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播種,老漢卻在晒太陽,農科院告訴你如何輕鬆多打200斤!

玉米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大田糧食作物,而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玉米育苗移栽是非常的一環,直接決定著玉米的收成,小編通過走訪問了一下村裡面的種植情況,介紹一下玉米育苗移栽的技巧,希望對大家種植玉米有所幫助.

春玉米播種期一般在4月末到5月初。玉米播種以後

,只有在10釐米地溫穩定通過12℃時,才會達到7天發芽的效果,如果地溫達不到這個溫度,玉米種子在土壤裡的時間過長,就會影響發芽率,而且勉強發芽的種子也會形成弱苗。因此提醒廣大農民,今年春播玉米一定要根據氣溫變化,適時掌握播種時間。

苗床準備。育苗播種前2-3天,選用土質肥沃疏鬆、靠近本田的旱地作苗床,先深挖整平,做成1.3-1.7米寬的苗床。每平方米施辛硫磷2克,防治地下害蟲。

營養土配製。用30%-40%的腐熟有機渣料,60%-70%的肥沃細土為基質,移栽每畝大田用不少於150公斤的料土,並加入過磷酸鈣1.5公斤,尿素0.15公斤,混合均勻後,加清糞水至“手捏成團,觸地即散”時為宜。

育苗方式。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疏鬆的沖積土、紗溪廟和蓬萊鎮發育的紫色土等,可選擇軟盤育苗移栽技術(每張100孔);土壤粘重的黃壤、紅壤和遂寧組發育的紫色土等,採用營養杯(袋、筒)育苗技術。將調製好的營養土裝至營養杯或軟盤的80%後壓實在苗床中,每杯或每孔播種1-2粒種子後,撒細土蓋種,厚度不低於1釐米。

苗床管理。用已準備好的2米長的竹片在苗床上搭上拱,再蓋上2米寬的農膜,四周用土壓嚴壓實,減少水分損失。出針前膜內溫度控制在35℃以下;出針後,膜內溫度控制在25℃以下,防止燒苗。若因故(乾旱或暴雨等)不能適時移栽,要及時移動軟盤或杯,切斷種子根蹲苗。

移栽技術。玉米苗佳移栽期“一葉一心”。超過“三葉一心”移栽時可用0.1市斤/平方米尿素兌水增施“送嫁肥水”。按計劃株距進行分級、定向、錯窩移栽,栽後要覆土蓋窩不低於3釐米,防止乾旱暴曬肥球,影響根系生長。

不可播種過早,春玉米不是播種越早產量越高。種植得過早,不但產量偏低,而且病蟲害還發生得相當嚴重。比如粗縮病、紅蜘蛛以及玉米的大小斑病等。這是因為此時種植的玉米在授粉和灌漿時正值高溫和多雨的季節,極易造成禿尖或缺粒現象。

在當地適宜播種期到來時,因季節性乾旱不能及時播種,可採用育苗移栽技術將玉米的發芽、出苗及幼苗期集中在苗床中管理,避開災害危害,待降雨後及時移栽。若與大田地膜覆蓋技術結合,抗旱增產效果更加顯著。相信只要通過農民兄弟精心栽培,一定會取得大豐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