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兩位老疾控人脫下防護服那一刻……

龍廣電記者 仲維全 大慶市 丁河濱

這是兩個老疾控人的照片,左邊的是周桂玲,55歲,大慶市薩爾圖區疾控中心公共衛生科負責人,再有20多天就退休了;右邊的是張喜軍,大慶市薩爾圖區疾控中心檢驗科主任,51歲。當他們連續工作三小時後,脫下防護服的那一刻,大家的眼眶溼潤了。

這兩張照片拍攝於2月23日21時30分左右,兩人為隔離賓館的密切接觸者採樣、走廊消毒消殺,連續工作3個小時後,脫下防護服的那一刻的樣子。

薩爾圖區疾控中心共有工作人員37人,50歲以上11人,大部分人年齡都在45-50歲之間。因為人員少,無論是流調、消毒,還是感控、採樣,不分男女、不論老少,都是全員上。

他們是逆行者中的榜樣!

咽拭子採樣直接面對患者的氣道,將棉籤近距離伸進患者喉嚨,擦拭扁桃體甚至更深部位。一個張嘴的動作,意味著可能產生大量攜帶病毒的飛沫。進賓館的時候,太陽就已經快落山了。室內燈光暗,為保證無菌操作,採集咽拭子得一個人採樣,一個人舉著燈、收拾各種器具,一個人清理產生的醫療垃圾。

採集完成後,還要馬上進行樓道消毒。消毒有兩種工具,一種是手壓式消毒機,給物體表面消毒。棚頂、牆壁、地面,目之所及,都要噴到。另一種是氣溶膠噴霧器,五六十米的走廊,給空氣消毒,也要細細噴灑。這兩種機器,裝上藥水都有30多斤重。

周桂玲和張喜軍是“搭檔”,採集咽拭子倆人一起配合,需要消毒的時候,也一起搶著幹。

周桂玲一米六五的個頭,體重只有90多斤,大大的機器掛在她瘦弱的身軀上,後面拖著好幾十米的電線,她好像隨時會被“壓倒”。張喜軍有嚴重的肩周炎,活動受限,“叉腰”動作都做不了,消毒的時候胳膊使不上勁就用胯頂。

防護服不透氣,屋裡溫度又高,採完20多個的時候,有年輕同事問周桂玲:“姐,你幫我看看,我褲子好像掉了。”

周桂玲既心疼又好笑:“什麼褲子掉了,你那是出汗太多,褲子貼腿上,邁不動步了。”

張喜軍滿臉淌汗,流進眼睛又癢又疼。“太悶了,我感覺心跳得特別快。”聽張喜軍這麼說,大家提議他出去透透氣再進來。張喜軍擺擺手,努力調整呼吸:“不行,這一身一脫一穿就都得換新的,防護物資太緊缺,不能浪費,我再堅持堅持吧。”

三個多小時的連續工作,張喜軍脫下防護服的時候,才發現全身都是汗,頭髮全溼了。

當晚十點多,兩人又接到給醫療機構培訓防護服穿脫的任務,等忙完回到房間,已經是後半夜了。

24日一早從帝格爾出來,休息一天後,兩人25日又去另一個賓館執行任務,27日又回到帝格爾賓館。除了集中採樣、消毒以外,入駐的賓館隨時有隔離人員進來,還得隨時採樣、消毒,如此高強度的工作週而復始。

“腦海裡除了‘堅持’,別的真的什麼都想不起來了。”採訪中,周桂玲感慨地說:“看到同志們那麼敬業,一起並肩戰鬥,我非常感動,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好樣的。”

“我們疾控人的使命,就是保證疫情不擴散,穩定一方。”張喜軍說:“怎麼才能不負重託,盡我所能,幹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