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差別,熱愛勞動大有好處,具體該怎麼做?

文/微夢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勤勞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和傳統,也體現在家務方面。

《朱子家訓》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意思是早晨天亮就要起床,灑水打掃好庭院,屋內外都要整潔乾淨。過去家長都要求孩子做家務,培養孩子勤勞的品質。但現在因為升學導向和學習任務的繁重,我們的孩子幹家務和勞動的時間少了,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差了。

讓孩子做家務、參加勞動的呼聲漸起,也得到了家長的重視。

因為過去的積習,家長很多事都替孩子代勞,真要讓孩子學做家務了,很多家長還不明就裡,認識上不去,下面讓我們從對比開始。

▊孩子做不做家務的差別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做不做家務,就是勤快和懶惰的區別,殊不知這關係到孩子的未來。

根據哈佛大學的調查研究,在就業率上,做家務的孩子與不做家務的孩子比例是15:1;

而在犯罪率上,做家務的孩子與不做家務的孩子比例為1:10。

【兩項相比,不做家務的孩子與做家務的孩子差距明顯】

●對比的案例

在網上看了一個視頻,內容是一個在美國走紅的小男孩。這個叫提圖斯的小男孩才3歲,他小鬼當家,竟然給他媽媽準備了完美的燭光晚餐。

視頻中,提圖斯推著高過他一大截的購物車,在超市裡穿梭著採購食材,用力拎著東西回家,有條不紊地準備晚餐。提圖斯用電磁爐煮意大利麵,用烤箱烤麵包,然後把面倒在盆裡,把麵包放到盤子裡,並擺好餐具,給媽媽倒上紅酒,給自己倒上飲料。

然後,提圖斯從家裡的花圃採來一束鮮花,點燃了蠟燭,放上了音樂,請媽媽就座,一起享用他準備的晚餐。媽媽非常感動,連聲謝謝提圖斯。

這孩子太讓人感動,他的動手能力太強了。我在無限感慨的時候,也把視頻發了朋友圈。

很快,我的一個朋友給我發微信說:“貨比貨得扔,人比人得死”。

我知道,這視頻戳中了朋友的心窩。因為他家上初中的兒子,現在還不會洗衣服。他兒子自小被嬌生慣養,中學上的是貴族學校,在那裡住宿。朋友隔三差五就去學校看孩子,實際是幫孩子打理生活,給孩子送去幹淨的衣服,帶回要洗的髒衣服。

朋友說,幹不幹家務的孩子,別說長大以後了,現在就能拉開差距了。

▊孩子熱愛勞動的好處

不對比不知道差距,孩子從做家務開始,逐漸地熱愛勞動,不但會增長孩子的能力,還會讓孩子有更多的變化,讓我們詳細地看看。

磨練孩子的意志

一些家務活對初次學做的孩子並非易事。以掃地為例,要搬開或移動桌椅,要握好掃帚均勻地掃,還不能有遺留物,也不能讓灰塵揚起,孩子可能剛開始掃地時掃不乾淨,丟三落四的。

這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一面教孩子如何掃地,一面讓孩子堅持,要有耐心。孩子會在學掃地中經受鍛鍊,磨練意志。

強化孩子的責任感

父母教孩子做家務,就是讓孩子養成勞動的習慣,習慣養成了,強烈的責任感就會油然而生。因為孩子承擔了家務事,會意識到自己也是家裡的一份子,要對家裡的事負責,給自己家幹活絕不能馬馬虎虎、虎頭蛇尾。

孩子不但做家務事有責任感,做其他事情也同樣有責任感,不輕易糊弄,這會給孩子以後的職業生涯和事業帶來很大的幫助。

豐富知識、發展智力

孩子通過勞動接觸很多,可以積累生活知識,彌補書本上的不足。而且,孩子經常動手,在完成家務勞動的同時,也讓自己越來越熟練和靈巧,還可以隨之勤動腦筋,思考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了“心靈手巧”的目的。

✔做事具有條理性

單位做領導的,是喜歡一個做事具有條理性的員工,還是喜歡一個行事紊亂的員工,結果是不言而喻的。而這種條理性是可以自小培養出來的,可以讓孩子在做家務中鍛煉出來。

●比如:讓孩子做飯,就有采購食材、處理食材、烹飪等環節,做菜時肯定是先放油後放菜,順序顛倒了,菜就糊了或夾生。相信受過做菜訓練的孩子,將來條理性不會差的。

✔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家長們可以想見,當孩子像那個美國小鬼那樣,把自己親手做的、並不太好吃的飯菜端到面前時,父母的心裡是不會說孩子做得不好的,只會誇獎孩子的處女作。

父母喜悅的目光和讚許的語言,會讓孩子無比興奮,孩子會感到自己有能力做飯了,可以讓父母品嚐了,於是信心倍增,還會再接再厲,直到學會做飯,做出讓父母滿意的美食。

▊孩子什麼時候做家務、做什麼?

家長們明白了讓孩子做家務、勤勞動的好處,自然會讓自己的孩子經受鍛鍊了。在這裡,有關專家給孩子做家務列出了清單,並提出了建議。

★不同年齡段的家務內容

♥孩子2-3歲時,讓孩子從不用人餵飯、自己學吃飯開始,逐漸地學會自己穿衣服、穿鞋。在孩子稍大些時,讓孩子自己疊被、掃床、掃地,收納物品。重要的是讓

孩子動手,從小養成勞動的習慣。

♥孩子4-5歲時,父母可以指使孩子幫忙拿東西了,如吃飯的時候讓孩子拿碗筷,曬衣服的時候讓孩子去拿衣架、拿夾子,還可以讓孩子學著打掃房間、處理個人衛生。有事情可以讓孩子在家裡跑跑腿,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幫助父母,發揮作用了。

♥孩子6-7歲時,更加懂事,動手能力增強了,可以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了。父母可以讓孩子飯後收拾餐桌和洗碗,讓孩子去倒垃圾,給花草澆水,給寵物餵食。而且,讓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動手,減少父母的代勞和幫忙。

♥孩子8-9歲時,已有很強的表現欲,父母可以讓孩子多幹些。如把打掃家裡衛生的事交給孩子,讓孩子取能拿動的快遞件。媽媽做飯時,讓孩子擇菜、洗菜。在孩子個人事物方面,可以讓孩子洗一些簡單的衣服,如襪子、內衣等。

♥孩子10-13歲時

,父母可以給孩子壓些擔子了。如家裡的醬油等調料沒有了,可以讓孩子去買。父母還可以教孩子使用烤箱做點心,使用灶具做簡單的飯菜,使用洗衣機來洗衣服。在這個年齡段,孩子應該有一定的自理能力,能夠照顧自己的生活。

▊孩子做家務一定要注意安全

很多父母不放心孩子做家務,很大程度上是擔心孩子做家務時發生安全問題。但這不是孩子不做家務的理由,更不能因噎廢食。重要的是父母要告訴孩子必需注意的安全事項,教會孩子安全操作,讓孩子從小養成安全第一的習慣,這對孩子的將來也有益處。

如讓孩子做廚房的事時,父母要詳細教孩子如何安全地使用煤氣和水電,以及如何防火防電,防止煤氣中毒。在孩子在衛生間做事時,要教孩子安全地使用衛生間的電器,注意洗衣機的入水與放水,以及熱水器的冷熱水,避免跑水和被燙。

在孩子出門做事時,要囑咐孩子遵守交通規則,絕能不搶行和闖紅燈。同時,還要叮囑孩子在外不和陌生人接觸,不吃陌生人的食物等等。

為了孩子的未來,讓孩子從做家務開始吧。家長們不要捨不得讓孩子鍛鍊,孩子越能幹越成熟,長大後才不會犯難。

今日話題:您讓自己的孩子做家務嗎,您認同做家務與孩子成才的關係嗎,您認為該如何培養孩子養成勞動的習慣?歡迎您參加到話題討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