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靈耀 AC3000 評測:如何用 Mesh 網絡助力智能家庭?

一、兩套 Wi-Fi 合二為一,智能家庭無需單獨分網

最近宅家許久之後,愈發覺得智能家庭有時候不僅僅考驗著硬件的性能,軟體的配套同樣重要。但是有時候總會遇到一些情況。考慮到網絡的覆蓋穩定性,避免智能家庭與上網設備相互干擾,我家使用的是兩套連接網絡方案。

第一套是以騰達 MW5s 為核心的智能家庭網絡,另一套則是為 NAS、主機、筆記本、手機、電視盒子準備的專用網絡,用的是華碩 AC86U(主)+ 華碩 AX3000 (副)組成的 AiMesh。因為總是兩套網絡,有時候就會糾結用哪個?而且騰達 MW5s 是 2.4G 和 5G 雙頻合一,目前已經連入 30 個智能家庭設備了。我家裡後續還要升級,總需要一個能夠接入更多 IOT 智能家庭設備的路由設備。

所以目前的想法是在華碩的 Mesh 路由器中選取能夠和原有網絡兼容的一套,之前也有考慮過要不要上 Wifi 6,但是目前家裡面支持的也就我的 iPhone 11 Pro 和 OPPO Find X2 Pro,我爸媽的手機暫不支持。所以就先考慮的 Wifi 5 頻段,選來選去相中了華碩 AC3000,今天我就帶大家來康康這款路由器。

二、隱藏式天線設計,更能融入家居環境

華碩 AC3000 的外觀設計風格一看就像 Mesh 式路由器,因為普通的路由器會張牙舞爪的伸出天線。而 Mesh 路由器似乎都會選擇隱藏在內部,華碩 AC3000 的體內就擁有六根精密排布天線。

在外層的處理上,選用的是工程塑料,正反面均是拉絲紋理,正面還設計了一個鏡面 Logo,其下還有一個指示燈,用以指示路由器的工作狀態。

路由器的左右兩側都是通透的柵欄,預留出的橫向散熱空間,能夠讓華碩 AC3000 在高負載時也能夠保持清爽,避免性能下降。

路由器的背面下方是按鍵和接口區域,從左至右分別是電源 DC 端口、電源開關、USB 3.1 Gen 1、三個 RJ45 千兆 LAN 口以及一個 RJ45 千兆 WAN 口。

此外,在華碩 AC3000 的底部則還有兩個按鍵,左邊是 WPS 鍵,右側是一個 RESET 鍵,其實我個人感覺可以把 WPS 鍵移至頂部,如果要翻個身來使用一個常用鍵著實有些不便。

以上就是華碩 AC3000 的外觀了,因為這套 Mesh 路由器是兩個一模一樣的,所以也不區分主路由和子路由,都具備一樣的性能。所以也標配了一樣的電源適配器和千兆網線。

三、AiMesh 組網換網,強化信號提升速率

前文我提到過家裡面的兩套網絡,選擇華碩 AC3000 就是為了把原有的騰達 Mesh 路由器給替換下來,我開始想想家裡面 30 多個聯網的小米智能家庭就頭大。如果重置,那麼對應的智能場景也會全部消失,那折騰的工作量就大了。

後來研究了一下發現我並不需要把每個米家設備都重置之後重新聯網。只要把華碩 AC 3000 按照原有的 Wi-Fi 名稱和密碼重新設置個一模一樣的出來,一次性就完成了所有智能家庭的換網工作,非常方便。

華碩本身不支持兩套 AiMesh 間的互聯,因此想要將 4 個路由器串在一起,那就需要重新搭建一套再把老路由器逐個加入進去。

這次我的想法是先只用華碩 AC3000,看看能不能把我家的手機、NAS 餵飽,同時還一次性兼顧 30 多個 IOT 設備的使用。畢竟官方宣傳的是一臺 AC3000 能夠帶機 180 臺。

為了實現信號覆蓋面積廣的效果,華碩 AC3000 擁有八顆獨立信號放大器 + 八顆高靈敏度信號接收器。同時路由器也支持 MU-MIMO 以及智能雷達 2.0,能夠保障多設備的網絡傳輸。路由器內置的高通四核處理器(64bit)和 128MB 內存 + 256MB 閃存配置能夠保障軟硬件的高效協同。

為了直觀的給大家看看變化,首先我們藉助【Wi-Fi 魔盒】中的邊走邊測,需要注意只有安卓手機版本擁有這項功能,上傳提前畫好的房屋平面圖,選擇了次臥、主臥、客廳、衛生間、廚房五個測試點進行了網絡延時、漫遊測試,測試手機為 OPPO Find X2 Pro。

騰達 MW5S 我之前主要是放在客廳、主臥和次臥,從上圖可以看出在 5 個測試點移動時,網絡都實現了漫遊,但是在次臥和客廳出現了延時過大,在主臥有些丟包嚴重。而且次臥的網速甚至達不到 100Mbps,我之前主要用華碩 AiMesh,居然都沒有發現這個問題。

下面我們請出華碩 AC3000,因為是兩臺路由器,所以一臺放置在了客廳電視櫃、另一臺在臥室桌面,組成了 AiMesh 2.0。從魔盒的記錄來看,在主臥、客廳、衛生間、廚房都出現了漫遊,其中主臥有些信號弱和 3% 的丟包情況。不過整體情況也要比騰達 MW5S 好得多,沒有出現延時過大的問題。

在網速方面,除了沒有配備主路由的主臥外,幾乎所有測試點的上行和下行速率都要好於騰達 MW5S,其中在次臥和廁所的網絡下行速率大幅度提升,我那個不爭氣的 iPhone 11 Pro 就能夠更高效的在蹲坑時刷刷張大媽、B 站、知乎、頭條了。

華碩 AC3000 單一系統的表現已經很不錯了,如果房屋面積再大一點的話,可以把我剩下的華碩 AC86U 和 AX3000 作為節點路由器,實現四臺設備的 AiMesh 2.0 網絡組,可以看到三臺 Mesh 節點都是連接在主路由器之上。

華碩 AC3000 還是之前的分別放在客廳和次臥,客廳是主路由器,次臥是節點路由器,因為次臥連接著辦公的臺式主機和 NAS,所以用的 15 米的七類網線做的有線回程。

華碩 AC86U 放到冰箱旁邊,主要覆蓋廚房和廁所。華碩 AX3000 則放在主臥的電視機頂部,這樣子我全屋的信號都滿了,如果有耗子洞的話,想必老鼠應該都能夠 “登島” 了。

最後我們來說說華碩 AC3000 的回程能力,這款路由器共有三個工作頻段:2.4G / 400Mbps + 5GHz-1 / 867Mbps + 5GHz-2 / 1733Mbps,我們可以在【http://router.asus.com/】的後臺頁面中看到當前連入設備的網絡頻段。

我的智能家庭主要接入 2.4GHz,而支持 5GHz 的設備則會根據性能自動接入 5GHz-1 或 5GHz-2。當然你也可以手動修改,在網頁端的無線設置中能夠單獨修改 5GHz-2 的網絡名稱和密碼,便於單獨連入。

華碩 AC3000 在無線回程時默認的是 5GHz-2 / 1733Mbps 頻段,但是這個頻段應該是自適應的。在初次連接時會根據傳輸的距離、隔斷等情況自動切換到 2.4GHz 或者 5GHz-1 以保障信號強度。我經常需要用電視盒子訪問 NAS 中的 4K 視頻,因此無線回程時能否保證播放高碼率視頻的流暢性,是我必須要考慮的一點。所以我用了一臺神舟筆記本有線連入主路由器,通過無線回程和有線回程兩種方式讀取和寫入 Mesh 節點路由器上的 NAS 映射驅動器中的資源,當然沒有 NAS 的童鞋也可以使用路由器上的 USB 3.1 Gen 1。

前文我曾提到過主路由器在客廳,而 AC 3000 的 Mesh 節點在次臥,隔了一個直角,關上門基本上就是兩堵牆。 所以上圖中的無線回程讀寫速率峰值在 50MB/s 左右,而改為有線回程讀寫峰值就能夠達到 115MB/s,接近於千兆內網的最大速率。

我諮詢了官方客服,他的反饋意見是因為修改成了無線回程,所以有線連接的是離臥室更近的 AC86U(如上圖),建議是能用有線回程最好。如果沒有條件,建議將 Mesh 節點同主路由器靠的更近一點,避免多堵牆的阻隔,這也是我給大家的建議,裝修早鋪線,後面多省心。

四、考慮入手之前,建議看看華碩 AC3000 的測評總結

【產品優勢】:華碩 AC 3000 作為一款分佈式路由器,優勢體現在它內置的天線和信號放大器上,2 個路由器組成的 Mesh 網絡就能夠覆蓋全屋,同時無線回程自適應性讓它在距離、隔斷的影響下也能夠在 2.4GHz、5GHz-1、5GHz-2 頻段中切換以保障信號強度。三頻的區分,可以進一步分流設備的接入,例如智能家庭主要連入 2.4GHz,普通的手機、筆記本則連入 5GHz-1,而性能更強的旗艦手機、臺式主機則可以接入 5GHz-2 或者有線連接,各取所需,全屋的網絡就能夠井然有序,互不干涉,讓它成為了智能家庭的一大助力。

【值得改進】:當然,華碩 AC 3000 也有兩點值得改進,首先是 WPS 鍵和重置鍵均位於底部,操作有所不便,可以考慮後續放置在頂部或者側面。其次是路由器的無線回程頻段只能在初次配網時修改,但在完成配對之後不能調整,上游節點也不能更替,只能重新配 Mesh 網絡,稍顯繁瑣,建議在系統更新中加入手動變更的選項。

分享到此結束,感謝您的耐心觀看,我是 Geek 研究僧,一枚愛好評測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