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國家鐵路公司總部競賽方案

“當今的布魯塞爾現代感與歷史感共存,兼具國家本土性及歐洲地方性特色,是一個區域化乃至國際化城市。在對立中尋求發展成為這座城市的特質,亦是本次項目中設計團隊想要表達的關鍵。這種特質所展現出的創造力既源於對城市未來的期望,也飽含對城市歷史的尊重。這種創造力不僅成就了作為比利時的布魯塞爾,例如激發出一系列表現大膽的現代早期建築;更造就了作為歐洲的布魯塞爾, 創造出代表性的歐洲鐵路及南布魯塞爾區。” 雷尼爾·格拉夫

建築與車站鳥瞰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芬斯尼大街(Fonsny Avenue)上三座有紀念意義的建築被空置,一幢郵政建築和兩幢辦公樓,辦公樓臨近布魯塞爾南站的一部分,這些建築曾活躍於郵政服務與鐵路服務密切相關的時期。三幢建築由不同的設計師設計,但因1958年世界博覽會而進行了整體改造。建築外部立起了連續的磚牆,遮蓋起建築物各自的功能特點。三幢建築的內部採用了相同的空間排布邏輯,設置了不同的樓層高度及不規則的網格佈局。這樣的錯層有利於為建築增添附屬功能,使這幢獨立的建築更好地與將作為比利時國家鐵路公司(SNCB)總部的新建築體塊相結合。


建築效果圖1,三幢原有建築被改造為一個整體


建築效果圖2,臨近軌道的新增建築

在改造計劃中,新舊建築總面積被設定為75000平方米。新的建築從公共服務的前廳至後方的SNCB員工辦公區一共分為三個區域。公共服務前廳通過一個三層的入口大廳與通向鐵路的街道相連。零售空間和醒目的入口提升了街道對行人的吸引力,充分響應了政府增強社區活力的政策。中層辦公區位於曾經的郵政大樓內,包括會議室,培訓室, 200個座位的禮堂,健身中心及餐廳。最上方的辦公區佔據了原有的兩幢辦公樓及新增的建築空間。三幢原有建築上設有屋頂花園。



建築功能分區及流線


建築街道層的出入設置


前廳室內效果圖


中間區域室內效果圖


上層辦公區室內效果圖


建築平面規模236m x 19m,新增的建築因鐵軌的限制仍舊保持橫向延伸的形態。這幢建築規模宏大,體量驚人,懸崖壁一樣的立面上裝飾著舷窗一樣的圓形孔洞。建築物向鐵軌的一側開敞,生動的向外界展示其內部結構,旨在向公眾傳達該公司公開透明的服務特色。這幢建築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背面,面向所在區域的各個方向都是建築的正面。就像現代布魯塞爾的兩面性特質一樣,建築的前後立面設計的各有特色。該項目的宗旨是在舊與未舊之間創造出精妙的對比。設計師團隊不滿足於建築的簡單整合,而是使新的建築體來源於三幢歷史建築卻又比之總和多一點。


立面效果圖,建築朝向鐵軌的一側開敞


建築軸側圖

項目信息:

Project: SNCB Headquarters
Status: Competition
Client: BESIX, BPC, Immobel
Address: Fonsny Avenue 47-49
Program: Office (including conference rooms, training rooms, auditorium, fitness center, restaurant)
GFA: 75,000 sqm
Timeline: Competition start (2018), Competition result (2020)
TEAM
Partner: Reinier de Graaf
Associate-in-Charge: Mark Veldman
Competition
Team: Yahya Abdullah, Claudio Araya, Valentin Bansac, Julian Beqiri, Jean-Baptiste Clot, Caterina Corsi,
Paul Cournet, Agnieszka Dabek, Tianyi Huang, Marina Kounavi, Cyriac Levet, Nicholas Lin, Alice
Loumeau, Chenhao Ma, Davide Masserini, Masumi Ogawa, Daan Ooievaar, Ana Otelea, Saskia Simon,
Iason Stathatos, Xiaotang Tang, Yushang Zhang
COLLABORATORS
Local Architect: Jaspers-Eyers & Partners
MEP/BREEAM/Fire Safety: Boydens Engineering,CES
Structure/stability: Bureau Greisch
NWOW: Möbius
Acoustics: Bureau de Fonseca
Façade engineering: BESIX
Heritage: Callebaut Architecten, Suzanne Fischer

注:資料來源於網絡,僅供參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