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中的往事——第二十一期“小陀螺”潘長江

最近又重溫了一下小時候看過的經典小品《過河》,潘長江和閻淑萍老師兩個人,又唱又跳又能演,聽到了那首經典的《過河》,竟然有點傷感。

經典小品《過河》

主題是科技下鄉,具有二人轉功底的兩人把這個小品主題表達的漓淋盡致。不知不覺已經25年過去,想起童年過年在爺爺家炕頭看黑白電視的日子,而現在看過去的小品,更多帶來的是兒時幸福的回憶。

潘長江老師雖然還活躍在舞臺上,但感覺作品再也沒當年的味道了。

潘長江

長不大的童年

1957年,潘長江出生於黑龍江東寧縣。父親潘林生,母親王晶平是當時著名的評劇演員,所以出生在藝術氛圍的家庭中,自幼就唱,念,做,打四樣基本功樣樣精通。

潘林生夫婦

雖說家裡孩子多,過得拮据點,但還是很幸福的。

但五歲那年,他卻得了一種怪病,喝水多,尿的也快。去了瀋陽婦幼一查,果然是一種叫做“尿崩症”的罕見病。這病不好治,必須馬上治療,要不然會因為營養不良等併發症活不過25歲。

六歲那年搬到了鐵嶺,他那時已經骨瘦如柴。靠著鐵嶺一個老中醫的針灸,竟然奇蹟痊癒了,但是落下了病根,長大後身高也不到160CM,朋友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小陀螺”。

童年

文工團與妻子的生活

後來,加入了父親所在的鐵嶺評劇團,開始四處表演。

而與妻子楊雲的姻緣,卻是因為母親的緣故。

楊雲本是鐵嶺一個普通的打字員,因為熱愛評劇,想考入鐵嶺評劇團,便拜在了王晶平門下。也是因為這層關係,兩人有了接觸。在潘長江的“猛烈”追求下,她同意了。

潘長江與楊雲

起初,楊雲的家人並不同意,怕影響後代,但後來覺得除了個子不高,其他地方都不錯,就同意了。1981年,相識八個月的兩人結婚了。

結婚照

1983年有了女兒潘陽(楊)。潘陽也是一名演員,和父親出演過幾部電視劇。

全家福

與女兒

開始的幾年,兩人蝸居在廁所改造10平米小房子裡,妻子任勞任怨,後來隨著潘長江事業好轉,兩人生活才有所改善,至今仍是他的賢內助。

現在的一家人

藝術生涯

1984年,被調入鐵嶺市民間藝術團開始做主演。他穩紮穩打,敢於吃苦,事業有了起色。

與趙本山當年的合照


而1989年,更是憑藉《豬八戒拱地》獲得當年青年戲劇節個人表演金獎。

豬八戒拱地

也是從當年開始了小品生涯,也參加了春晚的第一次演出。之後,春晚演出的小品比較有名的是1993年與黃曉娟搭檔的作品《橋》。而真正被全國熟知的《過河》是1995年的作品。

小品《橋》

而後經典的作品有很多,我知道的就有《一張郵票》,《同桌的她》,《我的太陽》,和最近的《車站奇遇》等等都算是比較經典的作品了。

《同桌的她》

《車站奇遇》

他在電視劇方面,我看過的作品不多,好像就兩部,一部是《別拿豆包不當乾糧》,好像主題曲也是他唱的,另外一部是他與女兒演的《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

《別拿豆包不當乾糧》


《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

電影方面,我也看過兩部。《大胃王》和《舉起手來》。其中《舉起手來》中扮演的鬼子“羅圈腿”是真經典,這個真是強烈推薦大家去看看,很搞笑,當年印象深刻。

《舉起手來》


《大胃王》

結語

1997年,被二炮特招的潘老師,現在也算是個文職了,現在是國家一級演員。

現在的他更多的時間是在照顧小外甥,抖音上也發佈一些搞怪視頻。雖然如今的作品已不算是最佳,但也要感謝他多年來帶給我們的歡樂,陪我們走過這麼多年時光。

謝謝品讀,下期再見!

和外甥的快樂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