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工程已完工!朱德故里景區客博園10月開園迎客

▶全南充唯一擁有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採編發佈資質的微信公號

▶南充日報社上百名編輯記者為南充微報提供本地最新專業報道

儀隴縣是川東北“客家大縣”,這裡生活著近30萬客家人,創造了多姿多彩的客家文化。為集中展示儀隴客家文化,豐富旅遊業態,助力天府旅遊名縣建設,儀隴縣啟動了客博園項目。4月25日,記者實地探訪,客博園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預計今年10月開園迎客。

朱德故里5A提升工程

增強景區吸引力

近年來,儀隴縣持續發力,積極構建全域旅遊新格局,著力提升旅遊服務質量, 旅遊配套服務設施日益完善, 獲得不少遊客的青睞。

如何做大做強紅色旅遊品牌,讓遊客不當匆匆過客,讓儀隴從綠色資源大縣向旅遊經濟大縣轉變?這是擺在儀隴縣委政府面前的一道考題。要讓遊客“留得下”,必須堅持“資源品質一流、硬件設施一流、文化內涵一流”發展策略,強力推進朱德故里紅色旅遊景區景點建設。

“儀隴是川東北最大的客家聚集地, 目前居住著30萬客家兒女,被譽為‘川北客家第一縣’。在朱德故里5A級景區提升規劃上, 堅持因地制宜、適度超前、缺啥補啥、完善功能的理念, 突出偉人名片和客家生活的特色與個性、 景區人工打造與自然資源和諧共存、 最佳綜合效益等原則。”該縣文旅局黨組書記胡潤介紹,其中,重點項目建設預計投資3.5億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國防教育園、朱德紀念館文物保護中心、客家民宿博覽園等。

“遊客停留時間是旅遊競爭力和吸引力的重要衡量指標。景區通過提升改造, 可以提供吃、住、行、遊、購、娛各種特色旅遊產品,改變‘白天看景、晚上走人’的狀況。”儀隴縣朱德故居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主體工程已完工

客博園10月開園迎客

作為朱德故里景區提升工程的一個子項目, 客博園備受世人矚目。“現在復工復產率達到100%。”現場經理李彬告訴記者。

“客博園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 深度挖掘客家文化等資源,按照“一核、兩軸、三片”的規劃在打造。”李彬告訴記者,客博園以非遺村落、大木偶劇場和客家宗祠等特色區塊為主體, 打造一條客家文化軸線。以休閒娛樂為軸線,打造新派茶樓、論壇酒店、客家民俗商業街等;建成後,遊客可以入駐具有客家風情的畔山居所,雅集聚友、品茗觀劇、逛街購物, 深度體驗川東北獨有的客家文化。

“客博園佔地面積105畝,總建築面積約71.1萬平方米,目前園區除劇場外,所有建築主體工程已完工。預計今年10月開園迎客。”李彬告訴記者, 精裝施工隊即將進場,進行室內裝飾;市政配套方面,汙水處理站點已施工完畢;停車場建設和綠化景觀完成30%。

“客博園開園迎客後,可以提供吃、住、行、遊、購、娛各種特色旅遊產品,改變‘白天看景、晚上走人’的狀況。”儀隴縣朱德故居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客家民宿博覽園建成後,將進一步提升景區品質,促進“紅色旅遊、客家文化、農耕文化、休閒度假”幾大板塊融合發展。

多個景點連成線

客家文化引遊客

“儀隴客家人至今完整地傳承著‘湖廣填四川’ 時的語言、 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儀隴縣客聯協會副秘書長陳相告訴記者, 底蘊深厚的客家文化為儀隴旅遊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目前,已經形成儀隴客家文化旅遊線路的有丁氏莊園、馬鞍老街和客家文化民俗街,這3個景點都位於儀隴縣馬鞍鎮,極大地方便了遊客遊覽。

位於朱德故里景區內的丁氏莊園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來此遊覽的遊客絡繹不絕。人們在參觀了朱德故居紀念館後,可以到這裡欣賞紅舞表演以及客家人的風俗民情、品嚐客家水席。

客家民俗步行街主要由客家民俗風情、 仿古街道、觀景建築物、 光亮景觀物等組成,在尊重環境和地方特色的前提下,突出客家文化,讓遊客和居民感到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隨著客博園的建成, 馬鞍鎮將形成一線四景的客家文化旅遊線路,將極大地豐富景區旅遊業態,讓遊客有更多體驗項目, 同時將更加充分地展示客家風土人情;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還能極大地帶動景區居民增加收入, 拉動儀隴旅遊產業發展。(記者 尹小麗 文/圖)

內容來自南充日報

這回可以脫秋褲了!南充最高氣溫直飆30℃,夏天已經迫不及待…

邀約五一·玩轉南充 ▏2億元消費券+十大文旅活動來了——

最新!四川新增2例無症狀感染者

處分9.3萬人!包括10名省部級幹部!

今起,高速通行有新變化!

西河南路、鐵昌路…南充城區多條道路提升改造將於6月初動工!

特色水街、五星級酒店、高端商住…“南充水城”來了,具體位置就在…

這個考試,推遲了!

深圳華僑城高層密集到訪南充,擬打造遊樂主題公園——

南高高坪校區建設再提速,預計明年5月竣工交付使用…

重慶市合川區黨政代表團蒞臨南充考察,宋朝華李應蘭出席座談會並講話

南充人速看!今天起,這些列車停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