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 去壩上吧

夏至已過,北京的天氣開始進入“蒸籠”階段。如渴思漿,如熱思涼,出去避暑的想法愈發滴強烈起來。

北京城正北部,即豐寧縣北的壩上地區,四季花色各異,早晚濃淡分明。又名“京簪”(像一根碧玉簪子斜插在北京城的頭頂),平均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但是距離北京僅為260公里。因此必須說,豐寧壩上是離北京最近同時也是海拔最高的一個天然草場。

從北京出發到豐寧壩上地區,一般有兩條路線:東線是懷柔向北沿111國道過喇叭溝門,再經豐寧直至大灘鎮。西線是北上京藏高速,從沙城下道奔往赤城和沽源方向,經雲州水庫和冰山樑,終點依然是大灘鎮。

被草原包圍的大灘鎮地處壩頭地區,是京北通往各個草場的一個咽喉,素有“壩上鎖鑰”之稱。

這個週末,我們一行老友臨時起意,驅車上了東線(景幽路靜個人比較喜歡這條線)。懷柔北多是盤山道,但上了111國道沒有多久忽遇細風吹雨,兩側青山碧靄沉浸在煙雨濛濛之中。

經過近4個小時的車程,戴雨而至大灘鎮。涼風侵膚,這才發現這裡的溫度竟然只有16度,與北京同期的28度判若雲泥。

難得浮生一片涼!有時候想想,人在緊張擁堵的城市是不能住得太久的,營營苟且中那些蝸名蠅利不過是鏡花水月,終須所望。別跟自己過不去,當快樂瀕臨心下時,何不拘之於己呢!或許這就是每次戶外自駕體驗的一份同感。

我沒有記得來大灘鎮有多少次了,但這一次仍然有“嘗新”之意。之所以這種感覺不外乎兩個方面咀有餘香。

住宿方面

民宿的概念風起大約是在上個世紀末,個人的觀點是,傳統的民宿大致分為四類:第一類是絕品,這裡的“絕”是絕無僅有的意思,在有限的旅遊地域就這麼幾家,有排他性(如高山之巔、深山峽谷),這些地方常常人滿為患,收益頗豐,因此僅有的這幾個店家常常食宿高得出其,更有愛住不住的豪邁;第二類是上品,有開發潛質,會做營銷,富有鄉土味和人情味;第三類是精品,有底蘊,有個性化的特色,還有最優質的服務;第四類是凡品,類似於老話裡的“大車店”,雖說不是什麼低棚窄巷,但不太注重衛生和細節,但是價格很便宜。

這四類中最不好做的就是精品。這幾年隨著旅遊意識的提高,大灘鎮裡的民宿一家家地開起來,但是有一大部分都可歸到“凡品”這一類上。於我印象中,這裡獨缺精品民宿(大灘鎮的地理條件不允許絕品存在)。

然而這次終於見到了一家,我們一行人住在了這裡。

熙祿雲舍——名字很是特別,想見老闆花了心思:天下熙熙利祿都可兩忘,且來我這雲中小舍暫坐,結一段過往塵緣。

老闆是老北京人,十年間經常往返壩上地區,對這裡耳濡目染。2016年忽然情之所至,便於大灘鎮農家樂聚集的大灘村25號建起了這家民宿。

老北京人最大的講究是“趣味”,這在熙祿雲舍裡都得到了體現。

每個房間在裝飾上都各不相同,但都不謀而合於當地的草原特色。

這裡的餐廳不能叫餐廳,老闆幾乎將後海的一個酒吧整體搬遷過來。有趣的傢什,成了珍藏在異地的往事剪影了。

院子裡幾張木桌的設置頗似茶寮酒肆,可以想見良夜寂寂之時,居住在此的客人坐在桌前品一盞清茶一杯紅酒,燈燭熒煌,皓月嬋娟,自是一種情景。

對於食材的選擇,老闆每有獨到:一切所用調料必須是親自從北京運來,而菜蔬肉品則必須是本地自產,雖是棚下攤頭的尋常之物,卻清鮮脆嫩、鮮腴豐美。一頓涮羊肉,不僅可以吃到壩上肥羊肉、純土豆粉條、大灘豆腐等,芝麻醬卻是北京牛街的,燒餅乃是北京通州南街的……簡單卻不粗疏,很容易讓就餐者成為一個饕餮客。

可以說,在豐寧大灘,一位京爺,頭上沒有華蓋,心裡沒有負擔,在他的熙祿雲舍裡,讓平常因忙碌而分散的人們重新聚集,體驗著共同的歡樂和幸福。

景緻方面

這幾年由於大灘鎮政府進行了整體規劃和改造,周邊各個山溝景區已經今非昔比,如柳樹溝、情人谷、孤石軍馬場、鴛鴦湖、老掌溝等。夏季裡,青翠如煙,層巒奇岫,靜窈縈深,雨約雲期。

走進每一個山巒都會讓人流連忘返。據熙祿雲舍的老闆介紹,壩上地區最好看的是雲,煙水明媚時雲層很低,呈現不同形狀。

殆雨尤雲之後,落日轉山突生碧霞。

因此,在豐寧壩上地區,一溝一壑、一湖一草、一間民舍,總有道不盡的風流節物、和美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