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貨——從入門到入土

​之前WTI原油5月合約價格跌成負值,不僅刷新了普通人對於油價的認知,也造成了一系列連環影響。


比如中行“原油寶“產品穿倉,虧損近百億。大量客戶不僅本金賠的一乾二淨,還倒欠中國銀行幾十萬。


原油寶相關問題下,我順手寫的一個回答竟然成為了本人B乎生涯第一個過百贊答案,可見吸引的關注之多。


於是趁週末,蒐集了些資料好好研究了一把原油期貨,結果有點意思。

WTI原油期貨

首先,如果有看之前我之前幾篇文章的觀眾老爺們,一定發現了我用的數據全是WTI原油期貨。


這個WTI原油到底是什麼?


WTI原油是West Texas Intermediate(西德克薩斯中間原油)的縮寫,相關的原油就是德克薩斯州的油井生產的輕質原油,品質非常好,含硫量普遍低於布倫特原油。


這些原油產出後通過輸油管道運送到俄克拉荷馬州的Cushing(庫欣市)等待交割。


而這個庫欣市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看下面的地圖


圖片來源:Google Earth

庫欣市不在沿海而是在距離海岸線800公里以上的內陸。

為了降低石油運輸成本,美國原油開採行業在各地都建了一堆輸油管道。庫欣大概位於這些輸油官網的中心。


所以美國產出的石油大多都從產地運輸到這裡。等待買賣雙方達成交易意向後再分發到各地。


既然庫欣相當於原油的貿易樞紐,自然會承擔一部分臨時儲存原油的壓力。目前我能查到的數據,庫欣油庫的最大儲存量是7600萬桶。


庫欣油庫航拍


而根據路透社4月21日的一篇報道,庫欣油庫的庫容已經使用了超過70%(5000萬桶以上)。因為油價持續低迷,剩下的庫容已經被還在向該地運輸原油的公司預訂一空。

石油儲存的特殊性

我之前一直以為,石油只要裝進桶裡密封放上幾個月應該沒有任何問題,後來發現是我想的太簡單了。


國際上一桶標準石油的容量是42加侖(美製),相當於159升。


原油,特別是輕質原油,有毒性,易揮發,燃點低,51℃以上就有可能發生自燃。


靜置儲存,白天氣溫上升,會引起原油蒸發加劇,容器內壓力升高。儲油容器一般會自帶安全閥,壓力上升達到閾值,就打開讓油蒸汽逸出造成損耗。


長時間放置,保存條件不好的情況下很有可能最後打開油桶一看,發現只剩下不值錢的瀝青和石蠟。

覆盤-原油多頭流血夜

我們之前說過,WTI2005合約的最後交易時間截止到4月21日凌晨兩點半,如果在這之前不把多單平倉,那就必須要交割。


而WTI是實物交割,也就是最後還持有2005合約多單的投資者,必須去庫欣市想辦法把油弄走。


然而到4月20號晚上,倒數第二個交易日,C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顯示的2005合約多頭持倉量還有超過十萬手,相當於一億桶以上的買單(一手合約是1000桶原油),遠遠超出庫欣當地油庫的庫容。


庫欣又是個內陸城市,運油船開不進來,靠油罐車簡直是杯水車薪,這一億桶油怎麼可能能完成交割?


而往前推6個月的數據,到最後兩個交易日的原油期貨多單持倉量最多不超過3000手,也就是300萬桶,不管是在庫欣當地存還是用油罐車慢慢運,總還是有辦法處理的。


所以,現在再來複盤,就能知道4月20日晚上2005合約的多頭有多麼離譜。


從4月21日CME披露的數據來看,到最後還有1.5萬手(1500萬桶)的多頭持倉沒有平倉,那估計就是低價吸引到的原油真正的買方,就是奔著實物交割去的。


而20號晚上負值認賠走人的接近八萬手合約,幾乎可以肯定都是找不到倉庫/聯繫不到下游原油接收方的“倒黴蛋“。


他們根本沒能力完成交割,所以一定會被空頭逼著平倉,無論空頭出多麼離譜的價格多頭都得接受…


至於CME提前一週改規則允許負油價、中行20號晚上按收盤價平倉,這些都只是小細節,隻影響虧多虧少,不會改變多頭被逼倉血洗的結局。

預判-6月合約怎麼看

覆盤完WTI5月合約的博弈後,就能很明顯的看出來後續的合約風險一點兒也不會小。


因為一個月以後,WTI6月合約也必然面臨交易到期的時間。


到那個時候,庫欣市的油庫幾乎必然是裝滿原油的。抄底原油的多頭找不到倉庫存油,依然很容易被空頭逼倉。


那個時候的6月合約價格,根本不取決於現貨價格的漲跌,而是取決於多頭有沒有能力抗住逼倉,把油弄走。


只要你沒能力實物交割,空頭就可以把價格繼續打到一個畸形的地步。因為你沒有議價權,在違約和接受畸形價格平倉之間,只能選擇接受畸形價格。


真到了那個時候,就算川皇再來一招“極限施壓”逼沙特和俄羅斯減產又能怎麼樣?



WTI石油主產地是美國德克薩斯,主要銷量也是面對美國市場(誰閒著沒事幹跑遠處買油)。


只要6月份美國經濟不強勁復甦,只要庫欣的油庫是滿的,沙特和俄羅斯就算不產油也影響不了WTI原油價格。


所以6月原油合約臨近到期,估計還會有吃人的行情。

應對-不熟不做

上面寫了這麼多,其實我能看出來的問題,諸多專業人士肯定也能看得出來(中行原油寶的交易員和風控顯然不在此列)


因此,現在主流的跟WTI原油期貨掛鉤的金融產品都在想辦法規避風險。


比如工行前兩天發公告,暫停了新增“紙原油”賬戶的開倉。


比如我之前多次提到的全世界交易量最大的石油基金USO,也已經發公告可能要修改投資說明書,將原來只投資近月合約的規則改掉,增加遠期合約的份額。


除了這些專業人士對所管理金融產品的風控,我建議個人投資者也需要對自己手頭上抄底原油的相關產品有所瞭解。


比如國內與原油直接相關(名字裡就帶油)QDII基金就有8只,各自的持倉和邏輯都是不同的,有些是原油產業鏈上的股票,有些是美油有些是布油。


如果是布油還好,因為布油允許現金交割,只要及時平倉很難出現全市場恐慌把價格打成負值。


如果是美油後面還是有可能遇到再次逼倉帶來的資產損失。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買的到底是什麼東西,直接抄底容易出事,比如這次中國銀行的“原油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