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來了,和家長談談假期如何陪伴孩子

文字 | 罐頭大叔

01

我有個同學,最近兩年出差德國,一年也就回國兩三次,所以陪伴孩子的時間真的很少。去年十一我們同學聚會,我問他:這種情況,孩子真是少了很多和你相處的機會,會不會對孩子有影響?

他略帶微笑道:“時間是少了點,但機會卻多了!”

“嗯?什麼意思?”我詫異道。

“正因為時間少,所以每次回來,孩子基本上都是粘著我的,我只要將心思都集中在他們身上,效果出奇的好,我想比我天天和他們膩在一起要好多了!”同學略帶得意的解釋。

小結:陪伴不是時間概念,而是陪伴什麼和如何陪伴的問題,和孩子建立心與心的連接,讓孩子在情感上和你共鳴,陪伴的過程中得到你的理解、支持、鼓舞、信任,是孩子最應該得到的。

02

高三的學子們馬上就要高考了,我一個朋友沒有能參加兒子的誓師大會,翻開視頻給我看他兒子,還說:“諾諾,這就是我兒子,低頭耷拉腦袋,應該很不開心!我真應該去參加,你看其他孩子都有父母陪著......“

”那你還等什麼?明天就去看他呀!“我堅定地說,

”明天就去?!“朋友有些吃驚,

”如果你和兒子都覺得重要,那為什麼不趕緊做?“我反問道。

我還就他們見面後,朋友應該做些什麼、說些什麼,跟他一起探討了一下,我地建議他都認真聽進去了,唯獨在一個事兒上,他略顯質疑。

我說明天去了,中午一起吃飯,請兒子喝兩杯(你們後面熟悉我會知道,我經常出這些餿主意),他瞪大了眼睛脫口而出:”誒!那可不行?“

我問:”怎麼不行?擔心兒子將來成酒鬼?“

”那倒不會,現在馬上要考試了,不能喝酒。“他強調。

我沒再堅持,囑咐他路上小心,別給孩子太大壓力。

昨天見面,我問和兒子見面如何,朋友略顯喜悅:”幸虧去了!兒子很開心,主動跟我說模擬考沒考好,我就說模擬考本身就是一次演習,這樣才能找到薄弱環節,兒子也表示考試會考好。“

我問:”請兒子喝酒了嗎?“

”我說和他喝點酒,他不喝,說沒興趣!“

”你知道嗎?為什麼讓你做這個動作嗎?孩子在體驗被父親允許,他會有更大地自由感,更何況在這麼緊張地關節,做這個動作會讓孩子放鬆下來,喝不喝都不重要。”

小結:無論是否經常陪伴孩子,當你有機會和孩子在一起,多和孩子做一些不經常做地事情,多給孩子一些自由和表達的機會,多讓孩子體驗被允許、被接納、被關注,這比給ta買什麼昂貴的物品要強得多。

現在的活動、旅遊項目很多,但這些都是外在的機會,讓你有理由接近孩子,但最重要的是在過程中,你能夠進入孩子的內心,和孩子來一場情感的連接和心靈的互動,同志們,放下手機、放下工作、放下姿態,將愛與尊重給到孩子吧!

帶著無限的祝福,祝願所有的家庭都擁有更多的愛與寬容!

歡迎轉發,讓更多的家長看到,感謝你的大愛傳播。

我是罐頭大叔,喜歡和你聊聊家庭教育那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