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段小薇,成為《青你2》第二個炮灰

#心疼段小薇#,掛了幾天的熱搜。

與以往一樣,評論裡仍然充斥著各種烏煙瘴氣的嘲諷攻擊。



事情是這樣的——

《想見你》A組訓練時,劉雨昕建議兩組都圍坐在一起,將自己最害怕的東西寫出來,直擊弱點才能真正放下內心的包袱。

七穗注意到了一旁默默不語的段小薇,就希望她能說說為什麼會那麼難過。



下一秒,段小薇淚水決堤,黯然低下頭。



能看出從第一次順位排名開始,段小薇整個人的狀態差到極點,與初評級的時候簡直判若兩人。

膽怯和難過,全部寫在臉上。

以60名墊底晉級,段小薇控制不住情緒崩潰大哭,顯然她已對網暴事件心知肚明。



第二輪公演選隊的時候,包括段小薇在內的剩下幾個挑剩下的人,都在努力爭取進入劉雨昕的隊伍,只有段小薇默默趴著不爭不搶。



自從第一輪公演選擇趙小棠作為隊友,被網友罵得體無完膚,她再也不敢做任何的行動了。

這一切的導火索僅僅是因為——去年一條微博 “碰瓷”了小松菜奈。



段小薇直接挪用小松菜奈的照片,p掉人家下巴處的痣,然後在眼角處點了顆同款痣,還聲稱是自己經紀人拍的。



或許是小女生的虛榮心作怪,卻在節目開播之前就遭到了全網抹黑,如今段小薇眼裡的光已黯淡無神。

與其經歷折磨,不如一輪遊算了。

反正做什麼都是錯的,不如不做。



這讓我想到不久前,黃霄雲參加《天賜的聲音》時哭訴自己被網暴的經歷。

“我笑也不對,哭也不對。”



那種無能為力感,是每個遭遇網暴的藝人都有過的感受。

拋開偏見,再看黃霄雲當時在《歌手·當打之年》奇襲毛不易的那段對話,似乎也沒什麼不妥。

原本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卻被網友無限放大發酵,淪為輿論的眾矢之的。

網絡暴力所帶來的傷害,不容小覷。



同樣是參加團體選秀的楊超越,遭受的網絡暴力並不比誰少。

出道兩年,楊超越一直站在風口浪尖上,就沒下來過。

前段時間在團綜《橫衝直撞20歲》裡,只因為脫下襪子聞的舉動,就被一些網友無腦狂噴。



噁心、邋遢、沒素質等等諸如此類的評論,鋪天蓋地。



其實這件事情完全沒有必要上升到嘲諷的地步,在私人空間裡脫襪子,有什麼不妥?

網友們吐槽楊超越跳舞划水,唱歌跑調、不夠努力,至少是對於團體偶像的一種鞭策。

但是否真的有必要拿著放大鏡,事無鉅細地苛責嘲諷?

顯然,沒有必要。

面對無腦的鍵盤俠,楊超越還是發話了:

“我覺得我的腳,可比有些人的嘴和腦子乾淨,仙女的腳不會臭。”



楊超越已不再是兩年前,那個只會哭哭啼啼的小姑娘了。

面對網絡暴力,她仍然會堅守自己的底線。

只是令人心寒的是,她竟是以這樣的方式,逼迫自己變得“成熟”。



記得兩年前的她,經歷一波網暴之後在節目裡說過一句話:

“這個世界上很多幸運的事,會平均地分給每一個人的。

你這一次可能沒有這麼幸運,可是下一次,你一定會比別人幸運的,或者你此刻幸福的時候,後面也會為此付出代價的。

所以,千萬不要灰心。”



輿論的矛頭全然指向自己身上的時候,還能故作堅強地揚起嘴角,為自己加油打氣。

可人心是肉長的,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堅強。

楊超越做得到,這並不代表,其他的藝人也是如此。


“當你突然死去,全世界開始愛你了。”

一提到這句話,不免想到去年轟動整個娛樂圈的雪莉自殺事件。

10月14日,她本應該可以出現在《惡評之夜》的錄製現場,直面多年以來的爭議。

但那一天,她卻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雪莉的離世應證了那句話: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2015年的時候,雪莉退出f(x)選擇單飛,她極力想擺脫自己身上的甜美人設,沒想到遭到的是無端的謾罵。

你想象中有多惡毒的詞彙,隨便在雪莉的社交媒體下截一張圖都能看到。

面對網上的唾沫星子,雪莉卻只會手足無措地擺擺手:

“我不是那樣的,那些全是騙人的……”


她處於輿論的中心,她想打破偏見,可卻不懂該如何圓滑處事,這讓那些網絡噴子更加地肆無忌憚。

輿論如潮水般,繼續不斷襲來。

只是這一次,她沒有站出來為自己說話了。



與世界訣別,或許是她一生中僅存的勇敢。

這個曾經陽光滿面的姑娘,認為再多的辯解是徒勞,從而選擇閉上眼睛不看這個骯髒的世界,那些謾罵的聲音又如潮水般褪去。

可惜一切都來不及了。


人,真的很容易被網絡上的聲音所牽制。

而一旦輿論的風向改變,鍵盤俠們就立馬轉變立場。

對雪莉謾罵的,與對雪莉憐惜和同情的,說不定都是同一撥人。

這讓我想起了18年發生的“德陽市安醫生自殺事件”



一位13歲的男孩在泳池內肢體冒犯一位女醫生,甚至做鬼臉挑釁,並朝女醫生吐口水。

女醫生的丈夫衝上去,直接將男孩的頭部壓入水中,矛盾一觸即發。

後來男孩的家人找到女醫生所在的單位大鬧一番,並將不完整的視頻發佈到網上,被眾多大v轉載扭曲事實。


女醫生被網友瘋狂人肉,遭到網暴的女醫生經受不住壓力選擇自殺,出事到自殺,不到五天的時間。

自殺事件上了熱搜,輿論風向開始扭轉,網友們同情醫生的同時,更是對另一方當事人進行網暴,甚至往對方家裡寄花圈。



網絡暴力之下,施害者與被害者其實沒有界限之分。

發現沒有,我們無意間淪落為這場輿論風波中,被操縱的傀儡。

當盲目佔了上風,理性隨之就被棄之腦後,因此很多人只看到了冰山一角,而不去深掘冰山之下的真相。

嘿,鍵盤俠們,這就是你們想要的結局嗎?

一個個血淋淋的例子,還不夠嗎?



網絡暴力的受害者,不僅僅侷限於名人群體,僅僅是因為觀點分歧而被人惡語相向,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早已習以為常。

參與網暴的人,都各自有潛在的憤怒點,一旦被點燃就一發不可收拾。

但這就是鍵盤俠們隨意噴人的理由嗎?就可以將不滿與憤怒,全然施加在素未謀面的人身上嗎?



回到《青春有你2》這檔綜藝,即便選手有多不討喜,也不至於到罪該萬死的程度吧。

什麼撕逼大戰、對導師隊友不尊重等的戲碼,統統都是節目剪輯的效果罷了。

這就好比節目組放下的魚勾,你們乖乖上當,那他們製造話題的目的就達到了。

你們脫口而出的每一個字,在他們眼裡都是一顆顆棋子。

懂嗎?


所以段小薇,繼“冰清玉潔”之後成為《青你2》第二個炮灰。


段小薇被全網黑這件事,我算是徹底看透了一些人噁心的嘴臉了。

誰也沒有權力,對誰進行言語暴力,甚至是肢體暴力。

記住,

網絡暴力的傷害,最終會反噬到每個人身上的。

言論自由的權利,不該這樣被濫用。



最後一句話,送給所有隻敢在屏幕背後嚼舌根的人:

“誇獎的話你可以脫口而出,詆譭的話你要三思而後行。”