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奇書《增廣賢文》:100條至理名言,四大人生智慧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這些話有沒有很熟悉?它們的出處又在哪裡?

這些格言都來自又名《增廣賢文》,又名《古今賢文》,是中國明代時期編寫的兒童啟蒙書目。人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 增廣”就是《增廣賢文》。“幼學”則是《幼學瓊林》。直指人性陰暗面,這是一本被各種流行文化埋沒的少年啟蒙書籍《增廣賢文》。

書名最早見之於明萬曆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於萬曆年間。《增廣賢文》集結中國從古到今的各種格言、諺語。後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

書中描寫親情被金錢汙染:“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書中認為友情只是一句謊言:“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尊卑由金錢來決定:“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勸有錢人”;人性被利益扭曲,“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世故導致人心叵測,“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增廣賢文 》是中國明代時期編寫的兒童啟蒙書目,該書對人性的認識以儒家荀子“性惡論”思想為前提,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會人生。

《增廣賢文》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而又語句通順,易懂。

但其中心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其中一些諺語、俗語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勤勞樸實、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書中記錄的言論雖然各自獨立,卻也具有一種冷眼旁觀這個世界的淡漠感。今天我們來分享一百來句句書中的名言警句,以省內心。

寫家、主、客與世間名利財富的內容——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

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

流水下灘非有意,白雲出岫本無心。

當時若不登高望,誰信東流海洋深?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兩人一般心,無錢堪買金;一人一般心,有錢難買針。

相見易得好,久住難為人。

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

饒人不是痴漢,痴漢不會饒人。

是親不是親,非親卻是親。

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

鶯花猶怕春光老,豈可教人枉度春?

相逢不飲空歸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在家不會迎賓客,出門方知少主人。

黃芩無假,阿魏無真。

客來主不顧,自是無良賓。

良賓主不顧,應恐是痴人。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

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

鬧市掙錢,靜處安身。

來如風雨,去似微塵。

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


寫酒、茶與君子之德的內容——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

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山中也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

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

無錢休入眾,遭難莫尋親。

平生不做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

士乃國之寶,儒為席上珍。

若要斷酒法,醒眼看醉人。

求人須求英雄漢,濟人須濟急時無。

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後添杯不如無。

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

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

道院迎仙客,書堂隱相儒。

庭栽棲鳳竹,池養化龍魚。

結交須勝己,似我不如無。

但看三五日,相見不如初。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

茫茫四海人無數,哪個男兒是丈夫?

白酒釀成緣好客,黃金散盡為詩書。

寫家人相處和教育子女內容——

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出家如初,成佛有餘。

積金千兩,不如多買經書。

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

有田不耕倉廩虛,有書不讀子孫愚。

倉廩虛兮歲月乏,子孫愚兮禮儀疏。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人不通古今,馬牛如襟裾。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無。

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工夫。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壞之有餘。

人心似鐵,官法如爐。

善化不足,惡化有餘。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知者減半,省者全無。

在家由父,出嫁從夫。

痴人畏婦,賢女敬夫。

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

竹籬茅舍風光好,道院僧房終不如。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寫行走於世間的準則內容——

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有時。

時來風送滕王閣,運去雷轟薦福碑。

入門休問榮枯事,且看容顏便得知。

官清司吏瘦,神靈廟祝肥。

息卻雷霆之怒,罷卻虎豹之威。

饒人算之本,輸人算之機。

好言難得,惡語易施。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道吾好者是吾賊,道吾惡者是吾師。

路逢俠客須呈劍,不是才人莫獻詩。

三人同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莫飲卯時酒,昏昏醉到酉。

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

種麻得麻,種豆得豆。

天眼恢恢,疏而不漏。

做官莫向前,作客莫在後。

寧添一斗,莫添一口。

螳螂捕蟬,豈知黃雀在後?

不求金玉重重貴,但願兒孫個個賢。

一日夫妻,百世姻緣。

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

殺人一萬,自損三千。

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

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

將相頂頭堪走馬,公侯肚內好撐船。

富人思來年,窮人想眼前。

世上若要人情好,賒去物品莫取錢。

《增廣賢文》的內容大致有這樣幾個方面:一是談人及人際關係,二是談命運,三是談如何處世,四是表達對讀書的看法。

文中對忍讓多有描述,認為忍讓是消除煩惱禍患的方法。在主張自我保護、謹慎忍讓的同時,也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認為這是做事的原則。文中也不乏勸人向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增廣賢文》強調了讀書的重要、孝義的可貴,這些觀點體現了正統的儒家精神。但也正是由於這種龐雜,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從中看到自己認可的格言,使之具有了廣泛的代表性。

《增廣賢文》,其實有它籠統的價值。我們鑑賞的時候要看清楚它每一句話的立場。一個是社會本位立場,一個是自然法則立場。

聖人適應於自然,而我們隨流於社會。我們是欲得而終不能得,而聖人慾舍而終有得。我們修果,他們修根。我們脩名利,他們修根本。我們要在閱讀時採取批判的態度,明察揚棄,批判繼承,吸取其有營養的成分,古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