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市寄料鎮:讓搬遷戶搬好住穩 脫貧路上不落一戶

4月1日,一走進汝州市寄料鎮來安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就見到正在打掃小區道路的磨石村貧困戶王窪鬥,他告訴記者,這是社區為他找的公益性崗位,每月可以增加300元收入。“住進了樓房,還有活幹,有穩定的收入,手裡有倆零花錢,我感覺很滿足。”不善言辭的王窪鬥一個勁兒地說,“政府幫咱,咱自己也要靠雙手奮鬥新生活!”

今年67歲的王窪鬥和老伴都是常年患病,不能幹重活,之前在汝州市教體局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養了幾隻牛羊和一群家禽,還種了300棵花椒樹、200棵核桃樹。去年7月份,來安社區新房剛交鑰匙,王窪鬥就簡單收拾了物品搬了家,經過精裝修,如今三室一廳的新家寬敞整潔,傢俱家電一應俱全,圓了王窪鬥一家人渴盼多年的夢。

搬得出,更要穩得住。搬進新居前,王窪鬥把在舊房養的家禽、家畜都賣了,但往後的生活要繼續,日子要過得更紅火,一份穩定的工作猶如一場及時雨。依據汝州市扶貧辦、人社局的相關政策,和此前貧困戶建檔立卡的情況,來安社區設置了不同種類的公益性崗位,切實解決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就業問題,增加貧困戶收入,有效保障有就業願望和一定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成員就業。考慮到王窪斗的身體狀況,社區安排他做了保潔員,負責部分路段衛生,有了穩定的事及收入,他的心終於定了下來。

“一月1700元工資,主要是照料社區內孤寡和殘疾老人,實行一崗多責,平時社區裡修水管、收水費、治安管理等工作也順帶著做。”同樣來自磨石村的貧困戶黃佔勝是來安社區的日間照料員,提起現在的生活,黃佔勝就高興的不能行。

搬遷前的黃佔勝獨自撫養著倆孩子,無法外出,就靠種地過活,偶爾打打零工,雖然吃穿不愁,但手裡的現錢不寬裕,家裡一直想蓋的上房,遲遲沒法動工。“這小區房子也比家裡的老宅子強不知道多少倍,離俺村不遠,家裡的地還不耽誤種,還能月月領工資,一下子跟從地上到天上了一樣。”站在自家單元樓門前,黃佔勝告訴記者。

來安社區共有易地扶貧搬遷戶257戶,磨石村搬來的就有95戶,這些家庭一部分人員走出了汝州在外打工,一些人員就近在家門口的電子廠打工,還有很多人像王窪鬥、黃佔勝一樣通過公益性崗位實現就業增收,他們走上樓長、日間照料員、協管員等崗位後,用勤勉敬業、盡心盡責演繹著精彩的新生活。

“我們通過後續不間斷的幫扶,鼓勵外出務工、就地安排公益性崗位相結合,讓貧困戶不僅住上了好房子,家家都有了好出路,讓脫貧的路上不落一戶。”汝州市教體局駐磨石村第一書記劉曉晨告訴筆者。(轉自人民網河南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