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虎英烈難安睡,為何昆明的“飛虎公墓”會遭破壞墓碑不翼而飛?

前言:

抗戰初期,中國空軍共有飛機600餘架,能作戰的僅有305架,而日本海軍和陸軍的航空隊合計共擁有飛機2000餘架,且大多性能優良,敵我力量懸殊。頻繁激烈的空戰讓裝備處於劣勢的中國空軍損失嚴重,被稱為中國空軍“四大金剛”的劉粹剛、高志航、樂以琴和李桂丹四位空戰英雄,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裡相繼犧牲,他們年輕鮮活的生命就此定格。

故而,當時最流行的一種說法是:“從空校畢業後的飛行員,能活過6個月就算長壽。

昆明的“空軍飛虎隊公墓”

1941年7月,陳納德組建的美國援華志願飛行隊起程飛往中國,駐紮昆明。這就是中美空軍“飛虎隊”。在1941年12月,有3位飛虎隊員在完成戰鬥任務後,從緬甸飛往昆明途中全部墜毀,一人犧牲,兩人受傷。這位犧牲的飛虎隊員可能就是第一位安葬在昆明小麻苴村“空軍公墓”的飛虎隊員。

1942年5月“駝峰航線”秘密開通後,在執行戰鬥和運輸任務中,中美兩國飛虎隊員犧牲人數也逐年增多。而到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據統計昆明“空軍公墓”當時已安葬了800多位中美兩國犧牲的飛虎烈士,其中美國飛虎烈土約200餘位,昆明“飛虎公墓”也因此得名。

抗戰勝利後,這些美國飛虎隊烈士的遺骨都被美方取走運回美國去了,美方在取走飛虎烈士遺骨時,在每個空墓穴旁都插上了一面美國國旗。美軍在搜尋陣亡軍人方面是不惜代價的,這源於“不落下一人”的美軍傳統。

一位負責這方面事務的美軍官員在闡述他們的觀點時這樣說:“我們把那麼多青春年華的男女送上戰場,我們必須讓他們知道,無論生死,我們都會把他們平安帶回家,讓亡者能魂歸故鄉。我們守護的是軍隊的傳承信仰。”

昆明飛虎公墓墓碑發掘現場

當時的昆明飛虎公墓現狀

據抗戰老兵(中國駐印軍)楊毓驤先生的回憶:小麻苴村空軍墓地中方烈土的墳墓約有25排,每排約20座,美方烈土的墳墓也在200座以上。公墓西面正中還建有一座民族風格土木結構的靈堂,東西立有兩座牌坊。靈堂中間擺著長長的供桌,桌的顏色是昆明民間常見到的那種紫紅色,上面有多層木板臺階,在一排排臺階上放著數十位烈土的靈牌,上面寫著烈土們的姓名、級別、籍貫、出生和殉國日期,整個靈堂給人一種肅穆之感。

昆明飛虎公墓為何遭破壞

與援華抗戰的美國飛虎烈土身後命運有所不同的是,當年抵抗打擊日寇侵略的中國飛虎烈士的身後命運卻是起伏不定,令人感慨萬千。中國飛虎烈士的墓地卻全部被破壞了,墓碑也不翼而飛,這又是為何呢?

一,被遷移:在1953年,當時昆明某單位以徵用土地建庫房為名,要興建工程,地點正是飛虎公墓之地,他們當時徵用當地村民和車輛,把飛虎烈士的棺木全部挖出,連同烈士墓碑全部運到了當時昆明長春山上埋葬了事。

二,被破壞:在1958年“大躍進”運動中,昆明農村興起了一股大修水庫的熱潮。“飛虎公墓”上數百塊烈士墓碑,彷彿被一陣狂風掃過後,一夜之間全無蹤影。據村裡上年紀的老人回憶說:當年這些墓碑大多被生產隊全部取走運去修水庫了。

三,被盜毀:在1980年代後期,剩餘的一些飛虎烈士棺木又被盜墓賊全部撬開,其現場慘不忍睹。據說這些盜墓賊系來自西北一帶的專業盜墓隊,一些當地村民的墓也遭盜挖。

就這樣,半個多世紀以來,在昆明的飛虎空軍墓地,幾乎被全部的損壞和盜毀。

尋找消失的飛虎墓碑

在1998年的一天,昆明的一部隊到大麻苴村一個乾涸的水庫裡進行打靶訓練,見到一些中國飛虎烈土的墓碑被砌在水庫邊上,碑上還刻有名字、職務和空軍某單位等。這座水庫叫茶葉地水庫,就是當時用飛虎空軍的墓碑建造的。

當時調查隊千辛萬苦找到這座水庫後,只見一座高達十餘米的石砌建築物緊靠在水庫左側的峭壁上格外顯眼。這是條在水庫漲水時引水用的出水槽。他們看到,蓋在水槽上的墓碑都被人工鑿出了一個個碗大的進水洞,水槽左邊是僅供一個人上下的24級臺階,全部是用清一色的碑座石條砌成。而鋪墊在水槽底部的墓碑是完整的,可以肯定砌出水槽的全部石料均全部取自不遠處的長春山“飛虎公墓”。露出水面用來做出水槽蓋板的墓碑(含兩塊半截碑)共有七塊,凡碑頭都刻有一幅展翅長空的空軍徽記。碑體除因打洞鑿去的部分外,其餘碑文均清晰可辦。至此,較完整和疑似完整的部分中國飛虎烈土墓碑找到了。

修復昆明飛虎公墓

世事滄桑,星移斗轉。在2007年11月2日,美國駐成都總領事來到昆明會見了雲南省飛虎隊研究會會長孫官生,瞭解飛虎公墓的詳細情況。他說,飛虎公墓對於美國來講特別重要。昆明飛虎公墓即使當年已經把美國人的遺骸遷回國,但這裡曾經埋葬過美國空軍英烈,它仍然可以稱為中美飛虎公墓。希望能再認真找一找,也許能找到一些勳章、皮帶什麼的。重要的是應當儘快修復飛虎公墓,將公墓修好。

之後,雲南省飛虎隊研究會的初步設想是:在飛虎公墓遺址上修復公墓,新建飛虎陵園,建紀念碑,建飛虎紀念館。將飛虎公墓建設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體現二戰飛虎文化,陵園生態文化,成為昆明二戰飛虎文化旅遊的一個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