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移就移吧,系列---澳洲

緣起
移民這件事情,對我來說,絕對是一件機緣巧合的事情。最早有這個念頭純粹是因為自己是大自然的愛好者,身處上海這個金融中心卻周邊找不到幾個可以徒徒步的地方,每每都只好利用年假跑去歐洲,美國...前兩年更是著了魔,一連兩年去了美西,只為探索那些讓人歎為觀止的神蹟(去年更是好運氣的抽到了the wave的籤),於是最開始其實我是想去美國的。觀察了一段時間的EB5, 甚至還飛去了西雅圖看項目,自己詳細研究了各種政策。最後發現,至少我看的項目挺靠譜,但是排期需要10幾年就沒啥意思了,等真的辦成都已經跑不動了吧,於是便放棄了移民這個念想。




結果16年底,和我們公司合作的一家澳洲公司(為避免信息洩露,具體公司名就都不提了,請大家見諒),在大家合作完一個項目之後我順口提起了我的那段想要移民美國的經歷。結果對方非常納悶地說:“那你要不要考慮澳洲?我們有個HC,可以幫你爭取啊“。然後我就開始著手查起了澳洲哪裡可以玩(哈哈,就是這麼不走尋常路),結果發現好玩的地方也不少哎,中部的荒漠,西澳南澳,甚至是大城市周邊也有不少可以徒步的線路。於是,我就報著試試看的想法開始著手申請澳洲。



英語,英語
好消息是澳洲公司的那個職位用來做擔保基本問題不大(而且正好有個新的項目會繼續合作,其實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原來有公司願意擔保本身就已經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了,之前完全覺得這就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他們可以提供一直合作的律師幫忙申請(現在這個律師已經成了我的好朋友,經常被我各種“騷擾”). 但是,雅思和職業評估還是得自己先搞定。其實雅思本來我沒太當回事,畢竟工作這些年也一直在外企,英文本來就是工作語言,想著雅思4個6不是隨便考考的嘛。於是在17年的2月,剛剛過年high完就去“裸考”了,結果口語被問到“請你描述一下Dream"的時候就直接懵了,中文我都不知道該講啥,你讓我講英文。於是一通胡說八道,結果可想而知:聽力7,閱讀7.5,寫作6,口語5.5。一邊搞了複議試試看運氣,一邊又馬不停蹄報了一個月之後的考試。這一個月是真的下了苦功夫了。因為白天還要上班,基本能用的時間也不多。那一個月的節奏基本是早上6點起床,7點到公司樓下的咖啡店(早點路上不會堵車,在車上聽口語素材),然後聽一小時聽力,背一小時口語,白天有時間的話在公司用網頁版做一會聽力消除,晚上7點下班,回家練習寫作,背口語。


各個科目複習方法以及參考的書目如下(不是廣告哈,我覺得他們應該也已經名氣大到不需要我做廣告的):
1. 閱讀,只看了劉洪波的《雅思閱讀真經總綱》,方法和思路反正很對我這個理工科人的路子,然後就是做了所有的真題。


2. 聽力,主要是聽真題,研究套路。然後也看了 “我預測你高分”的聽力機經,好處是他們搞了個軟件(也有在線版),可以方便利用碎片時間做機經的聽力消除。能不能正好碰到背過的機經看運氣(畢竟真的真的好多篇啊...), 但是有個好處是可以熟悉聽力單詞,比如你看機經的時候發現曾經考填空的那個單詞你壓根就不會,而且還考了好幾次,那你就可以記下來背一下。反正我個人覺得很有用,畢竟平時日常聽力和這些的詞彙還是很不同的。


3. 寫作,只看了劉洪波的《雅思寫作真經總綱》,按裡面的套路選了自己喜歡的方式,每個類別寫了幾篇,基本可以做到考試的時候不會不知道如何下筆,當然寫作想考7,8分或者以上的,還是需要很紮實的基本功的,我這個就是短時間內攻個6還挺好用。


4. 口語,這個至少對我來說,是最難的一個科目。研究了一下發現口語其實也是有套路的,P1, P2, P3都其實有題庫,只是題目也真的很多。我是看了下學為貴上楊帥和張天真的,主要是對套路有個瞭解。但是如果想要真的可以拿高分,還是得自己總結和練習。我是用了笨辦法,基本上把那個時間題庫裡的topic都自己寫了一遍,然後背....這種方法說實話我也不知道該不該推薦,但是至少對我來說,還是挺心安的,因為碰到topic你至少都有東西說啊,至於說得好不好,那也不是一個月就能練成的了...
只能說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月之後,第一次考試的複議沒任何作用。但是第二次考試總算滿足了要求:聽力8.5,閱讀9,寫作6,口語6. 我個人覺得這大概已經是在不提高英文能力只提高英文考試技巧的基礎上的最大極限了吧......



申請



申請材料呢,相信是大家移民之路上最有感觸的一部分,重新審視自己的前幾十年人生,為了各種證明各種公證穿梭於各個政府機構,箇中辛酸也只有自己才能體會。對我來說,最頭大的就數下面兩樣材料了,如果有相同困惑的同學,希望可以有所幫助吧。


第一個就是出生公證
當看到需要辦理出生公證的時候就懵了,作為80後,出生證明我相信應該沒幾個人是可以找得到的,或者說當年到底有沒有這個東西也無從知曉。各種詢問之後終於拿到了較為詳細的指引,其中各種排列組合大家可以自行發揮,省去你們各方詢問的時間:1、本人身份證、戶口簿;2、父母身份證、戶口簿;3、父母結婚證(如父母離婚,在民政局登記離婚的提供父母離婚證及離婚協議書;在法院判決或調解離婚的,提供離婚判決書及生效證明書或離婚調解書);4、本人出生證明、獨生子女證。如本人沒有出生證明,需前往原報出生派出所開具本人與父母的關係證明、前往本人人事檔案保管部門開具本人與父母的親屬關係證明;5、本人2寸照片2張,如需增加份數,再相應增加照片。


最後我自己的是通過提供父母結婚證+我的獨生子女證搞定(天知道我怎麼還會有獨生子女證這個東西,看我媽從壓箱底的寶貝中翻出來的時候我也是驚呆了),朋友的是通過父母結婚證+人才中心開具的親屬關係證明搞定。還有其他各種各樣情況的,比如見到最極端的,父母結婚證沒有,本人出生證明沒有,不是獨生子女,檔案也不知道去了哪裡了。這種建議你們去某寶想想辦法吧,當然最好還是按照當地公證處的要求來(上面是上海公證處的要求,算是比較合理的了,見過深圳的如果提供不了出生證明的話還需要去做親子鑑定…為了移個民要和父母做親子鑑定???更何況你還並不帶你父母一起移民…)



第二個是無犯罪記錄
根據澳洲移民局的要求,但凡生活超過12個月的國家/地區,就需要辦理當地的無犯罪記錄。於是我就需要辦理中國,英國,香港三地的無犯罪記錄(相信看貼的不少同學也多多少少有之前出國留學或者工作過的,那就都得辦)。


中國無犯罪記錄,有時間限制,有效期需要在12個月內,考慮到現在簽證審批的速度,你甚至可以等到簽證官開檔的時候才去辦理即可。辦理也相對簡單,去戶口所在地的派出所開無犯罪證明,然後將無犯罪證明交由當地公證處公證。但是要注意的是現在上海的派出所都不會隨便給個人開具無犯罪證明了,所以需要先去公證處領一張申請表。切記,不然你就會和我一樣,傻乎乎地先請假去了派出所,不給辦,然後又請假去了公證處領表,然後再請假去派出所開證明,然後又回到公證處公證…...


英國無犯罪記錄

,雖然經常說英國人慢,但是就這件事情上來說卻是最高效方便的。全程可以在網上直接申請辦理繳費,你要想快,還可以選加急服務,付了加急費一週你就能收到。是不是很神奇?但這才是服務機構嘛。如果需要辦理的話,直接在官網鏈接裡面的Police Check 辦理就好(發現這邊發帖不讓貼鏈接,大家如果需要提供鏈接的可以私信給我)。可以提前辦理,所以開始申請就可以著手搞這個文件了。
香港無犯罪記錄,這個我要好好來說一說,實在是太讓人覺得不合理了!首先,不能提前辦理,必須要等到簽證官開檔之後發補件需要這個證明的時候,拿著簽證官的Referral Letter去香港警局才給辦理;其次,速度太慢,辦了之後結果會在4周內由香港警署直接寄掛號信到移民局指定的地址,一般移民局收到可能要6周左右了,而移民局給的補件時間通常只有28天,所以怎麼樣也是來不及的,因此我的做法是辦理了之後先上傳了辦理收據並且和簽證官說明了情況,其實最後我也不知道移民局到底什麼時候收到的,因為在香港郵政查這個掛號信的狀態一直是“運輸中”(辦理四周之後需要自己打電話香港警署問掛號信的郵件編號)。具體辦理方法參考香港警署官網(不讓放鏈接,大家如果需要提供鏈接的可以私信給我,或者我可以在回覆的時候把你們需要的具體內容貼上來)。可以飛去現場辦理,也可以在國內把材料寄過去辦理。但是,我建議大家還是去現場辦理吧,在國內辦理還要找公證機構錄指紋,而且寄過去一來一回又不知道要多久了,鐵定來不及。去現場辦理的同學一定記得給八達通充225塊錢,因為不能刷卡!只能現金或者八達通!現金還不一定能找得出來. 然後收據一定要收好,丟了就再也查不到case的狀況了…



職業評估
說實話,職業評估因為是律師幫我弄的,所以全程倒是沒太操心,根據專業意見對簡歷做了少許潤色和修改,尤其是工作職責部分,一定要細化,不能太寬泛太空洞,因此總體也還算順利。不過有件奇葩事情呢不得不說一下,連律師都說他們做了那麼多case,這是破天荒頭一遭,如果大家有碰到類似的,也歡迎來分享給更多在申請的同學參考。是這樣的,我的職業對應的評估機構是VETASSESS, 要求的聯繫人填寫的是我當時老闆的郵箱和電話。材料提交之後我就各種開始在網上查看電調的準備工作,尤其是看到大家都說VETASSESS的電調可能會問得非常細,包括什麼辦公室人數啊,以及你工作職責裡面的很多細節。而且如果申請人在國內的話,電話是從北京或者廣州大使館打出來的,所以那段時間只要聽到是010/020開頭的電話都超級緊張,還給我老闆準備了我中文的簡歷,就怕人家問中文的,一時半會反應不過來。結果某一天,我老闆大呼一聲:“咦,這是背調嘛?”,可愛的VETASSESS竟然給我老闆的郵箱發了郵件,詢問了幾個工作職責中的英文縮寫是什麼意思,而且郵件中竟然沒有提及指定需要回復的時間。律師都覺得如此“不專業”的背調也實在是從來沒有見到過。但也難說是不是他們現在case多了,用郵件的方式覺得效率會更高。所以大家留郵箱一定要好好留,畢竟“郵調”可比“電調”好多了。



一晃長登快兩個月了,工作慢慢上了軌道,除了工作還要幫各種親朋好友同事同學諮詢對接移民的事情,之前還真不知道原來大家都想出來。然後還要part time讀個DFP(Diploma of Financial Planning),為了之後老闆的另外一塊業務做準備。但這篇要講的可不是這個考試,而是僱主提名通過後簽證官CO提的奇葩問題引發的一段特殊經歷。


職業評估拿到positive的結果之後就順風順水提交僱主提名申請啦,由於僱主的情況還不錯,壓根不太擔心提名會通不過,所以同時提交了簽證申請。記得是17年的6月底,正在上海悶熱的天氣下吃燒烤呢,律師發來了提交成功的截屏,突然就有一種怎麼這麼快就走出這一步的恍惚感…然後我就幾乎把移民這件事情給忘了,該吃吃該喝喝。就這麼一直混到11月底,律師一個電話又把我拉回了現實:“恭喜恭喜,你僱主的資質很不錯已經通過提名啦,但是簽證官有個問題需要你配合一下。CO問你有沒有可以在澳洲從事這個行業的資質?”, 我一臉懵逼,律師也說之前做這個職業幾乎不會問這樣的問題,因為這不是在簽證的要求範圍內。忘了說,我做的職業是financial investment manager. 然後和我的僱主討論了下,按照澳洲的監管要求,這個行業的要求是僱主如果有金融牌照的話,就可以授權僱員做相應的業務,但是需要給僱員監管要求的培訓課程。然而培訓這個東西,你得先讓我拿到簽證啊,再說這也不是移民局的管轄範圍啊…


雖然僱主,律師和我都很無語,但我們也不能直接回復說你不用理,這個和你無關,除非簽證不想要了(題外話隨便說幾句,自從僱主擔保的政策各種改之後,CO那邊的能力也是參差不齊,有朋友被拒的理由真是讓人哭笑不得,所以自己的材料或者解釋能做得好一些就儘量好一點,也不要覺得既然都交錢給中介或者律師了,自己就完全不管了,畢竟移民這件事情,還是需要自己參與進行把關的)。僱主和律師都很不錯,從他們的角度給了詳細的澳洲金融監管的政策要求的解釋,而我,雖然手頭已經有CFA(國際金融分析師)的證明,但這是美國的啊,也沒法證明它滿足澳洲本土的培訓要求啊,為了保險起見,用了一週讀完並考試通過拿到了和僱主從事的領域相關的澳洲本土的培訓課程(還好,培訓學校有網絡課程,就是本來需要3個月讀完的課程一週讀完,白天還要上班,真的是很酸爽)…


看看,也有這麼多門課程啊…



新鮮出爐的澳洲本土證書加上律師對於澳洲金融監管政策的詳盡解釋,提交上去之後就是連電調都沒有,就讓體檢和去香港辦無犯罪記錄證明了(這個也耗費了1個月時間吧),2018年的1月2日就順利下籤了。


整個移民過程雖然還是很順利的,但是每一步又都不容易,需要自己下定決心。但凡當中的某一步自己懶或者顧慮太多,也許就這麼放棄了吧。最近的感悟特別深,是因為一些朋友看我辦的很順利就也想移,上來問的就是:能不考英語嘛?好多年沒碰了要考好難啊; 能拿了綠卡但是不放棄國內的工作和生活嘛?技術移民分不夠不願意衝刺雅思的高分,投資移民錢不夠不捨得賣房,但是我就是想移有沒有辦法?我想說,移民其實首先是需要自己有一個精神層面的認識,問問自己是不是真的那麼想移還是隻是跟風。如果真的想移,那就下定決心,克服困難,總就能出來的,天底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也大抵適用於移民這件事情。


如果一定要分享移民可以成功的經驗,我想不外乎就這4點吧:下定決心,儘早操作,學好英語,努力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