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3年,月薪還沒有過萬,怎麼破?”3個好習慣助你一臂之力

原創/頭條號:雪利說,抄襲必究。關注我,一 起讀書學習、升級認知、實現快速蛻變。

“月入過萬”一直是個熱門話題。

先是上海某HR說,月入過萬,你就打敗了95%的職場人。引發熱議。

後有人說,就像3歲看老一樣,職場上前3年的成就和表現如何,基本決定了這個人此後幾十年的職業發展。

足見,“月入過萬“這道檢驗職場發展力的必過門檻有多重要。越早邁過越好。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有哪3個好習慣,能有效助力職場人快速成長、早日突破萬元大關(甚至更多)。

01、努力不能致富,但不努力你什麼都不會有

我知道強調努力,可能顯得有些”老掉牙“。但說真的,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產生的驚人效果常常出乎我們想象。

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白手起家,40年間創建了京瓷和KDDI兩家世界500強企業。

他在著作《六項精進》第一條寫的就是,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在企業經營中,最重要的就是著一條,每一天都要竭盡全力、拼命工作。想要擁有美好的人生,是企業精英中最重要的事情,做不到這一點,人生的成功、企業的成功都是空中樓閣。”

27歲的稻盛和創立”京瓷“公司時,為了讓公司儘快扭轉局面、轉虧為盈,他常常從清晨工作到到深夜12點,甚至1點、2點,就是這樣努力再努力的工作習慣,才讓京瓷有了後來的輝煌。

而以多才多智著稱的美國開國元勳本傑明·富蘭克林,小時候,他的父親就教育他:勤勉之人,上帝必使他站在國王面前,而不是立於賤人面前。

富蘭克林在工作中有多勤奮呢?

他的朋友貝爾德這樣描述他:

“富蘭克林的勤奮,是他的同行們望塵莫及的。我離開俱樂部回家時,他還在幹活呢;他的鄰居還沒有起床,他又在工作了。”

有句話叫,你所以為的極限,不過是別人的起點。

上週末,我第一次6.30起床,7.50就到了圖書館準備寫文章。走在路上我還在想,我可真是勤快呀,大週末的,估計很多人還在睡覺吧。

沒想到,到了圖書館門口,那些考證、考試的叔叔、小妹妹已經在門口排隊背書了,像是來了很久的樣子。真是羞煞我呀(捂臉)。

演員李冰冰當初在籌備好萊塢大片《生化危機5》時,曾被記者問道,你英語怎麼樣?跟他們(美國演員)對戲會有壓力嗎?

她笑著說,當然會啦。但好在我自知天資不夠聰穎,那我就”天份不夠,勤奮來湊“吧。後來經紀人說,冰冰為了演戲真是拼了!坐飛機時,都在看聽聽力、背單詞。

偉大的企業家、開國元勳、著名演員為了經營事業、改善營收、獲得更好發展,尚且如此努力,何況我們普通工作者呢?

俗話說,勤能補拙、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無數的事實案例也證明了,往往能贏到最後的,並不是那些最聰明的人,而是那些能夠長期做到比身邊對手更勤奮的人。

努力不能致富,但如果你連努力都做不到,又遑論其他?

抓住一切機會主動學習,精進專業技能

託尼·羅賓斯在《錢:7步創造終身收入》中寫道:錢不是別的東西,錢就是一種反映。

它能反映出你的創造力有多大,專注能力有多強,你增加價值並且得到回報的能力有多大;如果你能找到一種方式,創造出更多的價值,讓很多的人受益,那麼你就有機會得到很多的經濟回報,讓自己的人生變得非常滿足。

如何才能給別人提供更大的價值?

答案是:做一個足夠專業的人。無論身在哪一行,永遠是隻有專業才能服人;只有專業,才能給用戶和企業提供最大的價值。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當你專業到一定程度,你的工作能力就具備了一定的稀缺性,在公司的身價和地位自然也就會成倍上升。反之,工作隨時可以被任何人替代的人,ta的收入水平絕不會高到哪裡去。

如何讓自己儘快專業起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主動且持續地學習!學習新事物,學習底層邏輯,學習做好事情的一般規律,學別人不願意花苦功夫去學的一切東西。

草根出身的新媒體大V粥左羅,就是個非常好學且主動性極強的人。

2014年7月畢業後,粥左羅先後擺過地攤、賣過服裝,住的是北京五環外10平米的半地下室。在西單大悅城做服裝銷售員時,他每天工作12個小時,站著上班,月薪只有2500的底薪。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了新媒體。

初入新媒體行業,什麼都不懂,就像很多剛畢業的應屆生一樣,只能在工資打打雜。鮮有寫文章、上臺露面的機會。

但對於一個積極主動的人來說,最不缺的就是機會,因為即便當下沒有機會,他也會想辦法適時地給自己製造機會。

為了早日寫出爆文,引起領導的注意和重視,給自己爭取更多寫文章的機會,他放棄了所有的社交活動和飯局,每天拼命閱讀36氪、虎嗅等競品的文章,學習行業知識,研究選題、標題技巧和寫作套路。

用他的話,當時除了吃飯和睡覺,所有的時間都在學習,哪怕走在去的廁所路上也在思考如何追熱點、找選題。

後來果不其然,僅僅20多天後,他的一篇爆文就打破了公司歷史閱讀記錄,一躍成為人盡皆知的新人、好苗子。他也開始逐漸從打雜一族,邁入專業寫手行列。工資也翻了幾倍。

有人告訴他,讓他去學習對手如何寫文章、專業人士如何表達觀點嗎?並沒有。

是他自己想要快速成長,在公司獲得更多機會,所以才選擇了大量地深度學習。所有的結果都是他主動選擇學習、付出全部努力的結果,是他自己的選擇成就了自己。

高手和低手的區別就是,高手是永遠選擇“我對結果負責”的那個人,而低手則認為,“你對我的成長(快慢)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職場,不要總是指望”有老人帶你“。高手願意帶你,是緣分也是運氣,沒人帶你那才是常態。主動學習,就是學會自己對自己的人生、工資負責,這也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

此外,主動學習還有另一個好處。生理學認為,當人處於非常開心,並感到非常幸福時,大腦會產生大量的多巴胺以及激素以幫助思維模式的構建。

當人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非常喜歡學習,並體味到歸屬感時, 學習會變得更加有效率。相反,在被動式學習模式下,受壓力和焦慮刺激進行輸入,會誘發皮質醇的釋放,進而大大限制心智模式的構建。

主動學習,就是一個積極吸收知識、不斷獲取反饋,從反饋中提煉有效信息的過程。

比起被動地接收知識,主動學習的人學習意願和積極性更高,更容易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也更容易長期堅持。

所以如果你也想要快速進步,從今天起,去主動學習吧,不要再讓領導、工作推著你前行,而要像個真正的捕食者那樣,主動出擊,去攝取你需要的知識。

03、 提高效率,聚集影響80%結果的20%

高手和低手在做事上的另一個重要區別在於,高手總是能夠快速處理完手上的事,還留有一定時間用來複盤總結。

他們只關注核心事項,絕不讓瑣碎的事情耗費自己太多的精力。而低手往往連搞定本職工作都覺得費力,每天忙到焦頭爛額,但真正有價值的產出很少。

粥左羅說,他剛進創業邦時,總是會盡可能快地處理完那些Excel上需要複製粘貼的工作,把主要精力用來研究爆文套路和規則。這,就是高手思維。

我上家公司,一個已經工作了2年的妹子,還總在如何貼發票這件事上糾結痛苦。每天上班,等她把發票貼好、領導確認無誤,基本已經接近中午了。也就是說,她一上午就只做了貼發票、在電腦系統提交報銷信息這些任何人都能做的“雜事”上。

這樣的工作習慣、工作效率,怎麼可能快速成長、成為最快月入過萬的那批人呢?

車和家創始人、CEO李想在總結20年創業經驗時說,我們要學會給每天的工作排列重點,只做那影響80%結果中前3件的重要事情,剩下的問題選擇忽略,而不是被問題牽著走。

巴菲特曾給他的私人飛行員,邁克爾·弗林特做過這麼一次“指導”。

他首先讓弗林特在一張紙上寫下自己的前25個目標,接下來再讓弗選出最重要的5個。最後,他讓弗林特把那20個沒被選中的目標放在“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避免“的清單上。

這其實就是著名的80/20原則(又叫二八法則、帕累托法則)。這個原則認為,工作中20%的優先級任務會佔據我們結果的80%。(這也是訓練我們變得更“聰明”的方法)。

時間花在哪裡,都是看得見的。但如果你把注意力聚焦於那關鍵的20%上面,你的努力就會更容易被老闆、被用戶看見。因為同樣的努力,能寫出爆文的和能在Excel裡來回複製粘貼的人,創造出來的工作價值、企業效益是完全不一樣的。

那怎樣才能給自己爭取更多的機會,去做那關鍵的20%呢?答案是研究規則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只有你能先研究好Excel的使用技巧,實現一鍵排序組合,能快速準確地把發票貼好,領導才有可能放心把更重要的事情交給你去做。試想,假設你的領導,面對一個連貼發票都會貼錯N多次,今天說了,明天還犯一樣的錯誤的員工,你能放心讓ta去做權重更高的事嗎?

不要小看小事(粥左羅不也是從打雜開始的嗎?香奈兒剛到巴黎,不也只是每天給客人推薦襪子嗎?),但只有掌握了方法和規則,才能讓小事儘可能少地用自己的時間。

不要用自己戰術上勤奮來掩蓋自己戰略上的懶惰。你努力貼發票,貼了10次,10次錯;不如先花點時間,搞清楚正確的發票貼法來得有效。如果記性實在太差,就把這些規則、貼法寫下來、拍下來都可以。一個肯動腦子的員工,方法於他才會應有盡有、漲薪於他也會應有盡有。

總結一下,想要走在前面、快速突破萬元門檻:

1、努力不能致富,但沒有努力你什麼都不會有

2、抓住一切機會主動學習,精進專業技能

3、提高做事效率,聚集影響80%結果的20%

祝大家都能收穫這3個讓人終身受益的好習慣。

你好,我是雪利,長期專注於個人成長和親密關係。歡迎【關注:雪利說】,一起讀書踐行,用認知迭代完成個人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