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烏米飯、丟卣卣、打花臉,貴州肇興侗族的穀雨節最熱鬧!

作者:華商論壇網友“甫 子”

【肇興侗寨烏米飯】
每一年的穀雨這一天,全國最大的侗寨——貴州肇興都要舉辦傳統的民俗活動,慶祝“穀雨節”。穀雨節在侗語中叫“漸苟嫩墮拉”,意為“吃烏米、播稻種”,是對農作時令的提示和黃牛耕田勞作的尊重以及對愛情的獨特表達,是侗族群眾在千百年的生息繁衍中對傳統農耕文化與婚戀習俗的寓意體現,流傳於黎平肇興、龍額、地坪等南侗地區。穀雨節這一天,肇興侗寨將開展寨門迎賓、吃烏米飯、丟卣卣、打花臉等民俗活動。穀雨時節,吃一碗烏米飯向春天告別!
侗族居住在山區,多種梯田,耕田積肥都靠黃牛,當地人為了表示對黃牛幫助人類做出奉獻的感恩之情,習慣在春季用一種叫烏飯樹的葉子汁,泡糯米蒸成烏米飯來吃,後逐漸被當作珍貴禮品在親友間贈送,特別是在婚戀習俗中,就像漢族的“喜糖”一樣,成為了訂親的祥物和標誌。在穀雨這天,男女青年充分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青年男子都會到姑娘家扔竹簍,討要烏米飯,去的人越多,姑娘的家人越覺得有面子,它是當地農耕文化與婚戀習俗的雙重寓意表達。另外穀雨這天,肇興侗寨已訂婚的男方家,會擔很多烏米飯送到女方家作為訂親禮物,女方家會將男方送來的烏米飯送給所有親友,以示該女即將出嫁。


穀雨節“抹花臉”|肇興侗寨最熱鬧節日
2019年4月19日,黎平縣肇興侗寨舉辦民俗活動慶祝穀雨節。當天開展了吃烏米飯、丟卣卣、打花臉等活動,吸引上萬名遊客前來參加體驗。那場面非常壯觀,可以用震撼來形容。
早上9點左右,寨子裡會陸續響起鞭炮聲,訂婚男方家請來人,將10多擔烏米飯、豬肉、米酒等挑送給女方家。當隊伍經過大街的時候,場面非常壯觀,遊客聚攏來觀看,攝影愛好者更是一路跟拍。快到女方家的時候,便有人笑盈盈地跑出來迎接,把烏米飯騰出來後,再把空竹籃交給男方家帶回。
暮色四合,燈火初上,大街上便開始瀰漫起丟卣卣打花臉的氣氛。人們都顯得亢奮起來,特別是90後,一個個拿著裝滿水果糖的卣卣,來到女方家門口;女方家也在家裡早就做好了準備,用臉盆盛了伴有酒和油的鍋灰,將烏米飯分成一小袋一小袋放好,專等人前來丟卣卣。
在女方家堂屋裡,不管是男的還是女的,手上都抹上了厚厚的鍋灰油。外面的人將卣卣丟進堂屋後,主人便迅速將水果糖倒出來裝上烏米飯,然後叫丟卣卣的人進來拿走。
這時候,好戲就開始上演了。外面的人躍躍欲試,見堂屋裡人陣勢太強,只好無奈撓頭笑笑,站在外面尋找時機;見屋裡人不注意,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朝裡面衝,拿到卣卣趕快折回。

相傳很早以前,每逢穀雨節晚上,侗族青年男子會到曾經心儀卻已結婚的女子家門口,將“莜莜”(用來盛裝食物的竹籃)裝上糖果丟進女子家裡,以表示曾經的愛慕和現在的遺憾,女子家就將糖果倒出來,盛上烏米飯遞給等在門外的男子,趁機在其臉上抹上藍靛泥算是回禮,這是最古老的穀雨節。
——馳蟻團隊攝於2019肇興穀雨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