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對是雞肋,用對了是珍寶,看哈雷爾如何用老派打法征服球場。

現在的聯盟,基本上可以說是三分球的天下,哪個球員如果場均投出幾記中遠距離兩分球,基本都會被吐槽成進攻低效的代表;哪個主力球員的三分命中率如果沒有達到平均水平線之上,就很有可能會被教練調出首發陣容。如今的籃球打法已經轉變成為:內線球員在進攻中更多的待在三分外線,其目的是給外線球員拉開進攻空間;到了防守中,內線球員才回歸到原本屬於他們的籃下區域去保護籃筐,摘下籃板。

森林狼隊的全明星中鋒唐斯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本賽季的他場均在投進3.3記三分情況下還能夠搶下10.8個籃板並送出1.2蓋帽。

然而在傳統的籃球比賽中,三分球就是外線球員的特權,內線球員的主要任務就是待在內線得分、搶籃板、蓋帽,如果內線球員出手三分的話是要被吐槽成打球太軟的。造成這種打法顛覆性改變的主要原因是庫裡的出現以及勇士隊的奪冠,勇士體系刷新了人們對三分球的認知。但如果要說庫裡的勇士讓聯盟颳起了三分風暴,那麼休斯敦火箭隊絕對是讓這股三分球風暴蔓延全聯盟的助推器。

雖然聯盟大多數內線球員都已經適應或者正在努力適應現代籃球的打法,但仍還有一小部分內線球員繼續堅持著傳統籃球的打法。據統計,在NBA本賽季的所有內線球員中,場均得分超過10分但沒有投進一記三分球的總共有5位球員;如果把範圍限定在場均15分以上,那麼球員數量將縮減至三位,他們分別是爵士隊的戈貝爾、太陽隊的艾頓、以及我們本篇的主人公,那個曾經被休斯敦火箭隊拋棄的球員——蒙特雷斯•哈雷爾。


如果說德安東尼的籃球哲學讓哈雷爾無所適從,那麼裡弗斯的戰術調整讓哈雷爾如魚得水。

火箭時期哈雷爾

哈雷爾是火箭隊在2015年選秀大會上總第32順位拿下的球員,首個賽季的哈雷爾像大多數新秀一樣並沒有獲得足夠多的出場機會。新秀賽季的哈雷爾總共打了39場比賽,其中首發出場1次,在場均9.7分鐘出場時間裡得分3.6分,籃板1.7個,助攻0.4次。

到了16-17賽季,哈雷爾不論是出場時間還是場上貢獻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作為卡佩拉和內內的替補,哈雷爾整個賽季一共出場了58次,其中首發14次,場均18.4分鐘上場時間裡,得到9.1分,3.8個籃板,1.1次助攻。不過在賽季結束後,火箭隊為了得到保羅,便把哈雷爾放進交易籌碼中送到了快船隊。

快船時期哈雷爾

哈雷爾在來到快船隊的首個賽季,作為球隊的替補四號位場均只有17分鐘的上場時間,卻能得到11分4個籃板1次助攻,並在18年休賽季與快船完成了2年1200萬的續約。完成續約的哈雷爾在上個賽季完成了爆發,在場均26.3分鐘的上場時間裡得到16.6分6.5個籃板2次助攻1.3次蓋帽。到了本賽季,哈雷爾在上場時間僅多出1.5分鐘的情況下,數據又有了提升,場均18.6分7.1個籃板1.7次助攻1.1個蓋帽。哈雷爾在來到快船的這三年時間裡,逐漸的把自己從一名合格的替補四號位球員提升成為球隊最依靠的內線得分手。


對比哈雷爾在火箭與在快船的數據差異,教練對他的使用起了決定作用。

進階數據對比

16-17賽季在火箭:場均18.4分鐘,使用率17%,受助攻進球率為78.7%,進攻效率114.3,防守效率109,WS(勝利貢獻值)為4.1,PIE(比賽貢獻值)為10.8,PER(效率值)為19.2。

17-18賽季在快船:場均17分鐘,使用率22.7%,受助攻進球率為66.7%,進攻效率109.1,防守效率107,WS(勝利貢獻值)為5.5,PIE(比賽貢獻值)為14.4,PER(效率值)為24.7。


通過數據可以看出來,在火箭最後一個賽季的哈雷爾和來到快船首個賽季的哈雷爾對於球隊的幫助出現了很大差距,然而造成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兩隊主教練對於哈雷爾的不同的使用方法。

哈雷爾在火箭隊時,更多的被安排在替補五號位上

,考慮到火箭隊的打法,球更多的是在哈登的手上,沒有自主進攻能力的哈雷爾在進攻端主要是以籃下“吃餅”為主;到了防守端,他的作用更直接,就是搶籃板和護框,但考慮到哈雷爾的2米01的身高,作為五號位的他很容易就被對手的進攻針對,經常被對手在籃下強打和衝搶二次籃板。由於哈雷爾的防守漏洞被無限放大,在火箭隊第二個賽季的全明星賽後,他被主教練德安東尼排出了球隊的主要輪換陣容。

到了快船隊後,裡弗斯教練根據哈雷爾的身體條件和打法特點,更多的是把他安排在球隊的四號位上。在進攻端充分的利用了哈雷爾靈活機動的打法特點,並給予他足夠的球權助他開發出了個人單打技術;到了防守端,前兩個賽季的快船隊由於有大中鋒坐鎮籃下,哈雷爾防守能力不足的弱點被最小化了;雖然本賽季由於球隊缺少防守能力出色的內線,哈雷爾更多的出現在五號位的位置上,但由於隊內擁有全聯盟防守能力最強的鋒線組合和“瘋狗”貝弗利,他們給予哈雷爾的協防包夾和補防保護等防守策略做得很好

,因此哈雷爾在防守端身高不足的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小結:不同的教練針對同樣的球員有不同的執教思路。如果說在火箭,哈雷爾需要去努力的適應德安東尼的戰術打法。那麼到了快船的哈雷爾,在經過了裡弗斯教練的因材施教後,完成了球場上的跨步飛躍。

面對現代籃球打法的衝擊,哈雷爾並沒有選擇去主動迎合,而是將自己的優勢最大化

在這個“全民三分球”的時代,裡弗斯教練並沒有刻意的去改變哈雷爾的打法特點,而是給他制訂了適合他的戰術安排,哈雷爾則利用機會充分的把自己的打法特點發揮到了極致。本賽季哈雷爾有90.5%的進攻集中在籃下,命中率達到了62.2%,在擁有24.5%回合佔有率的情況下,他對球隊的比賽貢獻值(PIE)達到了14.5,僅次於球隊老大萊昂納德。因此,也就是這種有悖於現代籃球的打法讓哈雷爾得到了球場價值的最大化。


與哈雷爾適配的路威,助其威震聯盟。

如果說裡弗斯在場下助哈雷爾實現成長,那麼路威在場上助哈雷爾完成飛躍。在路威和哈雷爾來到快船後,裡弗斯教練把他們兩人作為替補席的主要攻擊點,並利用兩人的特點讓他們儘量多的去打擋拆配合,本賽季的哈雷爾場均可以提供3.2次的掩護助攻。然而也就是憑藉這“一招鮮吃遍天”的打法,兩人在進攻端都獲得了極大的突破。

路威在17-18賽季不僅實現了場均得分首次突破“20分大關”,而且在快船隊的三個賽季,場均助攻持續走高,分別是5.3次、5.4次、5.7次。而在來到快船隊之前的賽季中,路威場均助攻最高的一個賽季也只有4.2次。哈雷爾得益於路威的助攻,場均得分也實現了連續三個賽季都有所提高。就拿本賽季為例,哈雷爾每場比賽通過擋拆和空切配合分別可以得到3.8分和3.1分,佔比分別為17.3%和13.5%。

其中,哈雷爾通過路威場均10.7次的傳球可以得到4.5次出手機並形成2次助攻

由於二人的出色發揮,快船隊擁有聯盟排名第一的替補席進攻火力,替補得分場均51.5分,領先東西部前八球隊中替補得分排名第二位的灰熊隊高達10分之多



在充分利用自身機動性的同時,還開發出令人驚喜的單打能力

前兩個賽季的哈雷爾由於自主進攻能力的匱乏,在進攻端的得分更多的是以籃下“吃餅”為主。來到快船隊後,哈雷爾充分的發揮了靈活機動的進攻特點,雖然他的跳投能力一般,但他並沒有讓這一進攻缺點被無限放大,反而利用靈活的跑動和積極的拼搶獲得了不少出手機會。本賽季哈雷爾場均可以通過轉換反擊和補籃得到2.7分和2.5分,佔比分別是15.1%和12.5%。

而在個人持球單打這種進攻方式上,哈雷爾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沒有穩定性到頗具把握性的提升。哈雷爾場均通過持球面框單打可以得到1.6分,佔比9.2%,把握性超過了聯盟82.5%的球員,其中製造“2+1”能力排名聯盟第二;在低位持球背身單打場均可以得到3.1分,佔比18.9%,場均3.2次的背打次數排名聯盟第12位。

由此可見,哈雷爾在快船隊整個戰術體系中所起到的重要性以及球隊在進攻端給予了他足夠多的支持。


積極的防守態度促成了防守端的升級

如果說火箭時期的哈雷爾被球隊定義為站樁型五號位,因此造成了他防守缺點的無限放大。那麼快船隊的防守體系充分的利用了哈雷爾靈活的腳步移動和積極的防守態度,本賽季哈雷爾的防守效率為104.8(排名全隊第四),場均干擾對方投籃達到了12.3次(排名聯盟第9),其中對於兩份球的干擾為8.7次,三分球的干擾為3.6次,場均可以讓對位球員的命中率下降5%;並且每場比賽還可以製造對手0.5次的帶球撞人(排名聯盟第二);在與對手爭搶籃板時,場均還可以提供5.8次卡位(排名聯盟第三)

。由於防守端的積極態度和拼搶意識,哈雷爾對於球隊的整體防守也起到了正面的影響。


小結:哈雷爾憑藉著自己優勢和積極的態度在幫助球隊,在進攻端他已經成為了球隊進攻戰術的重要終結點;到了防守端,哈雷爾腳步移動迅速的特點又成了球隊整體防守中比較依賴的一個環節。因此,哈雷爾在如今的這支快船隊中有了很高的戰術地位。

對於未來,哈雷爾到底是應該繼續堅持,還是該主動尋求改變

如今,有很多人都在質疑哈雷爾是所謂的“體系球員”,如果脫離了快船這個體系,那麼他的場上表現將出現大幅度的下滑。

其實,大家的質疑也是有事實依據的:

首先,現代籃球的打法更加鼓勵球員們在三分線外出手,而像哈雷爾這樣的完全依賴於籃下進攻的球員,如果球隊缺少了像路威這樣能給他傳球的隊友,那麼沒有體系保護的他,身高不足且沒有投籃能力的缺點就會很容易被對手的針對性防守無限放大。

就以本賽季為例,路威和哈雷爾本賽季同時上場的比賽一共有59場,兩人同時比賽的時長為1388分鐘,排名球隊第一,比球隊排名第二的“二人組合”的總出場時間多了437分鐘;路威本賽季缺席的四場比賽中,哈雷爾場均得分為17.2分,命中率僅為41.3%,由此可以就看出路威對於哈雷爾在進攻端的重要性。


其次,再對比艾頓和戈貝爾,他們二位都是身高2米10開外的傳統內線球員,艾頓屬於攻強於守的球員,雖然艾頓目前還沒有命中三分球,但他的中遠距離兩份投籃的命中率還是挺不錯的,相信隨著太陽隊教練的引導和隊友的影響,艾頓可能會更多的把遠距離兩分投籃轉變成三分線外的投籃;戈貝爾作為爵士隊的內線屏障,他撐起了整個球隊的防守體系,2屆最佳防守球員和3次入選防守一陣就是對他防守能力最好的說明,在進攻端戈貝爾的主要得分方式是接隊友助攻和籃下二次進攻(場均3.8分,排名聯盟第四)。而哈雷爾無論從個人身體條件來說還是場上攻防兩端對於球隊的影響力來說都沒有艾頓和戈貝爾出色。

因此,無論今年休賽期快船隊是否會留下哈雷爾,他都應該主動的去開發自己外線的投籃能力,讓自己練就一身內外結合的進攻本領,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在這個聯盟生存。否則以哈雷爾的身高和進攻區域,在遇到擁有高大內線的球隊時很容易就會被對方的防守給掐住,沒有了進攻威脅的哈雷爾在防守端如果再缺少隊友防守支援的話,就猶如一隻沒有翅膀的老鷹一樣,空有。

時代在不停的變化,打法在不停的更新,如果一味地守舊,到最後很有可能落得被淘汰的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