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雯的世乒賽單打冠軍等於奧運會單打門票嗎?Yes?No?

劉詩雯,十年磨一劍,2019年成功登頂,獲得了匈牙利布達佩斯世乒賽單打冠軍,而且還獲得了世界盃冠軍。用了十年的等待,終究棗花綻放。按理新科雙料冠軍,應該在比賽中具有超強的統治力,但實際不是這樣。看看劉詩雯在獲得世乒賽冠軍後的表現。


2019年6月中國公開賽四分之一決賽1:4不敵王曼昱,止步八強。

2019年6月日本公開賽決賽3:4不敵孫穎莎,無緣冠軍。

2019年7月韓國公開賽八分之一決賽2:4不敵孫穎莎,止步十六強。

2019年9月乒乓球印度巴厘島亞錦賽決賽0:3不敵孫穎莎,無緣冠軍。

2019年10月瑞典公開賽2:4不敵陳夢,無緣四強。

2019年11月奧地利公開賽3:4輸給錢天一,無緣八強。

2019年12月國際乒聯巡迴賽四分之一決賽3: 4不敵陳夢,止步八強。

2020年2月德國公開賽四分之一決賽0: 4不敵朱雨玲,止步八強。

比賽最好成績亞軍,最差成績一輪遊16強。而且還不止這些,在獲得世乒賽單打冠軍後,劉詩雯多次退賽。分別退出了澳大利亞公開賽、兩站T2聯賽、今年年初的“直通釜山”地表最強賽、卡塔爾公開賽等七次。而且更讓人詬病的是劉詩雯自從2018年兩輸伊藤後,再也沒有遇到伊藤。很巧合的是如果要和伊藤相遇不是退賽,就是提前讓隊員贏了。針對這些,球迷們不淡定了,分成了兩派。

支持派:劉詩雯就應該參加奧運單打,因為她是世兵賽冠軍。支持劉詩雯完成大滿貫。

反對派:劉詩雯公開賽成績不好,而且多次退賽,就憑一次或者兩次比賽不能上奧運單打。當年丁寧得了世兵賽冠軍後,一年共參加了國際單打比賽24場,22勝2負,勝率達92%,這才是世兵賽冠軍的統治力。而且劉詩雯沒贏過伊藤,不放心。

對於支持派,我非常理解。劉詩雯明年就30歲了,職業生涯沒有打過奧運單打,這是一大憾事。六次參加世乒賽,只有一次登頂。面對這種追求,這種毅力,很讓人感動。但感動歸感動,世兵賽冠軍一定要有統治力,不能說開創一個時代,最起碼成績說得過去。2019年4月的世兵賽到2021年7月的奧運會,這個世乒賽冠軍已經過去了兩年零三個月的時間,還能有多少說服力呢?前兩天,我看了對前國兵教練孔令輝以前的採訪,他的總體意思是世兵賽冠軍只是衡量是否參加奧運會的一個指標,不是奧運會單打門票。


就我而言,我認為成績不好就不能參加奧運單打,佔著名額打不出成績怎麼辦?因為登上奧運最高領獎臺的都是最優秀的運動員,代表的是國家的最高榮譽。我相信教練組也同我的想法一樣,不能去試奧運,而是保證實現參加奧運單打的兩名運動員會師決賽的目標。


面對單打實力下滑的問題,劉詩雯在《乒乓世界》裡用她自己的話說:“我現在能力下降太多了。”這恐怕也是小棗自己憂慮的事情。

另外,明年奧運會不同於往年的奧運會。奧運會由以前的單打、雙打變成了單打、團體,又演變成了現在的三個大項:混雙、單項、團體。

劉詩雯與許昕已經拿到了奧運會的混雙資格,她肯定要參加團體。兩項比賽對於運動員來說壓力已經夠大,畢竟全球矚目。作為30歲的老將,體力下滑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再要參加單打,體力能吃得消嗎?況且在兩輸伊藤的情況下,遇到伊藤,勝率能有多少呢?三項對於國乒來說風險太大了。搞不好,一項發揮不好,會影響另一項的發揮。所以攻專項求精求穩,不能說不是一種最好的選擇。


昨天,是劉詩雯的生日。她接受了採訪,目標直指奧運會冠軍。對於奧運延期,無論對於她,還是丁寧,我認為是好事。正好利用這段時間進行調整,劉詩雯也好好養傷。也希望球迷們理智看待劉詩雯的公開賽與退賽,但不應該把世兵賽冠軍與奧運名額聯繫起來,進行一種主觀綁架。劉詩雯是否獲得奧運單打名額,教練組自會綜合評估。希望劉詩雯利用奧運延期這段時間打出成績,拿到令人信服的奧運會單打名額,並且在明年的奧運會上站到最高領獎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