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寶雞神仙窟宅傳說道教神仙曾居住此處

寶雞地區在公元前50世紀左右,已經是原始社會村落密集地區,現已探明的寶雞史前遺址就多達700多處。而且道教的教事活動莫過於山,因為山是天與地之間的過渡,也是道教神仙降臨凡間的最佳居處。


較能反映史前寶雞社會面貌的是北首嶺遺址。北首嶺遺址北依陵原,南臨川道,是7000多年前先民們勞動、生息的場所,是寶雞地區目前已發掘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典型。其範圍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約200米,面積約6萬平方米。遺址東西隔金陵河,臺地高出水面30米,宜於農牧,是適宜人類生息的天然場所。寶雞地區是世界上最早種粟的地方之一。生產工具有石斧、石鋤、石鏟、磨石等,而且治陶技術也比較發達,製作的陶器種類齊全,十分精彩。如在一個陶壺上,勾畫著一隻機警的水鳥,有力地叼住一條大尾巴魚,大魚痛而回首掙扎,水鳥展翅緊叼不放,畫面引人,妙趣橫生。可以想象史前的北首嶺一帶曾經是茂密的森林和翠綠的草原,先民們成群結夥地用磨製的石器開墾種植、獵取野獸,以頑強的毅力與大自然抗爭,神態該是多麼嚴峻和快樂!

天台山 是秦嶺山系,距今寶雞市區約30公里,面積120平方公里。主峰蓮花山,海拔2198米。天台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舊《寶雞縣誌》載:“諸山環繞,崗阜突出,形似蓮臺”,山澗有洞,洞旁有靈泉,且相傳天台山乃我國古代三皇之一炎帝採嘗百草而中毒遇難之處。優美的自然景色、獨特的地理面貌、眾多的文物古蹟和豐富的傳說故事彙集成了絕妙的人文景觀,使此山更具有了名氣、靈氣,集古、奇、雄、秀、險、幽為一體。天台山口有個燒香臺,相傳是黃帝求救炎帝而焚香表達心意的地方。


天台山第二大景觀叫“風透玄關”,也是寶雞八景之一。玄關位於伯陽山,石崖突兀,巍峨挺拔。傳說當年老子在華山潛心修煉,混元老祖感其心誠,就指點他說,華山的確好,但在此修煉者太多了,難以清靜,天台山是修行的好去處。老子聽了此話,就騎著青牛西行,被寶雞天台山的山高水綠景色所迷住,居住於此。由於有玄關擋道,老子便讓青牛以角拱石,穿石為洞。洞高2米半,寬2米,山風穿洞而過。從此,留下了“風透玄關”的自然美景和“老子騎牛過玄關”的道教動人故事。現在這裡有一個天然、人工合成的山洞,高4米,寬3米,深3米有餘,內供老子像一尊,正襟危坐,神態非常安詳。伏羲氏、孫臏、葛洪等也在伯陽山居住過。

石鼓山位於渭濱區石鼓鎮石嘴頭村,山上曾有石鼓堡,山東南石鼓寺舊址發掘出的《重修石鼓寺記》碑文載:“昔之石鼓實出於此。”石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石刻之一,石鼓文是先秦文學中的瑰麗詩章,也是我國古典書法藝術的珍寶。關於石鼓的年代,多數學者公認為秦時刻石。據我國著名文物考古學家郭沫若研究考證,石鼓文是公元前770年秦襄公送周平王東遷的紀功石刻。由於石鼓文是歌頌秦國君臣遊獵活動的,所以又稱為“獵碣”。當年的石鼓山肯定山石橫臥,林密草深,是遊獵的理想場所。周宣王於馬嘯犬吠、鼓喧角鳴之際,彎弓放箭,其威武顯赫令人崇拜,太史籀為作紀功遊獵之碣,就在這石鼓山上勒石成鼓,鼓上各刻一組四言古體詩,每四字為一句,每鼓句數不齊,鼓文字體為籀文。郭沫若寫有《石鼓文研究》。

陳倉山又名雞峰山、寶雞山、雞山,位於寶雞市渭濱區馬營鎮柘溝村南,距市區10餘公里,主峰海拔2014米。據《史記·封禪書》載,秦文公時遊獵陳倉山,得一石色如肝,視作珍寶,故稱陳寶;又傳得石時有聲如雷、野雞皆鳴,又名雞鳴神。後在山上置寶雞鳴祠,所以唐時改陳倉為寶雞。雞峰山北望吳嶽,東接太華,巍峨高聳,直插雲霄,遠眺似雞冠,為關中八景之一。還有一種說法,說秦穆公酒醉酣睡,夢見一位仙資麗質的美貌夫人手持天符引他朝拜後說,我是陳寶夫人,居於陳倉山,你能為我立祠永祀,我將使你成就霸業。話音剛落,就聞野雞飛鳴,秦穆公驚醒,天亮後狩獵於陳倉山,果然獵獲一隻雌雞,羽毛光滑如玉,色彩豔麗喜人,還未等他問話,忽然金雞長鳴一聲化作石雞,隨從進言石雞就是陳寶,穆公頓悟夢中所託,下令修建“寶雞祠”於陳倉山。山上有棒棰石,高約10餘米,直徑約5米,呈圓柱形,豎立山頭,在蒼松翠竹映照下,分外壯觀。還有刀劈石,是入山的唯一通道,懸崖石壁上開一石縫,寬不到1米,似刀劈,故名。寶雞祠前有一突兀嶺崗,頂端豎有一鐵鞭,相傳是鴻鈞老祖執法所用的鐵教鞭。

吳山又稱“吳嶽”、“嶽山”,位於寶雞市陳倉區新街鎮。作為古雍州的第一名山,有峻峰十七座,其中鎮西峰、大賢峰、靈應峰、會仙峰、望輦峰五峰,形如五朵秀美的芙蓉,玉立為群峰之冠。吳山東西寬9公里,南北長13公里,總面積3340公頃,是座融歷史文化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名山,在史書中多有記載。如《山海經》說:“吳山之峰,秀出雲霄,山頂相捍,望之常有落勢,其位西方,故曰西鎮。”據考,吳山一帶是人類最早活動的地區之一。傳說黃帝之師吳權、姜太公的先祖伯夷均誕生在吳山,大嶽部族(又叫太嶽、西嶽、四嶽)、吳回部族的興起和發展也在吳山。在堯舜時期,作為四嶽(其它三嶽為山東沂山、山西霍山、浙江會稽山)之一,受到舜帝的祭祀。商末周初,太伯、仲雍在吳山建立了“句吳國”。漢代僅漢武帝就來此祭祀達13次之多。隋代正式在吳山建造廟宇,唐天寶八年(749年)封吳山為“成德公”,至德年間(756—758年)封吳山為“天嶽王”。此後歷代封建帝王登基,均遣官致祭。達官貴人、文人墨客、道士遊仙等多有來此奉命祭山、登臨覽勝、修道養性之舉。據文獻方誌記載,各代描寫吳山的詩歌多達200餘首、碑碣130餘通,素有“小碑林”之稱,碑文真、草、隸、篆俱全,回、漢文全有,可惜大多被毀於“文革”期間,現在摩崖上僅留“吳山雲峰”、“晴巖飛雨”、“五峰挺秀、二華同高”等石刻。

太白山古稱“太乙山”,位於今寶雞眉縣、太白交界處,為秦嶺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勝景久為世人矚目,《水經注》中寫道:“太白山南連武功山,於諸山最為秀傑,冬夏積雪,望之浩然。”“太白積雪六月天”為寶雞八景之一。其峰危峻兀立,山勢崢嶸,以高、險、奇、寒聞名於世。相傳太白金星為驅妖降魔,奮力拼殺後力阻妖氣南侵,坐化為白如美玉的山峰,故名為太白山。太白山頂峰拔仙台,相傳是姜子牙斬將封神之處。臺頂有一跑馬梁,相傳東漢劉秀當年曾在此馴馬練騎,因而得名。太白洞中有冰柱,終年不融。相傳太白山大爺海畔有一種神鳥,形似飛燕,池內若有片葉小草,“鳥必銜去”,神鳥化為“神鳥童子”。湖畔鐵碑文雲:“凡軍旅經行,不得擊鼓鳴鐘,鳴之風雨立至。”更給這大爺海籠罩了一層神秘莫測的氣氛。

太白山仙道傳說很早。漢初有櫟陽(今陝西臨潼武屯)人谷春隱於此,後世為其立谷春祠。漢成帝(前32—前7年在位)時,建太白山神祠。唐天寶(742—755年)間,封太白山為神應公,封金星洞為嘉祥公。唐宋時,有眾多道士隱於此山,孫思邈就曾在太白山採藥行醫。歷代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韓愈、蘇軾、梅詢等還曾登山賦詩,不少人還與道士交往談經。宋初封太白山為濟民侯、明應公,《雲笈七籤》列為十一洞天。清乾隆(1736—1795年在位)年間封為靈普潤福應王。

隴山位於秦嶺西北端、渭河上游,古稱隴坻。《讀史方輿紀要》載,隴山“山高而長,北連沙漠”,“關中四塞,此為西面之險”。隴山是炎帝部族活動的重要地區,道教活動遺蹟也很多。隴山北距崆峒山僅百餘公里,漢武帝等去崆峒山時路經隴山,留下了不少傳說故事。隴山有龍門山,又名景福山,海拔1800米,上有鳳爪、朝元、定心三峰,有龍門、早陽、黑虎、雷祖、湘祖、八仙等36洞,有黃龍、黑虎、青龍、青石、蓮花等24潭。龍門山古名靈仙岩,相傳尹喜曾隱居於此,因漢代婁景稱此山為洞天福地,故改名叫景福山。孫思邈曾避詔此山的太玄洞;丘處機在此處隱修7年開創了全真道龍門派。

關山草原位於隴縣關山鄉,海拔2000米,總面積12萬公頃。歷史上是守疆衛土的軍事要隘和東進西出的重要通道。自秦代開闢“回中道”、“隴關道”後,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西巡,外交使團往來,商賈郵驛進出,乃至唐代高僧西天取經,均經此道越關山而行。聞名中外的古絲綢之路也是過關山而去。著名的《木蘭詩》中說:“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很多學者認為,該詩中的“關山”即指此地。關山山脈有大嶺山、南光山、牛心山等眾多支脈,自西向東排列著咸宜川、蒲峪川、梁甫川、梨林川等四條大川。豐美的草原、豐富的山珍、眾多的珍禽異獸,使這座崇山峻嶺生機盎然、仙氣騰天。

紫柏山位於素有“秦蜀咽喉、漢北鎖鑰”之稱的鳳縣南部,海拔2538米,總面積82平方公里,乃名山之一。該山氣候溼潤宜人,峰崖峻嶺競秀,巖洞泉溪交織,動植物珍奇薈萃,民俗風情獨特,引得古往今來許多仙道於此遊歷修行。紫柏山因山上遍生紫柏而得名。其山體自北向南,逶迤綿延、高仰前首、後弛巨尾,勢如騰飛之巨龍,故又稱“龍如山”。山內溶洞廣佈,且位置險峻,幽深莫測,有龍宮洞、燕子洞、獅子洞等等,風韻無限,色彩神秘,為歷代人們提供了探險、求知、修身的絕佳境地。著名的“蜀道”連雲棧道繞山而行;諸葛亮五次率軍北伐中,曾有四次從此山經過;漢初張良輔佐劉邦取得帝位,隱居於紫柏山下,即今留壩縣之張良廟。這裡還留有古時石碑和摩崖石刻,以及傳說的陳倉墓(即為韓信指路,反被韓信所殺的樵夫之墓)。

大散關位於寶雞市西南五十多華里的大散嶺上,為歷代兵家所爭之地。一座大散關,千古路難行,它橫鎖陳倉道(即故道),北起古陳倉(今寶雞市東),向南沿著清姜河經益門鎮、二里關、觀音山、大散嶺,順著嘉陵江穀道至鳳縣抵達漢中。古時江漢流域的羌、蜀等部族與渭、黃流域的華夏族,就踩著陳倉古道往來,留下了許多動人的傳說。中國歷史上,大散關、陳倉道發生過有史可查的50多次重大軍事行動。關嶺的北樑上有一座陡峭的山峰,當地人稱“紗帽石”,相傳這是古老的“烽火臺”遺址。站在烽火臺上居高遠眺,可見關嶺豁口險要,絕壁峭立,嶺巖如刀劈斧砍,山下姜水沿谷飛流,水擊岩石,風吼雷鳴,出入只有一線之路,確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秦征服八蜀,劉邦還定三秦,曹操收復漢中,北周柴榮攻克黃牛鋪,趙匡胤誅滅後蜀,朱元璋平定四川,康熙帝削平三藩等等,都從這橫鎖的大散關崎嶇古道上往返。道教老祖老子也曾在大散關逗留休息,道教大師張三丰也踩著古道、途經大散關數次往返於秦蜀二地。

靈山古稱蓮花山,位於鳳翔縣境內。因有大小九個山頭,亦稱“九頂蓮花山”,約佔地1000多公頃。相傳秦穆公在此狩獵,遇見靈鷲鳥,就將蓮花山改名為“靈鷲山”,簡稱靈山。山上有梅子嶺、捨身崖、看柏樹、牛犢泉四景。唐代以後在靈山上除建有淨慧寺外,也供奉著道教諸仙。現在靈山梅子嶺建有3門,大殿5進,建築具唐宋風格。

釣魚臺位於渭河南岸,秦嶺北麓的伐魚河(古稱磻溪河),距寶雞市45公里。地形呈帶形,古柏森森,山青水秀,怪石兀立。這裡是商末周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姜太公隱居釣魚之地。歷史上周文王訪賢招納姜子牙興周滅商,為周朝奠定800年江山之事就發生在此,故有“垂釣始祖發祥地”、“伐紂興周起步點”之稱。姜太公(?—約公元前1021年)姓姜名尚,字子牙,號飛熊,東海上(今河南許昌)人。因後來被文王封為太公望,所以又叫姜太公、姜望。又因其祖先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呂,所以又叫呂尚。其遠祖為炎帝神農氏。由於在滅商中功勞最大,被封於齊。後世將姜太公神化成全智全能之人,所以偽託其名的軍事著作可謂洋洋大觀,有《太公》、《謀》、《言》、《兵》、《太公六韜》、《太公兵法》等等。這些著作如今多已亡佚,僅存《六韜》一書,雖說該書保留了太公的某些軍事思想,但多數學者認為該書出自戰國後期人之手。姜子牙隱居垂釣和輔周滅商事蹟在《周志》、《水經注》、《搜神記》、《呂氏春秋》、《史記》等典籍中均有記載,明代神話小說《封神演義》更是作了大肆渲染。自漢始釣魚臺建文王廟,唐貞觀(627—649年在位)年間在釣魚臺建太公廟,上元元年(760年)唐肅宗追封他為“武成王”,與儒家宗祖孔子相提並論。傳說當年姜太公來此隱居時,這裡寸草不生,他就借來太上老君的青牛,耕山梨石,播種柏樹,使千畝柏林綿延數千年,而且許多柏樹因山勢長出了猶如“獅子滾繡球”、“二龍戲珠”、“金雞獨立”等狀,惟妙惟肖,令人遐思不已。在太公廟前河床上巍然屹立著一塊巨石,上闊下小,形若蓮蓬,俗稱“丟石”,傳說是女媧煉石補天時所遺。傳說此石有寶,有緣之人扔一小石子落在石上,便可賜福得子。

周原位於關中平原西部,南臨渭河,北依岐山,西界千河,東到武功漆水河。東西長80公里,南北寬30公里,這是廣義的周原,狹義上的周原是指周人都城所在地,即“岐邑”,位於今陝西扶風和岐山交界處,東西約5公里多,南北約4公里左右,總面積24平方公里,即今人所稱“周原遺址”。周原是周人發祥地,周族是在涇渭流域發展起來的民族,經過苦心經營而東進滅商,統一天下。周原作為周人建國時期的都邑和宮室、宗廟所在地,直到戎狄入侵、平王東遷,延續了將近300年。在此出土的大盂鼎、毛公鼎等青銅器,被清代奉為“四大國寶”。在此地出土各類文物達2萬多件,其中商周青銅器500多件,各類陶器600多件,有字甲骨298片計1009個字,價值連城,意義非凡。

周公廟位於岐山縣城西北15華里的鳳凰山南麓,面積61萬多平方米。三面環山,一面接平川,形成一個“凹”字。《詩經·大雅·卷阿》篇中描述的“有卷者阿,飄風自南”,即指此處。相傳周文王“鳳凰鳴矣,於彼高崗”的鳳凰山,也在離此不遠的北邊。遠在距今5000年前,此地就有先民活動,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周人遷徙周原建國後,古卷阿就成為周人的屬地,當時將岐地劃為周公和召公的采邑。“卷阿”是周公采邑。相傳周公在攝政時期和晚年,曾在此制禮作樂,演繹八卦。唐武德元年(618年),高祖李淵詔令創修周公祠(後改為周公廟),再經歷代修葺完善,規模不斷擴大。歷史上佛、道又在北庵鑿有神洞10孔,使該地又成為儒、釋、道三教合一之地。

寶雞是炎帝故里,關於炎帝流傳下來很多神話傳說。

相傳我國古代“三皇”之一的炎帝神農氏生於陳倉(今寶雞市)清姜河東岸的蒙峪溝,他曾用自己超群的智慧和驚人的毅力,振興農業,製作工具,口嘗百草,研究醫藥,制服水患,播種莊稼,採藥行醫。由於炎帝善於利用太陽光照,促進五穀生長,世人尊他為“太陽神”。在民間傳說中,他和黃帝一起被尊崇為中華民族的祖先。相傳炎帝小時候在村口玩耍,發現身後一潭清水,就準備下去。忽然泉中游出九條小龍,朝炎帝身上噴水,為炎帝洗塵除汙,洗著洗著,炎帝身軀增高,頭上怪角、身上疥瘡全無,變出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小男孩。後人為了紀念炎帝,在此泉旁立了塊“御聖九龍泉”的石碑,又在其地修建了規模宏大的“神農祠”。現在原祠已毀,易地重修於寶雞市區原河濱公園內,名為“炎帝祠”,而“九龍泉”遺址尚在,旁邊有“九龍泉”碑。

傳說黃帝大戰蚩尤時,開始時九戰九敗,就向炎帝求援。炎帝此時因年老體弱已經離開中原回到寶雞天台山安度晚年。黃帝從涿鹿來到蒙峪溝,進了南天門,登上第一道山峰,點燃信香。此時炎帝正與九天玄女在天台山採藥,聞得信香,占卜知道黃帝的來意,就告知了九天玄女。九天玄女敬重炎帝的仁厚,便下山向黃帝面授機宜。黃帝學得九天玄女的戰法,又焚香三日,以謝炎帝不記前嫌之恩德。後人為了紀念黃炎二帝,將這座山稱“燒香臺”,建宮造亭,朝拜祭奠。

炎帝神農氏是中國醫藥學的始祖,是我國古代文獻所記載的遍嘗百草、研究醫學的第一人。那時,五穀和雜草長在一起,藥物和百花連在一起,什麼糧食可以吃,哪些藥物可治病,無人能分清。人們經常因亂吃東西而生病,甚至喪命。老百姓的疾苦,神農氏看在眼裡,急在心頭。為此,他決心遍嘗百草,把對身體有好處的放在左邊袋子裡,以作藥用;把對身體不利的放在右邊袋子裡,以提醒大家注意。決心一定,就帶著一批臣民出發了,走到一個地方,高山一峰接一峰,峽谷一條連一條,山上長滿了奇花異草,大老遠就能聞到香氣。在山裡行走時,與野獸不斷地進行搏鬥,七天七夜後終於把野獸都打跑了。這個山就是今天寶雞的天台山。當時臣民們說山裡太險惡,勸他下山,神農堅決地說為了百姓,個人吃苦受累怕什麼,絕不能退縮。他領頭進了峽谷,來到一座茫茫大山下。只見這座山半插在雲彩裡,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掛著瀑布,長著青苔,沒有梯子是上不去的。神農站在一個小石山上對著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後來人們就把這個小山峰叫作“望農亭”。突然他看見幾只金絲猴順著高懸的古藤和橫倒在崖腰的朽木上爬了過來,就靈機一動,心裡有了辦法。他叫大家趕緊砍木杆,割藤條,然後靠著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一層,從春天搭到夏天,從秋天搭到冬天,不管颳風下雨還是飛雪結冰,從不停工,整整搭了365天,終於搭到了山頂。

梯子搭好後,炎帝就帶著臣民們攀登木架,登上了山頂。他一邊叫大家防著狼蟲虎豹,一邊就開始親自採摘花草放到嘴裡去嘗。晚上,他讓臣民生起篝火,趁著火光把白天嘗過的花草記錄下來。對於他嘗過的草,哪些苦、哪些熱、哪些涼,哪些能充飢、哪些能治病,他都記錄得清清楚楚。據說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裡一嘗,便覺得天旋地轉,知道自己中毒了,當臣民們把他扶起來後,他已經說不成話了,只能用最後一點力氣指著前面的一棵紅亮亮的靈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吃了靈芝草後,毒氣慢慢解了。從此,人們都說靈芝能起死回生。他嘗完了一山又一山,嚐遍了百草,為人們找到了可以充飢的五穀和可以治病的草藥,還將自己發明百種草藥的藥味、藥性整理為一本《神農本草經》一書。當他140歲高齡時,仍然不顧年邁體弱,登上天台山挖草嘗藥,因誤嘗“火焰子”(又說是“炎焰子”)而仙逝於老君頂下。世人為了紀念這位“華宗漢祖”,曾在此建造了炎帝寢宮,修築了神農骨床,幾千年來祭祀不斷。今人研究分析說,《神農本草經》不是一個時代和少數人的手筆,而是若干時代、若干人對於遠古時期炎帝神農氏以及後代人所掌握的藥物學知識的集大成之作。如果說《本草綱目》是中國古代藥學的頂峰,那麼《神農本草經》便是中國藥學的奠基之作。

在天台山東北方,距其有半里路處,有座燕麥嶺。傳說炎帝教民稼穡,種的第一季糧食是蕎麥,第二季糧食是麥子。當時麥子沒有名字,大家就用他的名字命名叫“炎麥”。這種麥子隨著部落的遷徙、擴大,傳遍了黃河中上游,甘肅人稱其為“燕麥”。因這座嶺遍種此麥,故名“燕麥嶺”。嶺之半山腰上有一石洞,深3米,直徑約1米,相傳是古代軍事家孫臏死後化成神仙來天台山修身養性、面壁坐禪之處。

天台山有三峰:人頭峰、寄馬峰、天柱峰。三峰排列,氣勢雄偉。其中天柱峰最高,上有座蓮花頂,與我們中華民族的國名“中華”二字的由來有很大的淵源。每當日出日落時,這裡霞光輝映,霧海翻騰,石蓮浮游,蔚為壯觀,人稱此峰此景是“三昧生蓮花”。傳說炎帝神農成帝前,在天台山練出了一身好武藝。一次,他約請天下部落首領匯聚天台山比武論藝,並請來了天帝仲裁。由於炎帝神農武藝超群,天帝感到欣慰,想提攜炎帝作為人間帝王,便有意發了一道口諭:誰能一夜建造一座登天梯,能使茫茫大海中長出石蓮,便封誰為人間帝王,統管天下大事。炎帝神農果然在一夜間造出了三座排空的天柱峰,懷中抱著一座石蓮。天帝見了十分欣喜,當即封神農為“赤帝”。炎黃子孫為了紀念祖先炎帝的功業,就以“三昧聲奇花”為緣由,把天台山蓮花峰稱為“中華”(古代“華”與“花”通假),也把中國叫作“中華”。

傳說我們今天的“集市”也是由炎帝的“日中為市”發展而來的。距天台山20公里處,有塊地勢平坦、綠草成茵的地方,是傳說中炎帝治世時首創的“日中為市”的古遺址。炎帝當年作了姜炎族首領後,由於他能教民稼耕,治理洪水,發展生產,為民治病,百姓豐衣足食,有了剩餘的產品。但是問題來了,有人有糧卻無陶器盛裝,有人會造弓箭卻無牛耕地,燒陶者需要糧食,打漁者渴求獸皮,這樣就產生了物物交換。但由於沒有專門的市場和統一的時間,交換起來很不方便。經過實際考察,炎帝發明了“日中為市”,即日頭正午大家在此交換,極大地方便了族人,促進了貿易交流。“日中為市”的產生,表明原始市場開始出現,是以後的“集市”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