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藍色方案(三)

拆分南方集團軍群

希特勒相信主要的蘇軍威脅已經被消滅,他這時既需要更多原油又想達成藍色方案的遠大目標,於是在1942年7月23日簽署元首指令43號修改作戰計劃:

· 將南方集團軍群拆分成兩個更小的集團軍群A和B.

· 將A集團軍群派往高加索以奪取油田(代號雪絨花行動)

· 將B集團軍群派往伏爾加河方向以攻擊斯大林格勒(代號鷺鳥行動)

有證據表明,到1942年8月,包括參謀長哈爾德在內的任何人都沒有對希特勒的命令提出異議。由於希特勒期望兩支部隊朝不同的方向前進,這一命令造成了巨大的後勤困難。補給線不堪重負,彈藥和燃料供應短缺。如果參照希特勒指定的速率來輸送補給品,部隊將很難行動。希特勒的供應率估計的已經相當保守。此外,兩支部隊分開後,兩支部隊之間存在危險的缺口。意大利徵俄部隊裡的山地軍沒有隨著A集團軍群進入高加索山脈,而是留在第6集團軍中。只有三個山地師和兩個步兵師的A集團軍群顯然不適合進行山地作戰。

拆分南方集團軍群的目的是讓兩個集團軍同時發動兩次攻勢。雪絨花行動和鷺鳥行動這兩支部隊必須同時實現目標,而不是一個接一個地實現。最初一連串成功之後,希特勒命令第4裝甲集團軍南下以幫助第1裝甲集團軍穿越頓河,但這沒有幫助。克萊斯特後來抱怨說,有第4裝甲集團軍堵住了道路,如果繼續向斯大林格勒前進,他們有望在7月將其佔領。兩週後,當該集團軍北移時,聯人在斯大林格勒集結的部隊就足以阻擋它再前進一步。

A集團軍群——雪絨花行動

李斯特的A集團軍群在第77俯衝轟炸中隊的斯圖卡轟炸機支援下,於7月23日輕易佔領了“高加索門戶”頓河畔羅斯托夫,德國空軍在行動初期掌握了空中優勢。這是地面部隊的福音。考慮到第6集團軍在伏爾加河前線的弱點,佔領頓河渡口後,希特勒將將第4裝甲集團軍調回伏爾加的B集團軍群中。這種轉移消耗了大量的燃油。

A集團軍群於7月25日越過頓河,隨即在從亞速海和澤姆利揚斯卡亞之間200公里長的戰線上展開來。德國第17集團軍,第11集團軍和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一部遷至黑海東海岸,第1裝甲集團軍向東南進軍。第17集團軍取得緩慢進展,但第1裝甲集團軍得以放開手腳。德軍於7月29日切斷了連接俄羅斯中部和高加索地區的最後一條鐵路線,對斯大林和蘇聯最高統帥部造成了相當大的恐慌,使他下使其下達第227號命令:“不許後退一步!”。薩利斯克於7月31日失陷,斯塔夫羅波爾於8月5日失陷。整個集團軍都在迅速進展,但是到8月3日,先鋒部隊只剩下輕裝力量。儘管第4航空隊不遺餘力地補充了燃料,但由於燃料不足和後勤癱瘓,大多數坦克都被滯留在了後面。

第1裝甲集團軍於8月9日到達高加索山脈腳下的邁科普。在兩週內,它前進了480多公里。在8月8日至9日之間,特種部隊突襲了邁科以西的油田,但蘇聯對油田的破壞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進行修復。 皮亞季戈爾斯克很快也陷落了,8月12日,德軍奪取了克拉斯諾達爾,德軍山地部隊在高加索最高點厄爾布魯士山樹起納粹旗。

德國的迅速推進帶來了一些長期的補給供應問題。燃料供應問題特別嚴重。在黑海中的運輸是很危險,以至於燃料只能通過羅斯托夫使用鐵路運抵前線。但是,一些裝甲團已經移動了幾個星期都動彈不得。有時加油車本身都用完了燃料,德軍不得不用駱駝來運輸燃料。由於大多數蘇維埃人選擇撤退而不是戰鬥到最後,德國俘虜的蘇軍數量比預期的要少,約為83,000人。

當希特勒和德國總司令部將注意力轉向斯大林格勒時,克萊斯特的一些機動部隊被抽調走了。克萊斯特失去了他的高炮軍和大多數支援南部戰線的空軍戰機,只留下了一些偵察機。蘇聯空軍已經派出了800多架轟炸機,而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能升空作戰的。因為德軍調走了高射炮和空戰的戰機,蘇聯轟炸機可以肆意襲擾德軍。蘇聯抵抗力量也在增強。許多部隊從當地招募士兵。他們特別頑強,因為克萊斯特相信這些士兵正在為自己的故鄉而戰。格魯吉亞的山區抵抗運動拖延了大批德國部隊,這實際上延遲了他們的前進。 28天后,由於蘇軍投入了增援和補給,同時德軍也在苦苦掙扎,德軍的進攻行動有所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