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常態化戰鬥確保防疫發展“兩不誤”

李潔瓊

  4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抓緊解決復工復產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力爭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戰“疫”的各個階段,習近平總書記都會有針對性地提出要求,統領著攻克疫情的各條戰線。這次會議強調的“常態化”,就是針對最新情況提出的新要求。落實好這一要求,既要清醒認識、充分估計,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又要統籌兼顧、積極行動,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以常態化戰鬥確保防疫工作平穩有序。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但是同時也要充分意識到,隨著境外疫情加速擴散蔓延,輸入壓力持續加大,境內出現本土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暴發疫情的風險始終存在。為此,要及時採取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防控措施,繼續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內防反彈方面,要充分吸收傳承好之前積累的一些好經驗、好做法,也要創新方式方法,同時還要繼續強調個人防控的重要性,讓疫情期間形成的良好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常態化。外防輸入方面,要加強陸海口岸疫情防控,深入開展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等,把疫情防控網扎得更密更牢,堵住所有可能導致疫情反彈的漏洞。

  以常態化戰鬥確保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推進。近期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嚴峻複雜,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加大。各地要在鞏固和拓展疫情防控形勢好轉的勢頭基礎上,有效施策,為復工復產復市創造有利條件,不失時機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同時,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採取針對性更強、覆蓋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的舉措,織密扎牢疫情下的民生保障網,實實在在幫群眾解難題、為群眾增福祉、讓群眾享公平。此外,對於普通人來說,在經歷過最初的嚴陣以待後,也要逐步迴歸常態。既要對疫情保持高度警惕,也要把前期高度緊張情緒適當調整過來,避免因過度焦慮影響正常生活。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確定性、世界經濟形勢的複雜性,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既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能拿出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以常態化戰鬥確保防疫發展“兩不誤”,我們一定能夠攻堅克難、化危為機,風雨無阻向前進,不斷開創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