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老促會黨支部 趙高記
孩子,一定要保存好咱家的“傳家寶”。
“生在舊社會,長在紅旗下”,我親眼見證了共和國的成長曆程。出生于軍人家庭的我一直在教育孩子:“一定要把咱家的傳家寶保存好了,一代接一代地傳下去,時刻忠於黨,跟黨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堂堂正正的做人,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不給這個傳家寶抹黑!”
我所說的“傳家寶,”是那一張張記錄著鮮血和汗水的證書。第一張證明書是我父親的烈士證書:中央人民政府於1947年6月簽發的趙生才同志在革命戰鬥中光榮犧牲,豐功偉績永垂不朽,其家屬應得到社會上之尊崇……,還有就是我在部隊所立的四次“三等功的證書”被六十九軍“舍小家為大家,一心撲在部隊建設上的典型巡迴報告”,我的軍人家庭家風還得從我的父親說起……
家父趙生才,抗戰初期,在洪趙支隊入伍,擔任連長職務,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多次立功,於一九四七年光榮入黨,在一次戰鬥中,帶領全連戰士衝鋒陷陣,不幸犧牲,年僅35歲,我生於一九四五年,父親犧牲時我只有五歲,很小的時候就承擔起生活的重擔,扛起了這個風雨飄搖的家。
母親總是給我們講戰爭年代的故事,講父親的英勇作戰的故事,年年月月沐浴在這樣的故事裡,語重心長的教育我,長大了一定要繼承父親的光榮傳統,使這個普通的家庭漸漸形成一股崇尚軍人、嚮往英雄的風氣。在軍人家庭的影響下,一九六四年在本村任大隊貧協主席,一九六五年我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黨員,並擔任了村委會主任,流淌著軍人血液的我聽從內心的呼喚,懷著保衛祖國的決心,依然選擇走向軍營,一九六八年光榮的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榮幸的成為了一名人民子弟兵,在北京軍區守備一師四團先後擔任了營教導員(兼黨委書記)軍營的生活,艱苦的條件,更加深了我對黨的忠誠、對祖國的熱愛,我也將青春和汗水灑在了共和國的歷史長河中。
一九七九年,在中越反擊戰中,奉命到前方緊急值班中,孩子被軍車撞傷,母親病重,三次電報催我回家處理,團師首長多次到家看望並拿出了三萬元的救濟款,讓我回家處理,家屬趙金鳳向首長們多次表示,不要讓他回來,不要分散他的精力,讓他安心,帶領官兵完成戰備值班任務並把三萬元的救濟款交回了部隊,她的這種精神感動了所有家屬,受到了師團通報表揚並號召全團家屬向他學習的決定。
父親的革命一生,時刻激勵著全家和一代一代的成長。
如今我的孩子依然繼承著軍人的優良傳統,孫子也考上了大學,為了報答黨和人民的養育之恩,他們都在自己工作崗位和學校默默耕耘,在大學三年來,十三次受到學校的獎勵證書,並擔任了學生會主席,這傳遞著來自軍人家庭的正能量,這就是我,流淌著軍人血液的一個普通老黨員、老軍人的家風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