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nds | 簡約風時代的汽車內飾設計


用車的幸福感,內飾來營造。



很多故事的開始,發生在車內。


當定製香薰從出風口帶來古老森林的氣息,這是嚮往北歐生活人的共鳴;當咖啡在胡桃木質杯架上散發出醇香,這是都市白領習以為常的瞬間。


汽車內飾,或擁有美酒倒入高腳杯瞬間的優雅;或擁抱西湖斷橋的柔情似水。每一種風格,都營造出用車者所追求的幸福感。



簡約而不簡單,是當下追求高品質生活人的另一種需求,他們對身邊的一切都崇尚“簡約”。


那在汽車內飾中,你認為什麼樣的才是簡約風呢?


這一期的Trends欄目就談談我眼中的簡約汽車內飾設計。


特斯拉:簡單的不能再簡單


特斯拉延續了自己一貫的風格,清晰可見的內飾,除了顯眼的方向盤之外,就是那個比ipad還大的顯示屏了。不再有多餘的物理按鍵,也沒有花哨的裝飾材質,坐在車內的人都感覺簡約的有些“冷清”。



不過,很多購買特斯拉的車主坦言,他們就是看中這份獨有的簡約。


沃爾沃:原汁原味的北歐風


基因中自帶最強北歐幸福感的沃爾沃,在內飾上也保持了北歐風的原汁原味。換代前的沃爾沃內飾按鈕佈局在當時的車型中,屬於簡潔明瞭類型,如今所有車型在經歷過更新後,也憑靠一張大屏,容納幾乎所有的“操作”。



前排的簡約,與整車的內飾風格一以貫之,迴歸北歐風格。據說“這一屆”的內飾設計均出自設計師羅賓·佩吉之手,他曾是賓利的設計師,在內飾方面有自己的風格。


雷克薩斯:“選裝”日本傳統工藝


許多人對雷克薩斯的內飾欲罷不能。以雷克薩斯LS為例,它的內飾不僅簡約,而且高級。



啟發自日本摺紙的御匠摺紋門飾板,是由織布工匠在紙張上創作出設計;來自日本Kiriko切子玻璃細緻切割工藝的飾板,則以純手藝雕塑方式打造,搭配玻璃強化提高堅韌度,這些都是LS500h 跟LS500的選用配備。


吉利新能源:打破傳統思維


在吉利的所有車型車,內飾可以用簡約來形容的,要數首款純電動車幾何A了。


幾何A的內飾打破了傳統固有的設計思維,以極簡、科技、前衛作為主基調。E-touch中央超感觸控區等位置大量採用觸控式設計,激光雕刻技術飾板上的六邊形元素層層延展,呈現出濃厚的科技、前衛氛圍。



在與沃爾沃聯姻十年後,吉利在內飾上的改變也偏向北歐風格了。


拜騰:簡約中的科技感爆棚


雖說新車還未交付到消費者手中,但很多人初識拜騰,便是它的全球首創48英寸共享全面屏。拜騰將它首次真正應用於量產汽車中,成為吸引消費者的利器。


在去年近距離接觸M-Byte時,確實被其內飾驚豔,這份驚豔超過它的外觀。駕駛員觸控屏、副駕觸控屏、BYTON隔空手勢傳感器、駕駛監控系統等,讓整個座艙科技感爆棚。



如此多的元素在精心設計下,依舊顯得清晰簡潔,車內所有的座位都能直觀的讀取信息並進行操作,這些都是它能“叫座”的亮點。


不光拜騰,絕大多數造車新勢力的車型設計都在走“高科技+簡約風”路線,迎合時下消費者的品位。


寫在最後


在觸控屏幕逐漸代替物理按鍵的內飾設計潮流掀起時,很多守舊者依然站物理按鈕一方,那時候我也一樣。


但在被時代用力鞭策著往前走一步時,我發現自己更愛簡約風,也適應觸控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