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的模樣:丈夫任妻子玩遍青樓,隨意與男子出入|憐取眼前人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浣溪沙》晏殊

“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直到失去了,才開始懷念過往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才開始感嘆一聲“如果當初……”,才開始懂得他的好,才想要在失去了之後企圖珍惜。然而,誰又能站在原地一直等你?到了最後,不過是正如瑪格麗特·米切爾在《飄》中講的一樣“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死了的已經死了,活著的還要繼續活著。”



投胎是個技術活

吳藻,商家才女。家裡是富甲一方的大戶人家,兩代都沒出一個讀書人。唯獨吳藻,自幼聰慧,尤愛風雅之事。父親對她寄予厚望,而吳藻也是不負眾望,長大後詩書琴畫,無所不精。一生都沒缺過錢。就這樣,等到蓋棺定論的時候,就成了後人口中“清代著名女曲作家、詞人,肆力於詞,精繪事”。這樣一位才女自幼便是錦衣玉食,無憂無慮。吳藻就這樣在家人的無限的縱容中長大成人了。



家裡有礦,自己又貌美如花,吳藻一點都不用擔心嫁不出去。吳藻在適婚年齡裡家裡的門檻也是屢次踏破,一修再修。但是吳藻自幼好風雅,一心找一個能夠和自己談詩作畫的好青年。這樣的好青年是有的。但是這樣的青年基本都是還在為自己的仕途艱苦奮鬥的貧窮人士。一方面,礙於家庭情況,囊中羞澀的青年們不好開口,另一方面,吳藻自己不一定能夠忍受那樣的生活條件。



大齡剩女的婚姻

就這樣,吳藻挑挑揀揀,終是沒能在和自己門當戶對的人家中找到一個讓自己心儀的人物。就這樣,吳藻成了大齡剩女。22歲了,同齡人家的女子娃娃都有幾個了。吳藻不急,吳藻的父母可要急死了。礙於來自父母以及社會輿論的壓力,吳藻最終嫁給了和自己門當戶對,同是富甲一方的黃家。其實吳藻的這門婚事,除了吳藻自己不滿意,大家都挺滿意的。



吳藻嫁入黃家,黃家也從未虧待過她。可以說吳藻的一生都沒有擔心過錢都問題。優渥的物質條件使得吳藻對精神方面的追求尤為強烈。初入黃家的大門時,吳藻發現自己的丈夫為自己準備了獨立的書房,吳藻的內心是十分激動的,她以為自己的丈夫同樣是一個喜愛風雅的人物。可是,當第二天吳藻拿著自己寫的詩篇給丈夫看時,換來的卻只是睡覺的鼾聲。



入青樓,結名士

自從吳藻知道自己的丈夫並不是自己內心所想的人物,自己又只能呆在黃家這一方天地之中時,吳藻的內心越發寂寞了,她的身形開始消瘦,她的臉上掛滿了愁緒。她的丈夫也發現了,他知道自己給不了她最想要的,自己也只能努力對她好一些,再好一些。所以他開始讓她走出黃家的大門,尋找自己想要的自由。同城的女子並不足以滿足吳藻的需求,吳藻開始和男士交往。


吳藻非常喜歡這樣的圈子,有人和自己一同談詩論畫,縱橫古今。即使如此,吳藻還是不滿足,她希望自己可以完完全全像一個男人一樣行事。吳藻脫下女裝,穿上男裝,和男人一塊喝酒郊遊,當然還有逛青樓。好玩的是,吳藻的魅力似乎還挺大的,樓中有位歌姬尤為喜歡吳藻,吳藻也不拒絕。兩人相互曖昧,眉目傳情。甚至是歌姬要以身相許,吳藻也是一口答應。但是,不管吳藻再怎麼男裝,她終究是一名女子。如果不是她的丈夫的縱容,她也不能如此肆意妄為。


失去了,去何處留戀?

吳藻的生活看似已經非常幸福,家裡自有人一天忙到晚把那金山銀山送到她的眼前,屋外吳藻也自有自己的一方世界。生活在繼續,時間在奔騰。十年的光陰轉瞬即逝,吳藻的丈夫終是一病不起,走向了生命的終點,留下了吳藻一個人。

因為吳藻的一聲不愛,他們之間甚至沒有留下一子半女。吳藻的生活還是像以前一樣,但又有些什麼不一樣了。


是啊,不一樣了。家再也不像一個家了。沒有人會如此縱容她了,沒有人會給她一句看似囉嗦的叮嚀了,她再也聽不到不想要聽到的聲音了。但是,她還是不快樂。曾經,孤獨掩藏在觥籌交錯之中,掩藏在表面的繁華之下。這一刻,她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何為孤獨。孤獨衝破了層層屏障,來到了她的眼前,走進了她的心裡。她開始在不經意間想起,懷念,她開始留戀已經無法留戀的過往,一個留不住的人。

所以說呀,或許,人人都有像吳藻的時候。如果我們曾經厭惡的東西離開了我們,我們又是否會真正地開心呢?父母,兄弟,朋友,妻兒。生活的圈子很大,我們的心很小。如果你並不像看到你看似不喜歡的人或事物離開你的話,就抓緊吧,好好珍惜。過去的已經過去了,重要的還在將來。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

作者簡介:梟曉,讀史明鑑,知古鑑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