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前兒童的情商

什麼是情商?情商的定義通常是指情緒商數,簡稱EQ,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它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商相對應的概念。

在家庭教育中提出情商教育的價值這個概念。更有說法認為現在評價一個人除了智商因素還要看情商的高低,往往一個人的成就高低,情商佔很大的影響作用。所以現代教育對情商的關注也越來越多,家長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情商可以高一些,那麼如何培養一個孩子的情商呢?

一、學前期是培養一個孩子情商的黃金時期

學前的孩子培養他們的情商非常重要,據專家研究,情商大多是後天培養形成,不像智商遺傳的因素比較大。另外,兒童的情商的成長具有階段性,一旦錯過了,相應的技能就變得很難掌握。

美國的兒童學家黛博拉·斯蒂派克曾做過研究:被研究者是一些四歲的小朋友。他在一張桌子上放了一座玩具塔,塔邊連著一個平臺,平臺上面有一個金屬球,他告訴這些兒童:“這就像小電梯,你得把平臺拉到塔頂,又不讓小球落下來。”雖然他們總是失敗,但是被問到你們會不會成功時,所有兒童都認為自己可以做到。所以處於學前的兒童對自己的能力是非常有信心的。他們不能區分能力和努力。他們認為只要堅持下去就會成功。

通過這個實驗,專家們認為情商教育在學前期有很好的心理基礎。

家庭教育的實踐證明了學前培養情商的重要性。比如:兩個孩子,一個叫亮亮,一個叫琪琪。他們在嬰兒期同樣膽怯內向。到了幼兒期卻有截然不同的變化,琪琪變的熱情大方,而亮亮還是以前的狀態。造成這樣的差別主要是兩個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同,琪琪的媽媽注意讓孩子身臨困境,自己解決問題。在生活中琪琪也會因為小事情而哭鬧,甚至提出無理要求。琪琪的媽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而是要求孩子守規則,不輕易去安慰孩子。而亮亮媽媽捨不得讓孩子面對困難,孩子一哭鬧就會哄抱。

二、陶冶兒童的道德情感

家長要讓孩子全面體驗各種情感,豐富孩子情感世界,幫助孩子掌握基本的道德規範。

首先,家長要培養孩子文明禮貌習慣。講究理解、尊重長輩、關心父母,做一個有愛心的人,具有同理心的能力。

在社會規範內,為了能夠與他人順利合作,家長應要求孩子學習見面與問候、人際交往、打電話、進餐等良好的禮貌以及各項禮儀規範。

其次要讓孩子學會分享,與家人分享、與小夥伴分享,學會包容,善於合作去解決問題。比如:在生活中吃美食的時候,可以要求孩子把他最愛的零食分一點給你,家長並不是很喜歡去吃小朋友的零食,這樣做只是培養孩子分享的意識。

再次,家長可以讓孩子體驗恐懼、擔心、失落、羞恥、內疚等負面情感。比如:孩子與母親分離,會產生焦慮感。孩子弄壞別人的玩具會有內疚感,這些時候都是教育孩子處理問題的關鍵時機,把握住這個機會培養孩子道德認知,可以很好的提升孩子的情商。

三、訓練兒童的社會技能

家長要培養孩子愉悅感和幽默感,增強孩子的交往技巧,使孩子成為一個樂觀向上的人。

首先家長幫助孩子放鬆自己。放鬆是孩子必須掌握的情商技能,它可以幫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心情好還有利於身心健康。

其次是引導孩子學會幽默。幽默是社交中的一個重要技能,具有幽默感的人在人群中如魚得水,沒有社交障礙。因此家長多開發孩子的幽默技能,可以帶孩子講笑話、猜謎語等。都是在營造幽默的氣氛。

總之,情商對兒童一生的成長至關重要。高情商比高智商的兒童更容易獲得成功,情商的高低關係到兒童一生的成敗,所以家長們要重視提高兒童的情商,就能為兒童鋪設一條成功之路。你認為呢?歡迎在留言區一起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