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遇到過,從未有過逾期,貸款卻總被拒?被列入了“灰名單”

很多客戶都在反映:“我不是黑名單,為啥貸款總是被拒貸?”

其實很有可能你是被列入了“灰名單”。

灰名單相對而言程度低很多,一般指金融機構檢測出了該用戶過往或現在有“敏感行為”,而這些行為在金融機構的歷史記錄或大數據上往往與失約存在一定相關性,即存在一定的失約風險。

(1)習慣性逾期

有些人可能覺得逾期個一天兩天不是什麼大事,或者真的很忙總是記不住還信用卡的日子,逾期大不了就是被客服催一下,催了我就還上,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殊不知,如果長期有逾期行為,不但會引起借款平臺的擔心,降低你的借款額度,還會上徵信,最終造成拒貸款。

(2)不上徵信的網貸就隨意申請

雖然這些網貸公司不上徵信,但是你的某些行為會被大數據記錄在案,如果申請太多就會被懷疑借款用意是不是拆東牆補西牆,貸款被拒也就難免了。


(3)多頭借貸

買買買的慾望過於強烈,總感覺錢不夠用,於是同時在多家機構申請貸款,或利用“時間差”在不同平臺申請網貸,以為自己可以拿到很高的額度;

【小程序不支持轉載】

但你可能不知道,不同網貸平臺會共享信息,這樣不但會觸發金融機構風控規則被判定為多頭借貸,還會把自己的徵信報告查花,而被金融機構直接划進灰名單。

(4)短時間內頻繁申請信用卡

這與頻繁申請貸款沒有區別,也會被認為是極度缺錢的用戶。

(5)通過多家中jie代辦

中jie拿到你的信息就會集中反覆去各大機構錄入你的信息,這樣你就會被徵信大數據標記為“極度飢渴型客戶”;

被打上這個標記,你的貸款申請會變得越來越難,所以,儘量不要將自己的信息給到貸款中jie。


(6)被判定為有騙貸傾向

當然,親們並不想去騙貸,可是風控大數據會分析你的行為,解讀出一些傾向;


比如,借款用途不明確或與事實不符,手機號沒實名認證、手機號使用時間短於3個月等,都會被認為放款風險係數高而被暫時放進灰名單。


(7)有高額借款歷史

一些申請人曾經有過高額借款歷史,即使已經還清,也會被金融機構重點考察,這些一般都是遇到無法處理的情況或者涉及不良背景的人才會出現的情況。

無論還清與否都會被認為有風險。

(8)頻繁查徵信報告。

在個人信用報告中,查詢記錄包括了查詢日期、查詢操作員、查詢原因等內容,也是銀行重要參考項,若查詢記錄過多,就會影響金融機構對客戶的信用評定及放貸。

聲明 | 登載文章內容僅供傳遞信息,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時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