

再者說,凡是手術就都會有風險,說整容是沒有風險的人都是騙子,為了變美一點點把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這根本不值得。

洪晃認為自然美才是人最美的狀態,那麼什麼樣才是自然美呢?

首先,自然美是一種自信的美。人的外貌是由父母的基因決定的,在不通過外力條件的幫助下,我們完全沒有辦法掌控自己的容貌。但這並不是說父母給的外貌就是不好的,恰恰相反父母給的外貌是最美的。

有時候人的美麗並不是單純由皮囊決定的,它還需要看人的氣質,一般而言自信的人比不自信的人要"美麗"許多。

畢竟人們都更會去欣賞那些抬頭挺胸、講話大方的人而不是含胸駝背、畏畏縮縮的人。

其次,這個"自然美"並不僅僅指外貌,它更指人性的美麗。心靈美才是美的終極表現,人們不會認為一個皮囊漂亮內心陰暗的人美麗,他們只會覺得這個人醜陋不堪,相反一個外貌平庸但內心善良的人,人們便會覺得她"美麗"。所以說關於美麗的標準永遠是不統一的。

"人性之美才是永恆之美",關於美麗本就沒有什麼判別標準,實際上符合自然規律的事物就是最美的。隨著時間的流逝,人的容貌難免會留下歲月的痕跡,難道就能說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不美了嗎?

當然不是這樣的,她們的美展現在歲月的沉澱上,展現在豐厚的閱歷上。美的形式從來都不是被規則框限死的條例,它可以通過時間的累積去以另外的一種形式呈現給人們。所以說何必去挽留那年輕的皮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