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超過30秒,我就把你拉黑!”微信語音真的帶來便利了麼?

微信語音真的帶來便利了麼?

前不久,一條關於微信語音的熱搜

登上了熱搜榜

下方討論不斷

大家也紛紛吐槽自己的經歷

許多人甚至表示

收到30秒語音足以使人焦慮

一看60秒,更是直接“窒息死亡”

如何應付長語音

已經成為了最令當代青年頭痛的社交絕症

甚至有些“聰明”的網友

還發明瞭不用聽語音就能回覆的金句

“確實”、“這也太那個了吧”

“怎麼能這樣”、“你說得對”、“對啊”

隨時面對各種微信語音轟炸

我們真的都累了

有時候,作為一個語音接受者

可能你只需要其中3秒鐘的關鍵信息

卻花費30秒聽了一堆無用信息

這些被接收者照單全收的

“多餘的幾十秒”

就是微信語音帶來的另一種不便

每個人其實都可以切實感受到

微信語音對於時間的浪費以及效率的降低


留學生小米: 前陣子從澳洲回家,回來的時候答應幫親戚在免稅店買護膚品。本來時間就緊張,親戚阿姨還一直給我發語音消息,連著6、7條! 花了快10分鐘聽完所有的語音,除去各種絮叨,所有消息的中心思想就是一句話——不知道價格劃不划算,需要對比一下。

本來用文字可以很簡短表達出來的信息,卻用語音佔用了將近10分鐘的時間,煩躁之餘又帶來些許無力。 微信語音真的方便麼?

聽語音,尤其是長語音

最怕的就是手抖了

聽到一半甚至快聽完的語音

就戛然而止,需要再聽一遍

相信不止一個人有過這樣的經歷

將近60秒的超長語音

本來就是耐著性子在聽了

一個不小心碰到旁邊的按鈕

瞬間心態就要爆炸

甚至覺得自己很委屈?

聽微信語音

不僅浪費了時間,還浪費精力

讓我們感覺自己被支配!

甚至產生了

“長語音真害人”這樣的想法

銷售員大海: 這幾天天氣不好,總是下雨天出去跑業務,為了趕時間見客戶,淋著雨小跑到目的地。 領導這個時候還一直在群裡髮長語音@所有人,制定業績目標,說了一大堆“廢話”。

由於屏幕上滴落了雨滴,隨手拂了一下,還沒聽到一半的語音就暫停了。本來心裡就憋屈,這些更難難受了! 又恨領導發語音,又恨自己手抖,重點還不敢不聽完,怕落掉重要的信息,真的摔手機的心情都有了!

其實,更多時候

微信語音對於我們來說

是一種交流感情的方式

我們不拒絕親人、愛人、好友的語音

也不拒絕必要時刻的溝通

只是理性地拒絕“侵犯性”語音

當一個並不相熟的人發來語音

你會覺得這是一種打擾

畢竟,語音包含了各種信息與情感

不同於簡單的“你好”兩個字

語音會讓人產生

“我們的關係已經到可以發語音的地步了?”

類似這樣的疑惑

而髮長語音更是一種“打擾”

佔用對方接近一分鐘的時間

去聆聽可能只需要10秒鐘就能得到的信息

真的像是一種侵犯



白領Joanna: 前陣子公司來了幾個新人,剛加的好友,本來發一個你好,請多關照就可以簡單介紹自己,卻沒想到上來就給我發了十幾秒的語音。 一瞬間,我還以為自己之前和他認識,竟然一個字都不打,直接開始聊了起來......有點自來熟了吧......

第一印象就覺得過分熱情,讓人不適應。回覆了一個“你好”,竟然又換來2條語音,真想刪好友!

一條微信消息

聽語音比看文字的成本高得多

掃一眼就get得到主要信息的文字

非得找到耳機戴上

或者手機貼在耳邊才能獲取

重點還不一定聽得明白

有人說哪有那麼矯情

你可以語音轉文字啊!

但是,怎麼能保證每個人都說普通話?

甚至有些人說話根本聽不清

真的是有心無力啊!

每天面對眾多無用的語音

聽也不是、不聽也不是

如果真的有選擇

請不要給我發語音......

#今日話題#

你有過被微信語音“打擾”的經歷麼?

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