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巨人”詹世釵,身高超姚明,入英籍娶英國妻子,後代怎樣了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一句玩笑話,“天塌下來不要緊,有高個子頂著”,的確,那些身高優越的人在人群中往往能鶴立雞群,讓人一眼就注意到他。若問起身高異於常人的高個子,十個裡有九個人會回答姚明,但其實中國歷史上還有一位“巨人”,其身高甚至高於足有2.26米的姚明,他就是清朝第一“巨人”——詹世釵。

詹世釵出生於1841年,即道光年間,其父詹真重身長八尺,詹世釵完美地遺傳到了父親的身高基因,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據說詹世釵一歲左右被母親帶出門看廟會時,餓了想要吃奶,很多村民就覺得奇怪,說你這孩子都和母親一般高了,怎麼還要吃奶。詹母聽到後解釋孩子還未滿兩歲,你們不要嚇到他。由此可見詹世釵一兩歲時身高就已經超過了一米,但其準確的身高數據卻一直是個謎,這也和他的個人經歷有關。

為了生計,詹世釵成人以後就來到了上海,在一家墨店裡做墨工,本來除了身高他也只是一個普通人,如果沒有意外,大概一輩子也就這樣平平淡淡過去了。但一個來華的洋人發現了他,於是詹世釵的人生軌跡就此改變。洋人為詹世釵的身高所驚歎,花錢買下了這個“巨人”,要帶他去歐洲做展覽,由此小縣城裡出來打工的詹世釵成了一位旅居歐洲的華人。

詹世釵究竟高到了什麼地步呢,總之就是一個人有半間房子那麼高,曾經在太平軍和清軍打仗時,還用身高嚇退了來家裡搶掠的清兵。洋人將詹世釵買下後就帶他在各地開始展覽,並對外宣稱他的身高有三米以上,雖然後來證實並沒有三米,但也至少處在2.4米左右。遺憾的是為了增加噱頭,洋人讓詹世釵拒絕所有人量身高的要求,所以他的真正身高如今的我們也不得而知了。

在1865年,23歲的詹世釵就已經被包裝成了一個安徽的名門望族,在英國等地進行表演。而1880年在香港拍攝的官服照片,大概是讓詹世釵為中國人所熟知的開端,那時候這位巨人已經隨著他的洋人“經紀人”在世界各地展覽許久了。宣鼎在《夜雨秋燈錄》中記載,無論在上海還是國外,洋人都只是將詹世釵當作賺錢的工具,帶領他四處供人觀看欣賞。

在外漂泊的日子定然是辛苦的,詹世釵只是一個小墨工,想要在外立足談何容易,想必也是嚐盡了人情冷暖。也許後來的詹世釵自己也想要改變這種生活,於是他自學了英語、德語、西班牙語等等外語,平時也積攢了一些積蓄,終於加入了英國國籍,並娶了一位英國妻子。

1876年的時候詹世釵的兒子出生了,取名為詹澤純。兒子出生後詹世釵依舊在各地展出表演,但同時也攜帶一些商品進行售賣,最終於1893年於英國逝世,時年52歲。據說其棺木的長度是2.6米,這也給人們推測的詹世釵實際身高2.4米左右增加了一項依據。

其子詹澤純並沒有遺傳到父親的身高,長大後也只是一個普通人,在英國駐滬領事館工作。後來詹澤純還曾特意回鄉探親,但被其叔叔誤以為是來瓜分財產,沒有認他。可能詹澤純因為此事也心灰意冷了,從此再也沒有回過婺源,詹世釵和他後代的故事也就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之中。

聲明:圖文均來源於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