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遭受飢餓,美國倒掉牛奶,但是情況不同了,這些原因你瞭解嗎

美國的疫情形勢越來越嚴峻,目前確診人數突破100萬,排名全球第一,但是這個第一沒什麼好驕傲的,他同時也說明了死亡人數將是全球最高的,面對疫情混亂的局面,各種新聞充斥其中,其中一條讓人彷彿重現歷史一般:美國的農場主倒掉產能過剩的牛奶!難道說1929年經濟危機又回來了?


世界糧食計劃署發佈消息稱,由於受新冠病毒和非洲蝗災的影響,2020年將有2.65億人面臨糧食短缺的困境,糧食計劃署預計將投入150億美元用來購買糧食進行救濟。非洲因為連續兩年遭受蝗災影響,飢餓人口直接翻了一番,去年領取國際組織糧食救濟的人口才1.3億人。但由於受疫情影響,給災害的具體評估工作帶來難度,聯合國官員說:“我相信非洲某地正在發生大規模的饑荒,雖然目前疫情救治被擺在了首位,但更應關注非洲處於飢餓中的人們”。


今天美國的奶農倒掉牛奶和1929年的情況是不同的,畢竟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違反道德的情況不會再次發生,如果真存在倒奶等浪費行為的話也會受到社會的譴責,此次美國紐約州發生事情是由於受疫情影響,牛奶銷售和加工產業幾乎陷入停滯,奶農生產的牛奶陷入了銷售不出去的困境,而新鮮牛奶保質期很短,如果沒能及時賣出去,就會變質而不能喝了,但同時奶牛還是會每天產奶,不會停下來。所以在疫情初期,就發生了部分奶農因沒地方存儲過剩的牛奶而倒掉的情況,紐約州政府在瞭解情況後也迅速採取了救助措施,由州政府統一收購,經過加工後以免費的形式向社會發放,救濟受疫情影響的民眾。


而1929年的情況就不是這樣的了,在經濟大蕭條前,美國上下一片繁榮,股票指數屢創新高,人們過度消費情況嚴重,當經濟危機來臨的時候,大量人口失業,缺少經濟來源,借債度日的生活方式戛然而止,縮減開支成為很多家庭的選擇,而牛奶作為當時的奢侈品自然首當其衝,很多家庭沒有錢再購買牛奶了!奶農自然就陷入了滯銷的困境中。舉個例子:平時有1000人購買牛奶,但當經濟危機後,只有400人依然購買,但奶農卻還保留著1000人的產量,面對困難的局面奶農要麼降價銷售,要麼減少產能,降價銷售會導致利潤率降低,存在互相壓價的情況,所以奶農之間就協商直接減少產能,維持價格穩定。所以也就發生了直接倒掉牛奶而減少產量的情況。有些人好奇,為什麼不將牛奶送給窮人呢?倒掉多浪費啊!如果免費送出去不但要承擔運輸和儲存成本,還會將那些潛在的消費者都變成免費領取者,就不會再有人購買了!奶農為了自己的利益,寧肯倒掉也不會給窮人,這也是成本最優的選擇。但這是1929年的情況,現在不會再發生這種事情了。


此次非洲的飢餓災害,恐怕要持續一段時間。目前受疫情影響,國際主要產糧國均禁止糧食出口,但非洲的蝗災還在肆虐,雨季馬上就要來臨,這正是蝗蟲產卵的季節,聯合國已經發出國際預警,希望加強對飢餓人群的救助,各國際組織也開始行動,投入到救助災民的工作中,畢竟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道德水準在提高,100年前的事情不會再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