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俠在行動丨破獲案件262起 浙江通報打擊網絡黑產犯罪情況


5月10日上午,浙江省公安廳召開“淨網2019”專項行動第一階段新聞通報會。

網絡黑色產業(簡稱“網絡黑產”),是指藉助互聯網技術、網絡媒介,為黑客攻擊、網絡黃賭、網絡詐騙、網絡盜竊、網絡水軍等違法犯罪活動提供幫助,並從中非法牟利的犯罪產業。網絡黑產的形成和發展,降低了犯罪門檻,提高了打擊難度,是近年來網絡犯罪活動肆意猖獗,傳統犯罪網絡化態勢愈演愈烈,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原因和重大風險隱患。



為最大程度擠壓網絡違法犯罪活動空間,在去年工作基礎上,今年以來浙江省公安機關劍指犯罪源頭,將打擊整治網絡黑產違法犯罪活動作為網上秩序打擊整治專項行動(簡稱“淨網”2019專項行動)。

第一階段的主攻方向,堅持以“以打開路、全鏈打擊、打防並舉”的工作思路,深入研究網絡黑產當前形態的特點和規律,不斷探索創新相應的打法和戰法,全力打擊整治網絡黑產違法犯罪活動,有效整治網絡亂象、淨化網絡空間。截至目前,全省公安機關共清理網絡黑產相關廣告帖文1750條,關閉網絡黑產交流、交易網站欄目(網上群組)8912個,處理因未落實網絡安全措施的網站、網絡服務提供商678家。破獲從事網絡賬號惡意註冊、非法第四方支付、網絡營銷推廣、釣魚網站搭建、木馬程序製作、電話“黑卡”製售等各類網絡黑產刑事案件26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047名,打擊整治行動成效明顯。

據瞭解,全省網絡黑產違法犯罪類型越來越多,正不斷地滲透到互聯網犯罪的各個環節。從類型上來劃分,主要有以下幾種:賬號身份類黑產,這類黑產為違法犯罪提供各類虛假身份,通常包括在網上各類平臺,冒用他人身份進行“實名”註冊認證網絡賬號或者開卡激活手機卡、銀行卡等。技術服務類黑產,主要通過軟、硬件開發,提供惡意腳本編寫、釣魚網頁搭建、網站滲透、網絡代理、流量劫持等技術服務。資金結算類黑產,諸如非法“第四方支付”平臺、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等,利用監管漏洞,為犯罪團伙提供隱蔽的資金流轉、結算渠道。營銷推廣類黑產,主要利用各類網絡資源,為網絡黃賭平臺、詐騙網站等進行廣告投放和信息推送,增加網絡流量。

打擊整治網絡黑產違法犯罪活動初戰告捷。接下去,我省公安機關將繼續深化“淨網”行動,持續對網絡違法犯罪活動保持嚴打高壓態勢。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