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病例數超20萬的惡性腫瘤生存報告

昨日(4月16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發佈了一份腫瘤患者生存報告。

位於上海國際醫學園區的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

據瞭解,該報告共計納入了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之間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確診為惡性腫瘤並接受住院治療的202542例患者,涉及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肺癌、食管癌、肝癌、膽囊癌等十餘個癌種,該研究也是目前國內首個病例數超20萬的單中心、大規模、多病種的惡性腫瘤長期隨訪生存報告,該報告通過患者複診病史資料、電話隨訪及死因數據鏈接等方式收集生存隨訪信息,隨訪統計時間截至2019年11月30日。在統計手法上,應用壽命表法估計各個病種1年、3年和5年總生存率,以性別、年齡組、首次治療時間進行分層,通過採Kaplan-Meie生存曲線繪製各病種的總體生存曲線。

最終的報告結果顯示:患者總體的1年、3年、5年OS分別為89.8%、77.4%和71.0%,男性患者5年OS為58.8%,女性患者為78.7%,年齡≤44歲、45~54歲、55~64歲、65~74歲和>75歲患者5年OS分別為85.8%、75.9%、65.0%、55.6%和46.1%。在常見的惡性腫瘤中,甲狀腺癌患者的5年OS最高,為98.6%,胰腺癌患者最低,為11.4%。2013—2017年首次治療的乳腺癌、肺癌和腎癌患者5年OS分別為90.0%、55.9%和80.7%,顯著高於2008—2012年首次治療患者,其他腫瘤未見顯著上升。

同時,報告還顯示,除甲狀腺癌外,男性常見惡性腫瘤病例的5年OS以前列腺癌最高,為80.4%,其次分別是鼻咽癌(77.7%)、腎癌(74.1%)和胰腺神經內分泌瘤(73.7%)。男性5年OS最低的是胰腺癌(9.4%),其次是肝癌(22.9%)、膽囊癌(24.4%)和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腫瘤(31.7%),男性肺癌、食管癌和小腸癌的5年OS均在40%左右。

除甲狀腺癌外,女性常見惡性腫瘤病例的5年OS以乳腺癌最高,為89.2%、其次分別是鼻咽癌(84.8%)、子宮體癌(84.0%)和子宮頸癌(83.0%)。女性5年OS最低的是胰腺癌(14.3%),其次是肝癌(20.1%)、膽囊癌(23.8%)和卵巢癌(47.3%)。女性在頭頸部、鼻咽、食管、肺、腎、中樞神經系統和淋巴瘤的生存情況均顯著優於男性。報告指出,造成這一差異的原因除了本身的生理差異之外,主要與診斷時期別、治療方式及治療順應性有關。男女性不同的生活方式如吸菸、飲酒、飲食偏好和運動等方面的不同,也可能導致預後存在差異。

隨著時期的變化,生存率改善的情況在不同病種中也有所不同。如乳腺癌生存率的提高,可能主要歸功於治療方法的進步,尤其是對激素受體陽性和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陽性的患者(如芳香化酶抑制劑和曲妥珠單抗的使用),也有一部分歸功於乳腺癌篩查,使得更多的患者在更早期得到診斷。早診早治所帶來的生存獲益在肺癌中是最顯著的,在引入低劑量CT篩查之後,上海市人群尤其是女性的肺癌發現率大幅度上升,早期比例大幅提高,在生存率上則表現為肺癌患者5年OS由2008—2012年的39.9%迅速上升至2013—2017年的55.9%,且女性生存率遠高於男性。人群數據中無論是中、韓等東亞國家還是美、加、澳等西方發達國家肺癌的5年OS都普遍為20%~30%。

此外,報告顯示,各個病種的OS總體趨勢隨著年齡增加而下降,但在胃癌、前列腺癌、結直腸癌、胰腺神經內分泌瘤中,≤44歲年齡組比45~54年齡組5年OS略差。

報告還提道,在20多萬例患者中,超過七成的惡性腫瘤患者可以獲得超過5年的生存期,即使是75歲以上的老年人,5年OS都能達到46.1%,表明經過規範的治療,大部分惡性腫瘤患者可以獲得較為理想的預後。然而,肝膽胰部位的惡性腫瘤預後仍非常差,儘管經過規範的治療,5年OS仍較低。值得注意的是,胰腺癌、肝癌、膽囊癌、食管癌、肺癌和淋巴瘤等預後較差的惡性腫瘤在醫院環境的生存情況和人群的生存資料數據有著相對較大的差異,顯示了規範診療對於惡性腫瘤患者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