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都說蘇大強才是最可憐的人?看了《都挺好》大結局,才明白

《都挺好》要大結局了,木棉姐姐連夜惡補了小說。

小說裡他最後的結局是三個子女都看清了他的為人,沒人管他了。他也得了老年痴呆,非常悽苦。

今天,我索性就寫寫蘇家渣男天團裡的top1——蘇大強。

在前面一點的劇情裡,他陷入了和保姆的愛情裡,不僅要和保姆結婚,還要在房產證上加上她的名字。

蘇明成聲嘶力竭不同意:

但這個保姆也確實目的不純,做假賬被石天冬抓住,要蘇大強在房本上加上她的名字才願意結婚。

但世事很弔詭的地方是,他其實知道保姆目的不純:

他年輕的時候遇到蘇母,蘇母也是別有企圖才下嫁給他;老來遇到保姆,保姆也是看中他的房子。

他畢生都在追求的溫柔和陪伴,都夾雜著利用和算計。

我覺得他最可憐的地方在於,人們首先覺得他是有用的人,而不是可愛的人。

他想要陪伴,就算這個陪伴是假的,因為他實在太孤獨了。

他並不是多愛保姆吧,只是想汲取這份體貼入微的人文關懷。

人老了之後,想要的陪伴和關懷會回到幼兒的階段,想得到關注,想被子女圍繞,所以會採取極端的方式,想到這裡是不是有點理解了他的作?

當然了我並不想洗他之前的作,看電視劇的時候我真的想打死他啊。

我覺得這個劇情寫得太貼近生活了。

這對我們的教育意義是什麼呢?就是關心老年人的心理創傷。

之前我有個親戚,老兩口特別不對付,每天吵架。菜做鹹了、狗吐了,都要吵架,幾乎每天。但是兩老做啥都一塊,從不讓子女操心。

65歲了,在子孫面前還互相指著鼻子罵,子女都脫力了,覺得沒救了改不了了,感情好不起來。

接著沒過多久,老太婆沒了。

老爺子變得很依賴子女。具體表現為,子女們除了上班,平時他們出去聚會,他都會不停地給他們打電話。

盯著時間,到了定點的時間還沒到家也猛地打電話催。他把從前放在老婆身上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了孩子們身上。

他有一種無法再承受的痛苦,就是孤獨和失去。

心理學家說,失去配偶是巨大的心理創傷,一定要注意父母的心理健康。

這個時候孩子,就成了他們唯一的精神寄託。

看了一個新聞,說一個老年人誤入傳銷團伙,亂買保健品。

孩子每天都告訴他是騙人的的,會吃死人。他還是偷偷地拿錢去消費,去買。

兒子罵他沒腦子,他說:

“你說我沒腦子,我就沒腦子怎麼了?他從來不會罵我,比你更像我兒子,我怎麼不能給他們花錢?”“他們在我生病的時候陪伴去醫院,在我無聊的時候給我解悶,忙前忙後,我不能給他們花錢?”

他就是孤獨啊。

缺愛的老年人,並不是不懂自己被騙了,他們只是無法排遣這些漫長孤獨的時光啊。

說到底,是子女的疏於陪伴,才讓騙子有機可趁。

衰老的父母,已經不再是從前那個山一樣的父母了。

他們不要你的鉅額匯款,也不要你的昂貴保險,也不要你買的大房子。他們需要陪伴,需要你的關心。

他們要的是你隔山差五回家吃他們做的飯;他們要的是你三天兩頭就打電話回去嘮嘮。

給他們足夠多的安全感,像小時候他們穩穩地牽著你的手那樣。

活到父母那個年紀,他們有時候會退化成小孩子了,需要看著你的心情表達自己的需求。

更多的父母根本不會像蘇大強那樣自私的作天作地,而是沉默的、隱忍的默默的捱過去。

他們很孤獨啊,一個人守著大房子,什麼也沒有。

但如果有了你的陪伴,就又什麼都有了。

小時候,父母是我們的天地;長大了,就讓我們成為父母的天地吧。

請給你的父母更多的陪伴,他們是你最該努力去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