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鬧寶萊塢》:背後空無一物的人才有勇氣放手一搏

很多年前,第一次看《三傻大鬧寶萊塢》的時候,被電影勵志的情節感動,渾身像是打滿了雞血,當場拖著大學室友們一起又看了一遍。那時候,對未來、對人生都充滿了自信與掌控欲,覺得自己一定能夠過上想要的生活。之後畢業、工作、變成職場老油條,突然有一天想起早就被忘記的那些關於未來與人生的設想,以及那些曾經一起看電影的人。於是,翻出這部老電影重溫了一遍,也許是多了些人生經歷,也許是年齡沒有白長。這一次,看到了一些從前沒有留意的細節,又有了一些新的不同於以往的感想。

年輕的時候佩服蘭徹對夢想的堅持,也相信只要堅持做自己想做的、守住原則、發揮所長,總有一天會取得成功。長大後才明白,只有像蘭徹那樣背後空無一物,完全不需要承擔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責任的人,才有資格有勇氣放手一搏。如果不成,那麼有足夠的家底支撐自己,能夠得到父母家人的支持與諒解,完全沒有後顧之憂的人,也可以勉強一試。可是,大多數人都很普通,父母家世普通、自己能力也普通,普通人要承擔的責任太多了,已經沒有餘力去承擔更多的風險了。

更何況,蘭徹的成功源於他天賦的才能,雖然不能否認他也是一個非常努力的人,但努力並不是他能夠獲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這一點很多人都忽略了。學校和成年人總教育孩子“苦心人,天不負”,其實真實的世界不是這樣的,上天從來都不會眷顧不夠聰明的人,甚至還要上來踩一腳。沒有足夠的天賦,任憑你再努力、付出再多的時間和精力也很難和老天賞飯吃的天才相比較。

所以事實上,像蘭徹的同學“消音器”那樣,通過勤學苦讀拿到一流大學的畢業證,通過這張畢業證成功敲開知名企業的大門,不斷地努力工作經營事業升職加薪,最終積攢一筆財富、擁有房子、車子、美麗的妻子以及夢想的生活,他所走的這條路這才是對普通人來說更加適用也更加實際的人生規劃。但是,就連這樣的人生規劃,對大多數人來說也是沒辦法實現的,因為首先他們就考不上名校。當年看電影的時候大家十分瞧不上的消音器,其實也是一個讀書學習型的天才,只是在電影中被樹立為主角的對立面,因此增加並放大了一些不討人喜歡的特點而已。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覺得成功是功成名就揚名天下、是對社會有重大貢獻、是憑藉自己的能力顛覆一個行業、是通過自己真正熱愛的願意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如今,我明白那樣的成功實在難得,而作為一個普通人很大概率並不會擁有什麼所謂的願意付出一生的事業,我們所做的工作都只是權衡了利弊後,讓我們得以生存而找到的謀生手段,無關興趣與熱愛。

其實,能夠照顧好自己和家人,不管做什麼工作,不管是不是不夠自由不夠熱愛,不管是不是通過死記硬背,都是成功。成功的定義有太多了,沒有必要一定沿著別人的足跡前行,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路,其實也很好。能夠適時的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也是一件勇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