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瑞獅上北京:連載(一)

2019年10月1日晚,18頭定南九色瑞獅在北京天安門金水橋前,進行了隆重的國慶70週年獻禮,贏得了現場數萬觀眾一浪高過一浪的喝彩聲,獲得了熒屏前數億觀眾的陣陣掌聲與點贊。在這精彩飛揚的時刻,在這歡樂的海洋中,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九色瑞獅以高超精湛的技藝,吉祥喜慶的形象,瞬間傳遍大江南北,走進千家萬戶,躍進海內外億萬觀眾的視野,永恆定格於中華民族文化高山的豐碑上,成為共和國輝煌歲月的動人樂章。



巍巍武夷山,悠悠贛江水,崇山峻嶺秀,綠水滿銀河。這塊美麗神奇的土地曾是共和國的搖籃,是客家文明的發祥地。在華夏五千年璀璨的歷史長河中,客家文化猶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鑲嵌在贛南大地的千山萬水間,閃耀著千年的人文光芒。客家先祖篳路藍縷,家齊國昌,上達朝宇,下通古今,書寫了一部豐厚的客家文化,在這燦若星河的文明歷史中定南瑞獅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唱響了一支最美最動人的讚歌。



一、千年客家文明與瑞獅的起源

追尋先賢客家路,千年瑞獅說古今。據《贛州府志》、《定南縣誌》記載,定南客家先祖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後,分天下三十六郡,定南屬九江郡,至漢高祖六年(前201年)為豫章郡,下設18縣,定南屬南壄、于都兩縣,至明穆宗隆慶三年(1569年)始設定南縣。據《贛州府志•謝志》載:贛南在唐朝以前,“人數無多”,“贛之為郡,處江右上游,地大山深,疆隅繡錯,握閩楚之樞紐,扼百粵之咽喉。”是一處險要之地。嘆曰:“漢唐以前,率以荒服視之!”可見,古時贛南一帶是一片荒古之地。《贛州府志•輿地志》曰:“贛南在春秋為百越之地。楚使吳起南平百粵,贛地屬焉。”百粵又稱百越,由此可見,在百越一帶生活著客家人最早的先祖一一古越族與“山都、木客族”。到晉朝時郭璞所著《山海經注》曰:“把秦漢的贛巨人,叫做山都。”南北朝著名科學家祖沖之《述異志》也記載了“山都、木客”的生活情形,而鄧德明《南康記》也有記載:“山都木客”在於都盤古山一帶生活的歷史印跡。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則有:“風雨之後,景風明淨,頗聞山上鼓吹之聲,山都木客為其舞唱之節。”的文字記載。這些史志充分佐證了在贛南一帶有客家先祖的活動,是一塊未開發的處女地。東漢末年,三國起,自整個南北朝時期,至唐初,由於政局動盪,不斷有北方漢民流入贛南,為客家先民進入客家地區提供了歷史的契機,加速了當地土著與客家先民的大融合大發展,為定南先祖與瑞獅的出現和發展鋪墊了良好的人文與時空環境。定南地處贛粵咽喉要衝,“南撫百越,北望中原”,素稱“嶺嶠咽喉。”史志表明有人類早期的活動,文明史蹟豐富。定南文化館、博物館館長龍翠峰對我們說:省、市文物部門於1983年在定南下歷鄉恩榮村大教場出土了不少的石環、石鐲、石鏃、陶鼎腿等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物,商周文化遺址,定南有30多處;於1995年在定南蕉坑發掘了一座東漢墓,因墓曾被盜,僅得一枚陶紡輪,但墓畫像磚上印的虯鬚人面圖案,卻十分精彩。這些文物的發現與出土震驚了文物界,足以說明客家先祖有著卓越的智慧。儘管如此,生活此處的百越族,“山都木客”卻仍然處於原始社會時期,面對高山密林,野獸出沒,瘟疫肆虐的落後生存環境,他們沒有更多的辦法。大部分時候,更多能做的僅是祈福上蒼,禱告鬼神,求助巫醫,把希望寄託於那些美好的幻想中。《論語•子路》中記載孔子云:“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乎!”可見贛南客家先民受鬼神、巫醫文化的影響極其深遠,直到明清時期,這種遺風還比比皆是。這種求巫敬神祭鬼的意識,在慢長的原始社會生活過程中,逐漸培養和形成了他們的圖騰文化,而“百獸之王”獅子憑其勇猛威武,吉祥喜慶的形象,日漸成了他們心中最崇拜的神靈與家園的守護神。於是每逢驅鬼敬神,祭祀禱告,婚喪嫁娶,節慶祝福,農耕狩獵,部落戰爭等重大事項和活動中,客家先民便簫鼓震天,百獅舞動以求安康美滿,場面極其壯觀。滄海桑田,日月更替。客家先祖逐漸豐富起來的舞獅文化,傳承至今,成為客家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動,成為了客家文化中璀璨的精神瑰寶。






相傳,在遠古時,定南一帶的嶺南山區,經常出現奇獸,身長八尺,頭大身小,眼若銅鈴,青面獠牙,頭生獨角。奇獸除夕夜出現,來去如風,專門破壞農事作物,客家先民不勝其煩。便商議要消滅此獸,不知其名,因它逢年時出現,便稱之為“年獸”。有智者獻計,用竹篾及紙,紮成奇獸形狀並染上顏色,以各種形狀的布織成獸身,再集勇士十數人,持器具、刀立於一圓鑽旁,待“年獸”經過之地,猛擊打樂器,發“鏘、鏘”,“咚、咚”之聲,如雷貫耳,“年獸”聞之,嚇得落荒而逃,銷聲匿跡,不復出現。為慶祝驅獸成功,客家先民便在以後的每年除夕時拿出來舞動,久而久之,便名之為舞獅活動。舞獅從此便在客家民系生活中延綿了千年,成了客家人最重要的活動與寄託,成了客家人最具紀念意義的精神家園。



定南瑞獅歷史悠久,其淵源可追溯至三國時期。據《漢書•樂志》中提到的“象人”,按三國時期魏國人孟康的解釋,“象人”者扮演魚、蝦、獅子的藝人也。曹魏政權的奠基人魏武帝曹操欽定北魏的獅子為“瑞獅”之名,由此“瑞獅”此名始盛於宮廷、軍隊和民間,延綿千年,可見,三國時已有舞獅子的活動了。到南北朝時,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446年),在交州一帶(即今廣州、廣西等嶺南地方),有用舞獅作為戰爭武器擊敗敵方的記載。至唐朝時,傳說唐明皇夢見一隻五彩繽紛,闊口大鼻的獨角獸對著自己,這隻怪獸沒有惡意,在臺階前滾球,姿態威武。唐明皇醒後命近臣照他夢境中的怪獸模樣製造出來,才知曉是一隻“百獸之王”獅子也。便命禮部用雄壯的鑼鼓配樂編成舞蹈,在宮廷表演,稱為“太平樂”,又叫“五方舞獅子”。至宋朝時,舞獅活動在佛寺廟觀中出現,有僧、道、觀人坐在獅子身上做法事,講道、頌經、唸佛,開獅子會,民間也日漸流傳開來了。縱觀三國至五代十國4次北方漢民的大遷徙,加速了漢民族進入贛南等嶺南地區,而贛南的古越族及其後裔“山都木客”也逐漸融合到這支自然而然形成的客家民系隊伍中,成為了現在的客家先祖。至此,贛南客家人從分散的部族到完全成熟為一支新的獨特民系一一贛南客家民系,完成了其千年的轉換,煥發著無窮的文化魅力。瑞獅與客家文明同步出現,同步發展,構築了定南瑞獅1800多年的文明生涯,構成了客家文明與中華文明相輝映的美妙樂章,滾滾向前,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