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文《花椒之味》父親去世後,才知道還有兩個親姐妹

在香港一家旅行公司做策劃的如樹(鄭秀文飾演),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匆忙趕去醫院後,她父親(鍾鎮濤飾演)已經去世。

在父親的手機上,如樹意外得知,自己竟然還有兩個同父異母的妹妹,臺北的如知(賴雅妍飾演),和重慶的如果(李曉峰飾演)。三姐妹,因為爸爸的葬禮首次相見。

[大姐如樹]

如樹因為媽媽的死,始終和爸爸有一道深深的隔閡,她從心底不願意原諒父親。而父親則是典型的中國式家長,內心有山洪般猛烈的愛,嘴上卻從來不說。

如樹對待感情的態度很純粹,對愛情的患得患失感來源於母親,如樹不想像她媽媽一樣,明知道那個男人最愛的人不是自己,還要留在他身邊。

如樹和天恩(劉德華飾演)在快要結婚的時候,有這樣一段對話。天恩問如樹想吃什麼,如樹說,“日本菜怎麼樣?”天恩說,“可以啊。”如樹接著問他,“你是喜歡吃日本菜呢?還是可以吃日本菜?”天恩覺得很可笑,這兩者根本沒區別。

如數停頓片刻問他,“其實,你想不想結婚啊?你是不是其實不想結婚,但是可以陪一個人結婚?”天然想了想回答“我可以呀。”

最終如樹還是沒有和天恩結婚。顯然如樹和天恩對感情的看法大相徑庭,因為原生家庭的傷害導致如樹對愛情的要求很高,接受不了一絲勉強。

即使天恩看上去已經是結婚的最佳人選了,如樹還是遵從內心選擇了離開。愛情無對錯,錯的或許只是真的你們不合適。

劇中有一個客串醫生(任賢齊飾演)帶如樹練車的情節刻畫細膩。如樹說,以前有一個人給她說過,如果考到駕照,就可以兩個人一起去旅行,輪流開車。

醫生說,就算是沒考到駕照也可以一起去旅行呀,一個人開車,或者兩人一起坐車坐大巴,火車都可以。

當然如果你自己考了駕照,就可以自己開車決定去哪裡。

對應的是影片結尾,如樹最終學會了開車。她不用糾結選這個還是選那個,自己的路,自己選擇,就算跌跌撞撞,就算困難重重。這個視角我很喜歡,有關女性自我的覺醒,不用看男人的臉色、憐憫和影響。

客串醫生說,他很想去一個,不是為了賺錢,為了生活,而是真的需要他的地方。也可以這樣說,不是那個地方需要他,而是他需要一個需要他的地方多一點。

看上去有一點繞口,實際上就是強調了被需要感的重要性。“被需要”是由人的性質決定的,人是社會性動物,有自身的需要,同時也需要他人,不可能離開社會離開他人孤立存在。

而一個人渴望被他人需要,除了證明自己的價值之外,還有一個感恩的因素存在,因為我們自身也享受過或正在享受他人的恩蔭。

是否“被需要”,是判斷自身“存在感”的一種方式。如果感覺到自己不“被需要”了,那麼任何人都會陷入空虛和落寞。

[二姐如枝]

二姐如枝,從小和媽媽、繼父、以及同母異父的弟弟妹妹在一起生活。

如枝和母親的矛盾重重。如枝喜歡打撞球,並且把它做為自己一生的事業對待。母親不理解如知,認為打撞球賺不了錢,是一個不切實際的理想,要如知面對現實,找一份安穩的工作,開始穩定的生活才是正事。

相反如枝很瞧不起母親,為了現實,跟一個自己根本不愛的人在一起生活。

如枝母親是真的很愛很愛如枝,也很想表達出對她的關懷與愛護,可是話一到嘴邊就變了味道。為什麼?因為她用自以為是的方式去愛如枝,這種愛只是一種禁錮,把她越推越遠。

然後如枝母親再自作主張地用“我以為她會明白呀。”一筆帶過,要知道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沒有說,所以別人才不明白。

如枝想要的很簡單,就是當她贏不了比賽,所有人都不看好她的時候,叫她不要放棄。最終如枝和母親和解,母親送給如知一個青少杯的9號球,上面寫著,你永遠是媽媽的第一名。

得到自己在乎人的認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影片中還有一個場景我印象深刻,如枝在一場比賽的最後一局以一球之差輸了,結果沒法躋身四強。如枝緊繃著自己的情緒,不讓在眼眶中打滾的淚珠滴落出來。轉身露出燦爛的笑臉,接待自己的球迷。

是不是隻要付出努力,拼勁全力就可以成功呢,顯然不是,這是個無解的論題。不管在職場、在社會,隨時隨地都在上演這種遺憾。這個時候任何安慰的言語說辭都顯得格外的蒼白無力。

有時候輸贏真的很重要,就像如枝回應朋友的一句話,如果你的人生有努力過的話,你就不會說沒有關係。

[小妹如果]

小妹如果,就像一片浮萍,父母分開後,母親遠嫁加拿大。她從小和外婆相依為命。

姥姥很擔心自己走了之後,沒有人照顧如果,一個勁的想給她相親。如果覺得很無奈,這根本不是她想要的啊。最後如果從香港回來又和姥姥聊到這個話題。

如果堅定地對姥姥說,“你不要擔心我,就算哪一天你真的嫌我煩先走了,我也不會孤獨的。人離開這個世界就像搬家,只是住在了活著的人心裡面。”

[家的味道]

如樹在接管爸爸火鍋店的這一年,重新認識了,那個她以為很熟悉的親人,不為她知的另一面。在火鍋湯底賣光,大廚地瓜走後,火鍋店陷入危機的時刻。碰巧如知和如果在各自的家庭關係裡,遇到了不能解決的難題。

於是義無反顧的來到香港幫忙。姐妹幾人在家裡尋找找鍋底秘方的時候,逐漸找出了很多父親留給她們的溫情回憶,隨著碎片的不斷疊加,讓父親的形象日漸完整。

影片借花椒寓意夏家的人生哲學,吃辣就是用一種痛掩蓋,掩蓋另一種痛。我們有時候會用另外的刺激轉移注意力,麻醉自己。牙疼的時候,塞幾顆花椒在痛的地方,口麻了就感覺不到痛了。

如同如樹、如知和如果,事業、理想和內心的困惑,迷思,都在老爸的火鍋裡找到了答案。感覺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假如不能,那就再吃一頓。

影片最後,以中秋舞火龍結束,一家火鍋,香港,臺北,重慶,兩岸三地,我們同根同源,渴望理解,渴望被愛,渴望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