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自大,還是政治智慧?來看真正的關羽

  

關羽

  關羽,忠義的化身,武聖人,財神。這是大家眼中,關羽的形象。

  但有一個不那麼好的形象,也一直伴隨著關羽,就是驕傲自大。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在真實的歷史上也好,在三國演義中也罷,關羽真的有那麼驕傲自大嗎?

  關羽這個驕傲自大的形象主要有三個出處:

  一、孫權派人向關羽提親,關羽“虎女豈嫁犬子”的言論;

  二、馬超降劉備後,關羽曾想入川跟他比試武藝。

  三、五虎上將名單一出,關羽對與黃忠並列的不滿;

  先說“虎女豈嫁犬子”這個事,在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中有記載。

  諸葛瑾奉孫權命,替孫權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提親。

  結果關羽說:“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

  然後諸葛瑾抱頭鼠竄,狼狽回了東吳,把事情一說,激怒了孫權。

  在《三國志》中,倒是沒有什麼虎女、犬子之類的詞,但也有提到孫權提親的事。

  蜀書關羽傳中是這麼寫的:

  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

  也就是說,關羽拒絕孫權的提親,並且態度不好,這事是確實有的,並不是小說家羅貫中的胡說。

  那問題就來了,關羽的行為,真的是因為看不起孫權嗎?

  一邊是虎女,一邊是犬子,看起來還真像是關羽瞧不起人。

  問題是關羽不過是一個將軍,就算他跟劉備情同手足,可孫權的地位起碼也是跟劉備平級的吧?

  他關羽憑什麼看不起孫權呢?

  要解開這個秘密,得看當時的背景。

  當時劉備剛剛即位漢中王,關羽剛剛完成了水淹七軍的壯舉,斬了龐德,降了于禁。

關羽水淹七軍

  那有朋友就說,是關羽剛剛獲了大勝,志得意滿,才會看不起其他人!

  我們換個角度看,天下大亂,征戰多年,天下三分的狀態剛剛成型。

  你的結義兄弟是其中一個勢力之首,你遠遠在外鎮守邊疆,剛剛對另一個勢力作戰,獲得大勝。

  這時,第三方勢力的首領派人來找你,說要跟你結成兒女親家。

  你會答應嗎?

  邊疆手握重兵的武將,要和敵對勢力的首領,結成兒女親家?

  你會答應嗎?

  你就不怕被猜忌?不怕壞了兄弟、君臣之間的信任?

  我想,關羽是有這種擔心的。

  為了避免這種猜忌,避免這種說不清的困局,他選擇拒絕,而且是“辱罵其使”,嚴詞拒絕!

  徹底斷了跟敵對勢力有親密關係的可能性!

  只有這樣,才能保住難得的兄弟情,君臣情。

  這種充滿了政治智慧的行為,就簡單地被理解為驕傲自大,是不是有些片面了呢?

  第二個出處,關羽自以為武力超群,要跟馬超比武。

  這個橋段,在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中都是有的。

  小說中是關平替關羽向劉備傳話,說要入川找馬超比武。

  三國志中則是關羽寫信問諸葛亮,馬超的才華能跟誰相提並論。

  結局都是諸葛亮的一封信,說馬超也就能跟張飛差不多,比不了你關羽的風采。然後關羽大悅。


關羽和馬超

  如果只看到這些,似乎就是關羽單純地想證明自己厲害,確實是自大的表現。

  但是,還是要看事情發生的背景。

  馬超投降劉備,是劉備攻取西川的最後階段,從張魯手下投降的。沒過多久,劉備就稱了漢中王,給各個將領加封了官。

  事情就發生在這個時候,我們得從三國志馬超傳中找額外的線索。裴松之的註解中有段小故事,說馬超投降後,劉備對他太好,馬超就得意忘形,總是直呼劉備的名字。

  然後關羽和張飛發怒,差點殺了他。劉備設計,讓馬超明白了自己的過錯。從此以後只稱主公,再不敢直呼其名。

  裴松之說,這個事肯定是虛構的,因為當時關羽在荊州呢,根本見不到馬超。

  關羽張飛因為馬超的僭越發怒,差點殺了他馬超,這事沒有。

  但是既有來鳳,必有空穴。馬超有沒有不知進退的行為呢?

  恐怕是有的!

  所以才有關羽的書信,不是為彰顯他自己的武力,而是在提醒:

  一者,他馬超只是個降將,雖然他名聲極大,劉備政權獲利極多,但對他馬超的待遇不能太好,讓老人不平衡。

  二者,他馬超,要認清自己的身份,不要過於居功自傲,否則會自取災禍!

  這才是關羽傳書的真正意義,並不是什麼驕傲自大!

  再來看第三個出處,黃忠位列五虎將,引發關羽不滿的事。

  先說明,三個出處中,只有這個,是三國演義小說中獨有的。


五虎上將圖

  三國志中倒是有這麼一段,黃忠立了大功,劉備準備給黃忠加官。諸葛亮說張飛、馬超等人親眼見了黃忠的功勞,不會說什麼,就怕關羽離得遠,會有意見。

  劉備說,沒事,我親自給二弟關羽解釋,於是就給黃忠升了官,跟關羽張飛等人平級。

  關羽本人,至少在三國志中,是沒有記載他的反應的。想來是羅貫中先生,根據這一段諸葛亮的擔心,自由發揮,想像了一出關羽發怒的情景。

  拋開三國演義給我們的刻板印象,一個將軍有可能對新立大功的將軍不滿,這不是軍中很正常的事嗎?

  為什麼到了關羽身上,就單單刻畫他的自大呢?

  我想,是羅貫中為了塑造關羽的光輝形象,不得已,才以驕傲自大這個理由,去解釋他敗走麥城的結局吧!

  不然,如此忠義,有勇有謀的關羽,怎麼會防不住呂子明的白衣渡江呢?

  以上是小編對關羽驕傲自大這個刻板印象的解讀,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