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突出主題主線 優化工作機制 推動防震減災工作取得新成效

中宏網山東4月23日電

防災減災救災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和諧穩定。近年來,淄博市應急局緊貼機構改革新形勢、新任務,突出以防震減災為主題主線,不斷優化工作機制,採取有力舉措,不斷推進防震減災工作邁向新臺階。

優化工作機制,推動防震減災有序有效開展。牢固樹立“大應急”觀,積極優化工作機制,先後組織修訂了防震減災應急工作預案,調整充實了防震減災領導小組人員組成,建立完善了震情會商機制,制發了震情監視跟蹤與應急準備工作方案,努力實現對地震事件的主動防災、科學避災、有效減災,為全市震害防禦、監測預報、應急救援、科普教育等工作的全面加強和提升提供了基礎支撐。

突出以點帶面,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充分利用“5·12”防災減災日、“7·28”唐山大地震紀念日等重要時段,以普及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為宗旨,以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為目的,以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示範學校創建工作為抓手,確立以3所學校和1個基地為示範點,通過開展科技活動周、現場諮詢解答、防震減災應急疏散演練、應急知識競賽等多種方式,深入推進防震減災宣傳教育"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進一步增強社會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提升防震減災科學素養。

創新方式方法,提高防震避震能力。組織動員全市上下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採取有力舉措,狠抓落實。臨淄青少年科技館先後投入100多萬元,建成了“旋轉的地球”、“逃生小屋”、“傾斜小屋”、“模擬急救”等互動項目以及大型LED多媒體視頻播放屏,採用數字投影技術,形象、生動、具體的展示地球的結構、分層、地震波的傳播、地震活動的分佈等。模擬實際地震、火災場景,進行逃生練習及訓練,瞭解地震逃生知識及逃生技巧。通過與人體模型互動及視頻、圖文的講解,真實體驗急救操作技巧,掌握自救互救的技能。通過地震波演示、地震帶分佈演示及地球內部構造演示,普及了地震科普知識;在建築結構抗震演示區,通過親手搭建房屋的基本結構模型,觀察振動臺模擬地震的情況下采用不同結構的房屋模型在振動臺上的抗震表現。通過在“地震體驗區”的互動體驗,使參與者瞭解掌握有關地震災害的知識,提高了防震減災感性認識和實際能力。

近日,省地震局命名“十三五”防震減災基層基礎工作強化縣(市、區),淄川區為三個基層基礎強化縣之一;2019年度全市的省級科普示範學校創建工作走在前列,24所學校獲批“山東省地震科普示範學校”,獲批數量位列全省第一。在2019年度防震減災考核中淄博市應急局被省地震局評為先進單位,取得近年來最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