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奇幻”的網紅橋!超現實酷圖來了……

一說成都的橋

姐妹們最先想到的多半是

九眼橋、安順廊橋

圖據東方IC

BUT今天

咱要換座橋!

來呀

把成都橋界的新晉“槓把子”抬上來!

高新區五岔子大橋一露面就成為時尚弄潮兒的約拍之地

多得不說

看圖!

(1)

(2)

(3)

這僅僅是白天

到了晚上這座橋越發綺麗

瞧這加分的水波紋and未來感十足的橋面

(4)

(5)

(6)

(7)

(8)

(9) 以上9張圖片自呂銳 夏戰戰,@四川省建築設計研究院

遍地男女去橋邊

散步拍照走起來

狗:橋好,天氣好,遛一下我家的男人(圖據 @GNN遛狗局)

微微風吹來,是溫柔獨白。(圖據 @隔壁阿先)

橋下帽簷掩,渾如彭于晏。(圖據 @隔壁阿先)

這個角度,像通向西部世界的列車……(圖據 @GNN遛狗局)

燈光變化,讓我想起了滬上外白渡橋(圖據馬蜂窩)

別光顧著看

五岔子橋有什麼故事你知道嗎?

橋,歷史,四川人

歷史上,還有一座五岔子大橋。

錦江(府河),歷史上從成都到江口,一共共有五座石橋,即九眼橋、高河坎橋、五岔子橋、中興場的通濟橋和二江寺橋。

1968年之前,在中和場五岔子村和新民村之間,有一座雄偉的七孔石橋,由於它連接了中和與協和、百家、桂溪、石羊及本公社的紅旗、五星、建設三個村,故名五岔子大橋。

最早五岔子大橋叫利橋(究竟是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的利,還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的利,沒說),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邑人林廷揚募款修建,清咸豐五年(1855年)先後及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都有修。

原中和中學一教室外街沿就有一塊培修五岔子橋的碑記,其中記錄有捐款人的名字、銀兩,可惜這石碑後來流失了。

1968年8月2日午夜,五岔子大橋洪水衝擊下轟然坍塌。從此中和與對岸,只有靠擺渡維持。

要過XX渡,備好吃和住。這是四川多地渡口的現實和調侃。

1977年,成都市建委、市交通局、雙流縣計委、縣交通局及中和公社決定,在該橋舊址下游200米處,重建五岔子大橋。

說來你們不信,當時的修法還是很古樸的——主要靠中和場的勞力,石材是從龍泉採購。而且,有些細節,和兩千年李冰築造都江堰幾乎一模一樣:那時島上全是竹林,先是從河心島砍竹子編籠篼,籠篼就是把竹子製成長條,約2釐米寬,編成一米粗大的長籠,篾條之間的空格約15釐米寬,交叉編成,內放卵石,可作堤岸防護,亦可用來截流。

總之這橋修得,你去看一遍《桂河大橋》,艱辛程度差不多了。

一轉眼40多年過去了,隨著技術的進步、財力充沛,橋樑的建設已經是當時不敢想象的。

比如這座新步行橋的設計、施工、材料、燈光。

這座“五岔子”綠道橋樑,設計參考了“無

限之環——莫比烏斯環”的概念,想把在四維空間中才存在的無限形態抽象設計到三維空間當中,形成數學中“∞”,即無窮大的符號形象。這個形象代表著成都市高新區無限的可能性和開放發展的廣闊胸懷。

圖據 @隔壁阿先

我說它是“橋界扛把子“

有人反對嗎?

文章來源 | Discovery成都

撰稿|季體

說說看,成都還有哪些橋是你心中的“網紅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