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不住”的張輝生

5年前,得知47歲的張輝生當了特莫圖嘎查主任,不少人替他捏了一把汗。為啥?特莫圖嘎查位於巴彥浩特鎮以西27公里的騰格裡沙漠腹地,牧民們收入單純依靠放牧,2013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也就過個溫飽日子,大家連沙漠都走不出去,張輝生靠什麼帶領嘎查二百多人謀發展?

張輝生是漢族嘎查干部,雖然會說蒙古語,但為一個擁有85%蒙古族群眾的嘎查做工作,群眾能否信任,他心裡沒底壓力倍增。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張輝生認識到,必須從思想上轉變觀念,想辦法走轉產轉型的路子。於是,他放下羊鞭拿起了書,利用一切空閒時間,帶領“兩委”班子學理論、學政策、學法規,有問題就主動請教、一起研究。

為了恢復生態,2016年,全區實行新一輪草原補獎政策,張輝生沒少跑牧民家裡做工作、講政策。跑了幾趟,牧民都在猶豫。

“我帶頭!先賣了自家羊。”嘎查干部會上,張輝生首先站了出來。

“我不同意。”回家妻子瞪起眼,“家家戶戶都放牧,沒了羊,一年哪來的收入?”

“咱是黨員,關鍵時刻就要作表率,不然誰能服你。”張輝生給妻子做工作,“賣了羊,咱們可以拿著錢搞其他產業。”妻子扭過臉,不說話。

第二天,兩口子找來了買家,妻子一邊哭一邊瞅著幾百只羊被一隻只拖上了車。

牧民得知,戶戶震動。不久後,特莫圖嘎查成為巴彥浩特鎮率先完成禁牧工作的嘎查。

草場禁牧了,但如何能讓牧民穩得住、富起來?張輝生意識到,要想解決牧民致富的難題,必須依託嘎查地處阿拉善英雄會中心及沙漠、湖泊的資源,轉型發展旅遊服務業。“既然大家出不去,那就讓遊客走進來。”閒不住的張輝生又帶起了頭,拿出家中全部積蓄,在嘎查開辦了首家牧家遊——張家湖牧家遊。每年依託阿拉善英雄會旅遊旺季,接待遊客1500餘人,旅遊收入達30萬元,先後被阿左旗評為“小康戶”“十星級文明戶”。

“自己富不算富,只有全嘎查牧民富裕起來才算富。”先富起來的張輝生,又開始忙碌起來,他發揮黨員中心戶的輻射帶動作用,帶動周邊農牧民積極轉產創業,帶領農牧民種植梭梭、鎖陽,發展舍飼養殖等傳統產業的同時,藉助嘎查豐富的沙漠資源優勢,在隨後幾年組織嘎查15戶牧民、黨員組建了沙漠越野車隊,並引導居住在沙漠腹地的20戶牧民開設了12家牧家遊,每戶旅遊收入就達10萬元以上。在他的帶動下,目前嘎查農牧民靠從事沙漠越野、旅遊接待、沙漠嚮導等服務行業致富。從曾經的不理解,到現在主動幹,跟著張輝生,大家發現,只有動起來,才能富起來。

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張輝生信心滿滿,而他的工作更加忙碌,在為嘎查農牧民致富搭橋鋪路的同時,張輝生始終堅持把為民謀利益、辦實事置於首位。“嘎查干部幹得好不好,關鍵要看老百姓能不能得到實惠。”為了給老百姓提供一個舒適的活動場所,張輝生跑遍了所有聯繫過特莫圖嘎查的單位,積極協調幫聯單位,對嘎查活動陣地進行提升改造,最終建成了圖書室、黨員活動室、閱覽室等功能室;他還積極籌措資金40多萬元進行農網改造,並利用“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修築新村公路1.5公里,修建了150平方米的嘎查活動室和1000餘平方米的農牧民活動場地。

如今,張輝生嘎查書記、主任“一肩挑”,而特莫圖嘎查在他的帶領下,農牧民人均收入從2013年的幾千元提高到2019年近3萬元,嘎查也從曾經的貧困嘎查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嘎查。他個人也在2017年被授予“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榮譽稱號。從牧民出不去,到歡迎遊客來,張輝生和特莫圖嘎查農牧民打開思路,發展旅遊的故事成為了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

夕陽下的騰格裡沙漠格外美,張輝生卻顧不上欣賞大漠美景,一旁的妻子指著正在打電話的張輝生說:“看,這位閒不住的書記正準備‘五一’小長假的旅遊活動吶。”本報記者 楊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